团结、高效、诚信、守纪、创新
年3月21日晴,碧空如洗。上午8点30分,我和陈平哥、宽哥、瓦西姆一行4人来到山达克项目的隔离点。当天隔离点有8名巴方隔离人员,有的是从卡拉奇返回的冷藏车驾驶司机,有的是塔夫坦进货回来的小商贩,有的是关键岗位返回接替轮休的员工。隔离地点缺乏一定的娱乐设施,也没有无线网络,但他们脸上看不出太多的苦闷与烦忧,这便是巴国人民特有的乐天派精神了。经过中巴方医生的检测,8名隔离人员的体温均正常,是个好消息。接着,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垃圾和医生脱下来的手套和防护服都统一进行焚烧处理。
今天碰巧,公共管理部的同事要到周围村庄及各驻村点进行检查,在FC的护送下,我们一行人便一同跟随前往。在萨瓦尔村、阿瑞纳村各有两户人家刚从达尔板丁和塔夫坦返回,存在被感染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资源公司便要求这四户人家居家隔离,不得外出串门,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温监测和行踪监督。
我们首先前往萨瓦尔村。站在路边的两个小朋友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大概七八岁的模样,两人都带着口罩。普通的医用口罩对他们来说有点大,都快挡住他们那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孩子们的世界是没有烦忧的,大大的口罩挡不住他们向外看世界的新奇目光。他们的父母很有可能是公司的员工,经过公司上下的反复宣讲,防范意识大大提高,便也给家里的孩子们戴上口罩。
随后,我们又到阿瑞纳村去。联防队驻村点附近,看到几个孩子带着口罩在玩耍,孩子们的快乐似乎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扰,新冠病毒对他们来说似乎是个遥远的名词,只不过是不能再到处走亲戚或者去附近城镇塔夫坦赶集罢了。庆幸的是,两村四户人家的体温检测均正常,且无各种不适症状出现,我们悬着的心稍稍松了些。
接着,驱车赶往诺尔村,查看驻村联防队是否做好人员、车辆进出村内外的记录。记录表上登记着今日有两名村民前往塔夫坦,诺尔村村长向我们说明,在他们去塔夫坦之前已经再一次对他们宣讲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尽量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且在他们回家后会相应做好他们居家隔离的监督。我想,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巴国政府力量尚且未能全面动员,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在职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防范疫情在项目的周边村庄出现,进而守护项目内近两千名中巴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所幸,周边村庄十几年来长期受惠于项目的发展,以及公司持之以恒地加强对新冠病毒严重性、相关防护措施的相关宣讲和教育,各村的长老与村民从思想上认识到了“防远胜于治”,做出了较为积极的配合。
各村庄及驻点检查完后,我们踏上返回项目的旅程。路上,瓦西姆示意我看看车窗外,我一转头,一簇一簇的小黄花映入眼帘。荒芜的戈壁上居然有这样鲜亮的颜色!瓦西姆说,这里虽然干旱,但也偶有雨水。它们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蓄积力量,一点点的水分,就能抓住时机发芽绽放。在这块看不见硝烟的抗疫“战场”上,俾路支省政府的隔离及其他措施尚未完全到位,资源公司似乎就像这戈壁荒漠中努力生长,努力回馈的朵朵黄花,以扎根当地的决心,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强烈责任意识,尽最大的可能保护周边村庄的居民,保护项目内的员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人微薄的力量,终能汇聚成满园复苏的气象。春分至,“战”地黄花的绽放,似乎预示着春天终于要来了。
▼年37期·66篇▲
中冶铜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