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从市场上买了一种有点像姜的块茎,说叫熟地。我说熟地是炮制以后的东西,黑糊糊像碳一样,未经炮制的就是地黄,根茎是像卖相极差的人参。作为药材,新鲜的是鲜地黄,晒干了是干地黄,炮制后的才是熟地黄。这个看上去不像地黄。
熟地黄,地黄炮制以后的样子
地黄江浙一带的山里常见,北方也很多,开花漂亮,也常被栽培在花园。地黄是玄参科的植物,同科还有一个叫毛地黄的,在花园里应用更多,特别是英式花园,几乎是标配。
地黄在中国为传统药用植物,毛地黄在欧洲也是传统药用植物。我们用地黄的根茎,他们用毛地黄的叶子,有强健心脏之功效。
地黄的花,如果春天在山里,应该有见过
我爸妈买的有点像姜的东西其实是洋姜。我爸说他们以前农村种过这种东西,地方上不知道为什么叫它熟地,他说开花是像向日葵那样的,没有向日葵那样大。地下茎挖来腌制做酱菜,直接煮熟了也能吃。已经很多年没见过这东西了。
虽然名字错了,但他描述的完全正确,洋姜的确开向日葵那样的花,简朴一点的向日葵花。洋姜虽然名字有姜,其块茎长的也像姜,其实不是姜,是菊一类的植物,与向日葵很亲,同为向日葵属,正式名字是菊芋。
说它像向日葵可以说是很给面子了
但它的确是向日葵门下植物
就是长瓜子那个部位的面积小了一点
菊芋原产北美,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再传入中国,在农村普遍种植,它的地下块茎富含淀粉,煮了可以像土豆那样吃,但更多的是腌制为酱菜。
最初菊芋能被普遍种植,是因为它不浪费良田,在山间旮旯,田埂边,宅院周边自留地都能种植,生长良好,夏秋开花还特别好看,秋冬挖块茎作为食物。我爸说挖的时候只要留一点在地里,第二年照长,不需要重新播种种植,年复一年。还有一点就是,秋冬不挖出来,它在地里一直保鲜,不像别的一些块茎,放久了会坏。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菊芋了,特别是江浙平原一带,很少见到大片种植的,往山区一点种的多一些。据说现在西北地区种菊芋来治沙,效果很好。菊芋耐旱,也耐寒,可度过干旱和寒冬,繁殖培育也快。
现在翻一翻美食和保健类的媒体,菊芋又常被提起,向着网红食材迈进,主要原因是菊芋里有一种菊糖成分,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有所帮助,重要的是它有助减肥,防止便秘,另外,很多家长给小孩吃菊粉,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现在,欧美国家有很多菊芋提取物做的胶囊,很多老外每天早上抓一把药吞下去,那一把药里,十之二三粒与菊芋有关。你翻一下朋友圈,是不是有人推介过菊粉之类的东西。
但是,我前两天还看到一份很专业的科学报告,刚才怎么翻也翻不到,大概记得一些内容,科学家拿小白鼠做实验,服用菊芋(提取物)和不服用菊芋(提取物)一段时间,最后偶然发现服用菊芋(提取物)的出现了????????(怕被众商家打,此处省略字,原报告没找到,本来会理直气也壮)
富平霜降柿饼,来自马家坡核心产区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尝鲜
李葉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