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复习Day20

正性肌力药物

一、药理作用:

1.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特点:i:直接性、高选择性

ii.心肌纤维缩短速度↑,心室收缩期↓,舒张期相对↑→心肌供血和回心血量↑。

iii.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不改变或降低心肌耗氧量

iv.增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输出量

△中毒机制: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

(2)负性频率作用

特点:i.对心功能不全伴心率加快者;

ii.心率减慢→延长舒张期→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耗氧量

iii.机制:心收缩力加强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增加心脏对迷走神经的敏感性。

(过量致慢速型心律失常用阿托品)

(3)负性传导:增强迷走神经,降低交感神经

(4)心电图:S-T下降,鱼钩状;T波低平,Q-T间期缩短而P-R间期延长

2.利尿作用:增加CO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3.血管:对正常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对心衰者: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外周阻力下降或不变。

二、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最好:伴房颤和室率快的CHF;

较好:瓣膜病、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致CHF,esp.心脏扩大失代偿者;

2.某些心律失常: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毒性反应(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

1.胃肠道: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2.CNS:失眠,疲倦,谵妄;停药指征:视觉障碍(中毒先兆)

3.各种心律失常

四、中毒治疗

1.停用强心苷及排钾利尿药;

2.抗心律失常:

(1)快速型:KCl用于房性、房室结性、室性心动过速;

苯妥英钠:重症快速型心律失常,频发室早、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

利多卡因: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2)慢速型:阿托品

3.地高辛抗体:地高辛中毒

五、给药方法

1.负荷量法:短期大剂量以出现足够疗效,再逐日给维持量,以补充每日消除的剂量

2.维持量法:每日给小剂量,经4-5个半衰期。

六、药物的相互作用

肝药酶诱导剂能使洋地黄代谢增加,如联合使用,适当增加洋地黄量。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用于对强心苷、利尿药等治疗无效的难治充血性心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yz/7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