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雁江区三贤九义校第一期考场作文展示

书写,是一种生命的质感。

记录,是一种浅浅的回味。

写作,是一种自我的启发。

第一期考场作文展示新鲜出炉了!

现在让我们跟着小编老师一起走进三贤九义校的初中考场作文,看看孩子们在考场限时时间里写下了什么样的好作文吧!

有一种力量

孙妍瑾

我的心中,有一种力量。他如绵绵细雨;同浅吟的晚风;像温柔的月色,在我的身体中留淌十余年之久。与其说是力量,毋宁成为信仰。

建党一百周年,学校要求征集作品,“书法征集”那四个大字格外显眼,思绪回望。

学习书法已有些时日,却并不会运用,可对书法征集的渴望就想是被挡在堤坝外的洪流;想书写,想飞舞,滚滚洪流向东南;如同脱缰的野马,狂乱无束;好似发出的弦箭,一发不可收拾。我忐忑不安的报名,投身书香笔墨中。

一轮缺月倒挂梧桐树上,月光带着千年的幽思射进书房,也射进我的心。

铺纸,摆墨,挥笔成了每日的家常便饭,“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临摹欧阳修的《祭侄文稿》只为可以在书法征文中脱颖而出。

想过放弃,重新过回平淡的生活,毕竟人一生机会无限,可心中那一力量却总是抗拒这一想法,提起笔,就不想放下,终是悟出:

“书法如人,耐心,专注,方有成就。”

提起笔,那笔杆是我的兵刃,香墨是我的盾牌,宣纸是我的沙场,我冲锋陷阵,左冲右突。

下午练习,更为不易——一阵阵酸麻从笔尖直到手臂,鼻尖与额头渗出细小的汗滴。脑海中只剩一个想法——拿起笔就不要放下,他是你的挚友。

我在书香中亲吻第一缕朝阳,在笔墨中告别最后一抹彩霞。一次次临摹;一遍遍感悟。

终于,我成功了。

出勾挑则笔势充沛;每一行书迭劲勃起,每一个字都潇洒雄浑;每一处下笔都逆如平出;每一处牵丝都熟放自如;每一出圆转更是舒朗紧凑。他是我的骄傲。

不知何时,这软绵温柔的力量竟变得如此江河倒灌般雄浑,如枯松倒挂般不羁。

有一种力量李汶武

力量在促使我奋斗,去用努力书写那份属于自己的辉煌。——题记

我知道,落叶会凋零,时间会流走。我知道,要看待平常,要珍惜时光。我还知道要奋斗努力,要书写命运,要无所阻挡,要永不言败。在这些奋斗的日子里,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但前方路还很长,不能止步不前。

只要有一颗想要奋斗不停,热血不止的心,就一定会找到那属于自己的辉煌。在我每一次考差了之后,我都会拼命努力,因为我知道,成功在时间的尽头等待着自己。

在初中开始时,有一次月考考差了,心中很是沮丧,毕竟再也不能看到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候。周围的人也纷纷调侃我的生物地理没有及格。当时,我的心中的失落感一升再上升,像风把落叶卷起,一吹再吹。回到家后,是那“双袖龙钟泪不干”啊!吃完晚饭后,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不停地哭,成绩是有史以来最差,没有之一。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像一把刀刺穿了我的心脏。仔细冷静一想,又觉得是自己这段时间确实是太懈怠了,没有一点儿努力奋斗的样儿。想到这,胸膛便像火光燃烧一般,心中也正有一股力量不可阻挡,那是光,是希望,是永不泯灭的力量!

从那儿以后,便每天刻苦复习攻读到每天晩上十一点,甚至凌晨,我知道,只有自己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就再也不会迷路了。但后来,又发现学习的时间太晚,就固定学习到每天十一点才睡。我在不停努力,不停奋斗,不管结局怎样,至少我坚定过,至少我不再迷茫,我也不在乎结果。

十一点的夜晚,是那样的美,窗外大树挺拔,寒风把叶子吹得沙沙作响,风吹向希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促我成长,催我奋斗,让我努力。十一点半时,我听起了歌。是《生来倔强》,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梦里,荆棘中盛放玫瑰,还盛放芬芳,我在荆棘中奋闻着花香,格外眷恋。那种力量在教会我如何照亮迷茫,看向远方,给我感动,促我成长......

循美而行

不是所有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河流都流向大海。——题记

余秋雨先生有一本书叫《文化苦旅》,对文化的追求是一场苦旅,对美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呢?美的事物在我们生活中似乎随处可见。自然之美“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心态之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物之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诚然只要纯真热爱,美无处不在,但我认为人生的美更多的是与众不同。

人生无非一场美的修行。倘若我们能给苍白的四周以绮丽;给庸俗的日子以诗意;给沉闷的空气以清新,那么我们的一生无疑是美的。其实,平淡也好,出众也罢,只要能将人生活成诗篇,活出自我,那就是美的人生。只是我认为其中“独”尤为重要,我们都太过忽视“独”这个字。梅花自有梅花的风韵;红杏有红杏的丽姿。正是因为他们的独特,人们才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意象。所以我们应打破曾经一成不变的人生,在将来活的自由纯真,无拘无束。不再因社会的条框而束缚自己,毕竟“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不必过于追崇他人的脚步。学识渊博之人“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书香气,是知性美的人生。但看起来碌碌无为之人的一生就是失败的,就是丑恶的?我看未必如此,很喜欢沈离淮先生的一句话“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小池塘边跌坐看鱼,眉挑烟火过一生。”遥望历史悠悠长河,陶潜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美的真谛。古代男儿无不以仕途无忧,保家卫国为一生追求。陶潜亦是如此,不过入仕四次仍旧未能飞黄腾达,只能隐于山水田野之间,简朴平淡过一生。陶潜的人生失败吗?陶潜的人生不美吗?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只是宦海的虚佞、黑暗让他明白了,名利之美好比山间的流岚,转瞬即逝。这世间至美只有精神上的独一无二,所以他冲破了束缚与山水相伴。他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人生亦是美的。陶潜为后世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瑰宝,名垂千古,这是无可比拟的人生之美。“晨兴理荒岁,带月荷锄归。”这样的生活又是多少先贤智者们所追求的人生?而陶潜自己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乐在其中。

我们就是我们,独一无二。“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所以有多少人,就应该有多少种美丽的人生。我们无需畏惧世俗的目光;不必朝圣不变的人生。世间一切因“独”而美。翠竹之秀丽,青松以壮美,杨柳之潇洒,兰草以温情。各予情态,独一无二。所以我们不必做巍巍山峦中的一石;不必做苍苍林莽中的一株。我们只是我们,世间唯一的风景。探寻人生之美的路蜿蜒曲折,也许会布满荆棘,也许会前路无光,但别放弃别气馁,心中怀揣着对美的向往,乘风破浪。就如北岛先生所言“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流向了八方。只要有对美的追求,以“独”为初心,一切人生皆为美。

初春游

郑力元

春意来到,只有草换上新绿。

看那草,绿绿的,茵茵的,已有了阳春那般活力。有的刚刚苏醒,绿得发亮;有的生意盎然,绿得放光;还有的仍在沉睡……

那根草,还在沉睡。满身都是焦枯的,灰黄的,还有些碎裂的迹象。

可仔细一看,却有一些嫩绿新发,点缀在枯黄之中,那般耀眼。像极了改革开放初的深圳,像极了建国后的两弹,像极了抗战时的延安。如明珠,似亮星,点缀着,晶莹、耀眼、闪亮,仿佛可以看见它的未来,未来的葱绿,未来的绿油油的它。

草,或许只是花的陪衬,或许只是土的外衣。可是,它的生命力却无比强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是生意的,是盎然。无论人们踩踏多少次,都能重新发出枝茎。

人生不也是如此?多少次被嘲笑,多少次被人侮辱,多少次被人践踏?我们又有多少次用实力去还击,多少次用努力去进攻,多少次用汗水去站立?人生充满了不如意,我们应该在风雨后站立起来,在拼搏中去书写人生,战胜这一切的不如意!

国家不何尝不是如此?

东亚病夫变成东方雄狮,是在践踏后的崛起;百废待兴再到欣欣向荣,是在挫折中发展。

华为芯,新疆棉,中国一次次受到挫折,可是这些挫折不会阻挡中国的发展,挫折之后,必有欣欣向荣之时。

我望着远处的山坡:蔚蓝的天空中几朵流云在淌,山坡上树木青草发着新绿,一湾清流在肆意流淌。

生命不息的草!继续顽强生长!

战胜风雨的人!继续乘风破浪!

不断崛起的国!继续迎战风雨!

白雪消融在昨天

彭晨晰

山间一汪潭水,裂开了一道浅浅的冰痕,像冰肌玉骨被恶意划开,水上厚大的冰层锁上了春天。

山野间草叶凋落枯白,说是晚秋也不为过。只有几缕没那么刺骨的风提醒着:这是一年之初。草尖冻得发白,似是地底冒出来一双双僵白干枯的手——他们应被压制很久了。看不到那“青得逼你的眼”的春草,“原来朱自清也是骗人的。”

春风看着一切似在发笑,不信听他笑得树枝在乱颤,可在冰层下面,潭水似乎又蓄起了力,把冰层微微顶开了一个小口。

树木就更不用提了,老实巴交地杵在那儿,也不嬉笑,也不心急。春作为一年的开头在他们心里也没甚了不起,不过是又给画上一道年轮罢。枝干此时甚至还是松脆的,轻轻一弯就断成两截,摩娑过树皮,也是碎成碎碎薄片,没有盎然的绿叶,没有遒劲的枝条,没有青翠的嫩芽,…….有的只是苍老的面孔和生“锈”的铁衣。

“重生,重生,重生”诗人呓语般的吟诵敲在心头,“春来抽芽”不过是树一年一度关于重生的把戏。

树还在不厌其烦地演绎着这万万年不变的伎俩。潭水下方已感到汩汩温暖,坚硬的冰层变软,透亮得像果冻。

“人间四月倚清台”、“折枝粉黛”,花永远是诵春中不可缺的要素。花?是那紫红的飞燕草,豆绿的矢菊,一树繁荣的西府海棠,或是一簇簇直往上蹿的毛地黄?是那澄黄、果绿、胭红、藕粉的斑斓?四下望去,莫说花,就是半点鲜艳都不见。

人们还在疑惑这真的是春天时,潭水终于冲破了冰层的禁锢,捅挤在一处的潭水溅出一渍渍银花,欢快地叮叮咚咚地奔向大地。

草已着好绿裳,葱指在微风中轻摇;树木换好新衣,谁也不提“重生”这“众所周知”的秘密;花施好了粉黛,扬起了明媚的笑脸……一切仿佛都在眨眼间。

不知今年春风是否吹绿了江南岸,风还在笑,只是这笑声中有了山海的辽阔,有了草木温暖。永久的生命不会改变,他们只是改了相貌,正好那“重生”的把戏一般,他们永远不灭,生生不息。

正如弗罗斯特的诗句:“那如花的潭,似水的花,都只是皑皑白雪消融在昨天。”

END

供稿:初中语文组

编辑:杨晓菊

初审:李敏

终审:李荣衡

资阳市雁江区三贤九义校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mc/8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