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30.html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得当,寿命高达10年以上,可谓“一年种植,十年受益”。并且芦笋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方便,是一种投入产出快、高产值的蔬菜,芦笋生长进入第二、三年亩产可达~kg,到第四年亩产kg以上。根据近三年的芦笋市场销售价格调查为每千克在10~16元,每亩收入可达0~3元,亩纯收入高达~元,比传统的蔬菜品种种植增收4~6倍,效益十分可观。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形地貌属山地丘陵,气候存在春寒时间长、阴雨多、气温回升慢等特点。由于种植芦笋受阴雨天气多,易发生茎枯病且为害严重,种植户没有标准化的种植技术指导,导致了大部分种植户引种失败,遭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芦笋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而推广芦笋大棚标准化栽培是全州县种植芦笋获得优质高产的必要措施,是实现高产稳产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现将全州县大棚芦笋优质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品种选择
芦笋要选择嫩茎深绿、成茎分枝部位高、笋头鳞片抱合紧密、畸形少、优质高产和抗病性强的品种。经引进国内外多个芦笋品种试验示范,目前综合性状以金冠和翡翠明珠为最优,其产量在kg/亩以上。
2育苗
2.1备好苗床
每亩苗床施3~5m2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kg商品有机肥混合50kg过磷酸钙,撒施地表,用99%恶霉灵水溶液倍液地表均匀喷雾后,浅耕20cm深,开长15m、宽1.2m的苗床。并撒施敌百·克百威或辛硫磷适量备播。
2.2种子质量与用种数量
每亩大田用种数量:芦笋为50~75g。种子质量:外观饱满,净度≥99%、纯度≥96%、发芽率≥85%、水分≤7%。
2.3种子处理
2.3.1漂洗浸种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搓洗2min,除去漂浮的空粃种子,在保温壶内,用50℃~55℃的热水中浸种15min或用倍除菌净或倍多菌灵液浸种10h,再用30℃的水浸种48h,每天用30℃~35℃的温水淘洗1~2次并换水一次。
2.3.2催芽选用洁净棉袜或棉裤筒或湿毛巾将种子包好放在25℃~28℃的条件下(冬天用电热毯并用温度计监测好温度)催芽,每天用25℃~30℃温水搓洗用毛巾包好的种子1~2次。3~5d后有1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
2.3.3播种全州县在2月底或3月初(2~8月均可)播种。先灌足底水,按行株距10cm画线(在1.2m的木条上间隔10cm钉铁钉横直划线),单籽点播在中央,播种深度1.0~1.5cm。上面用过筛细土或腐熟的有机肥盖平后,苗床内盖膜保湿(低温用白膜,高温用黑膜),并建造中心高40~60cm的弓棚,约10%的苗出土后辙去地膜。
2.4苗床管理
2.4.1调理湿度与温度以白天20℃~25℃、夜间15℃~18℃为适合,超越30℃时最好覆盖遮阳网,低于11℃时双膜覆盖,苗床见干浇透水,坚持土表湿润。
2.4.2施肥防病齐苗后20d左右追施0.3%的尿素,以后每隔20d左右追施一次,选用10%的人粪尿或0.3%的尿素进行泼浇。每隔10~15d,每桶水用生根壮苗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30g+恶霉灵喷洒幼苗2~3次。
3定植
3.1定植田准备
每亩用氮磷钾含量相同的复合肥50~60kg、农家肥5~10m3或商品有机肥(或生物菌有机肥)kg以上撒于地表,然后用挖机或链轨拖拉机或旋耕机深翻50cm以上并碎土,使生土、熟土、有机肥、化肥充分混匀。由于芦笋85%的根系生长在地平面以下15~45cm土层内,因此,经过深翻方法种植的芦笋,根系生长快,扎根深,加之土壤疏松且营养丰富,会使地上茎生长茂盛,同时鳞茎盘也迅速扩大。可以实现一年内快速丰产,产量最高可达kg以上。
3.2土壤处理
厢面均匀喷施恶霉灵或除菌净水溶液3~5桶消毒,并撒施敌百·克百威或辛硫磷清除地下害虫。
3.3定植密度
栽植株距0.3m,行距1.4~1.7m,每亩定植~株较为适宜。为便于进行病虫害防治,每个定植厢面上宜采用单行栽培。
3.4定植方法
剔除不宜定植及影响产量的苗,同时将大苗与小苗分地种植。按芦笋幼苗地上茎萌生的生长发展方向进行定向定植。若按南北沟向定植,将最先抽出的地上茎(较短细的一条茎)放置在北面,不可放在沟的两侧;若按东西沟向定植,第一次抽出的地上茎应放在沟的东面或西面,做到与定植行方向一致,定植时沿直线按株距0.3m、深0.15m的定植穴或沟随挖随栽植。穴径的大小以能放进幼苗为标准,栽后覆土4~5cm并按实,沟内施腐熟的农家肥2~3m3、磷酸二铵25~30kg或磷肥50kg,然后浇水,随着笋苗的生长,逐渐取土将定植穴(沟)填平,最终使苗的根部与地面距离保持在13cm左右。
4定植后管理
4.1盖膜
在行间覆盖黑地膜(露出芦笋种植行),用来保水保肥、防病和除草。
4.2补苗
定植后1个月内及时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时要浇足底水,确保成活,补栽的幼苗仍然要定向栽植。
4.3肥水管理
定植20d后,亩施尿素30kg或碳酸氢氨50kg。施肥时离芦笋植株10~15cm处顺垄开沟,沟深以10cm为宜,将肥施入沟内及时覆土耙平,定植40~50d时应追施第2次秋发肥,这次追肥以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为主,每亩可追复合肥50kg,以保证芦笋停长之前对肥料的需要。每次追肥后3d内浇水。
夏季定植的芦笋,有这2遍肥加上定植沟内的底肥,基本能满足生长需求;但如果是春天定植的芦笋,除这2遍肥外,还应在7~8月每亩再追施高氮高钾复合肥50~60kg。每次施肥后3d内浇水。并叶面喷施促进植物生长和以钙铁硼为主的含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2~3次,同时视芦笋长势结合中耕进行赔土,促进根系生长和防倒伏,培土至根部离地面13cm,操作行宽50~60cm、深30~40cm。雨季来临之前,要及时开好排水沟,做到雨后无积水。
5清园、培土、施基肥
5.1清园
清园是减少和消除来年病虫害的重要环节,须高度重视,全州县每年7月下旬芦笋老化时和元月中下旬茎秆全部枯黄后,需拔除或割除老苗,清除残枝落叶,带离田间或销毁,并喷施除菌净或多菌灵进行全土壤消毒(以喷芦笋根部为主),立冬前后要浇防冻水,并适当培土,对防止冬旱、保护笋芽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5.2施肥与培垄
清园后,在芦笋嫩茎长出地面前7d左右,结合划锄松土,重施基肥,在离芦笋根部20cm(第二年30cm、第三年40cm如此循环反复)左右开深10cm的沟,每亩施氮磷钾等量的复合肥50~60kg和腐熟有机肥3~5m3,采笋期间,每个月施高氮高钾复合肥25~30kg,10月底停止采笋后,还应追施尿素15~25kg以延缓母茎衰老。
6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锈病等。茎枯病可用50%苯菌灵或50%异菌脲倍液、50%猛龙倍液等每隔5~7d交替喷雾防治;褐斑病可用78%波·锰锌倍液或80%必得胜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45%施纳宁~倍液灌根;锈病可用25%丙环唑倍液或石硫合剂或0.4波美度液防治。虫害有夜蛾、小地老虎、蚜虫、蓟马、蜗牛等,可用菊酯类、锐劲特、乐斯本、吡虫啉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
7芦笋的采收
7.1采笋期
一年可采收2茬,第一次在3~7月,第二次在9~10月,但以春夏茬为主,秋茬采收宜轻。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培土到采笋为15~20d开始采笋。采笋持续日期,依植株年龄、长势、气候、土质、施肥管理等条件而异。
7.2母茎留养
芦笋地未发生茎枯病时,直径0.8cm以下和1.2cm以上可剃光头采收,如已发生茎枯病的芦笋地,应在雨季来临之前,选用直径在0.8cm以上无畸形、无病虫害的嫩笋作母茎,并清除不合格的母茎,母茎留养初期应有5d以上的晴天。春母茎留茎数量:二年生芦笋留3~4条,三年生以上留5~6条,株高1.0~1.2m时打顶,或打桩拉线搭架;7月下旬清园后,秋母茎留9条,留足母茎后,新笋无论大小粗细一律割除。
7.3采笋的时间及操作方法
一般以晴天每天上午9:00~11:00、阴冷天以16:00后采收较好。工具主要是采笋刀和采笋箱。采收方法是用采笋刀将长25~33cm的嫩茎沿地面割下,具体长度根据厂家或经销商要求,基部不要留茬,以免侧芽发生,成为病虫害的温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