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有我相遇是缘,相遇世园

我们,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16个学院,却在世园会相知相聚。我们从彼此陌生,到渐渐熟悉;从刚搬进宿舍第一句羞涩的自我介绍,到分享零食笑闹着交流服务心得;从站上岗位的第一句互相问好,到只需眼神就能默契配合。我们,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因为拥有了同一个名字——北林年北京世园会志愿服务团,而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团体。

伸出援手,传递温暖

开园第一天,一同站岗的小伙伴因为站立时间太久,突然休息时肌肉放松而不注意崴了脚。她跌坐在地上,脚使不上劲,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孩子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把她搀扶到两米外的椅子上。正当一筹莫展时,旁边一位正在休息北林志愿者赶忙过来,关切地询问情况。

他毫不犹豫地背上受伤志愿者走去近乎园区对角线的医疗点,在饭点饿着肚子陪她在医疗点接受治疗,背着她爬上宿舍四楼,还会在被感谢时毫不在意地摆摆手,笑着说,“没事,这都是小事,大家都是一起做志愿的朋友”。帮助他人,可能真的是志愿者的本能。这份温暖不仅传递给了陌生游客,也传递给周围并肩战斗的同伴,或许条件艰苦,或许意外突发,但是大家始终在一起,互相帮助,一齐面对,合力助力世园会。

互帮互助,携手并进

志愿者岗亭是游客服务的第一阵地。而靠近园区出入大门的志愿岗亭更是为游客答疑解惑的一线阵地。这种重担压在了我们——两位坚守岗亭的北林志愿者的肩上。

由于刚上岗,我们对园区环境不甚熟悉,。在经过讨论后,我们大胆决定轮流上岗,一位志愿者上岗时,另一位就去熟悉园区情况,依次交替。每当遇到各自负责的问题,我们便会快速而准确地指引向正确方位。每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便心领神会,过来解围。我们渐渐磨合,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展开服务;我们轮流站岗,分工合作,为小伙伴留出休息时间;我们携手并肩,拉起人墙,维持现场秩序;我们互相鼓励,即使疲惫,也一同用微笑迎接每一位游客。

融洽无间,相得益彰

当园林专业遇上非园林专业,这次熟悉世园会园区的任务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了“植物学实习”,而我们几个原本不相识的志愿者组成的演艺中心小组,也冠上了响当当的名头:园艺小分队。我——一个非园林专业的同学,从对植物一无所知,到对路边花草侃侃而谈,可多亏了我们园艺小分队。

园艺小分队一路走一路学习,对植物共同的热爱和强烈的求知欲让我们的心越走越近。我一路又新奇又好奇,总是指着不认识的植物大声问:“这是什么?”,他们总是快速而准确地辨认出每株植物“这是大花飞燕草!”“这是毛地黄!”……

学习了一路,我渐渐有了自信,指着刚刚才看见过的一串串粉紫色的钟状花:“我知道我知道,这是毛地黄!”说着自己还确信地打了个响指。风园学姐“小赵老师”又好气又好笑,无奈地摇头:“这是大花飞燕草。”

我们园艺小分队群英荟萃:专属高级摄影师宝儿哥,博古通今小邵,细节天才晖姐,靠谱领队倩颖姐,语言能手卫姐,高冷干练的王水,啥事也记不住只会瓢嘴的曾同学,最厉害的是人形“认知植物app”“小赵老师”,每次在我试图用手机检索不认识的花卉之前,“小赵老师”总能高声报出正确答案,赢得我们的欢呼与掌声。

不过就是这样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世园会志愿服务而相聚在一起。我们就这样每个人互相感染,互相学习,慢慢磨合,最终拧成一股绳,成为一个看起来嘻嘻哈哈,实则实力超群的志愿团队,一同为世园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不仅身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还拥有着同样的服务世园信念,正是这个信念凝聚着我们,支撑着我们,让我们——北林志愿者成为世园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文字编辑:何文杰欧阳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mc/10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