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习〗
1..患者男,46岁。因慢性心功能不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护士应重点观察()
A.是否成瘾B.胃肠道反应C.心率、心律D.尿液的性状E.有无皮疹
答案C
解析:洋地黄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正性肌力药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作用。洋地黄类药物易出现中毒,其中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故使用洋地黄时监测心率和心律,若心率低于60次/分应暂停服药并通知医生,故选C。
点拨:腐蚀染色吸水管,刺激食欲在饭前,磺胺汗多饮水,服前测率强心苷。刺激黏膜助消化,饭后服用效果佳止咳糖浆最后用,立即饮水降效价。
2.患者女,28岁。为稀释痰液作超声波雾化吸入,药物首选()
A.卡那霉素B.地塞米松C.a-糜蛋白酶D.氨茶碱E.沙丁胺醇
答案:C
解析: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①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常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②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地塞米松;③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氨茶碱、沙丁胺醇;④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常用a-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故选C。
点拨:超声波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的作用目的和常用药物基本相同。庆大霉素治感染解痉氨茶沙丁胺化痰祛痰蛋白酶,地塞米松水肿减。
3.患者男,56岁。慢性支气管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吸入前患者应先漱口B.药液稀释在5ml以内C.氧流量需6~8L/min
D.氧气湿化瓶中应加入蒸馏水E.嘱患者吸气时应按住出气口
答案:D
解析:氧气雾化吸入时应高流量给氧,而对于缺氧且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应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时,氧气湿化瓶内勿盛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故选D。
点拨:氧气湿化瓶内盛放的液体:①一般情况吸氧,湿化瓶内盛放1/3~1/2冷开水或蒸馏水,湿化气道,以免呼吸道黏膜受干燥气体刺再激;②急性肺水肿吸氧,湿化瓶内盛放20%~30%乙醇,降低肺泡及气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改善肺通气;③氧气雾化吸入,湿化瓶内不放水防止液体进入雾化器内使药液稀释。
4.患者男,62岁。因2型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出院时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指导中,不正确的是()
A.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90°B.不可在发炎、有瘢痕、硬结处注射C.进针后不能有回血D.可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处注射E.注射区皮肤要消毒
答案:A
解析: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一般与皮肤呈30-40°,B、C、D、E均为正确选项,故A。
点拨:各种注射法的进针角度:皮内注射为5°,肌内注射为90°,静脉注射15-30°
5.患儿男,1岁。因食物过敏给予抗过敏药进行肌内注射,其适宜的注射部位是()
A.臀中肌、臀小肌B.上臂三角肌C.前臂外侧肌D.股外侧肌E.臀大肌
答案:A
解析: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肌内注射,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臀大肌肌内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肌内注射,故选A。
点拨:各种注射法的注射部位:皮内注射为前臂掌侧下段、上臂三角肌下缘;皮下注射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外侧;肌内注射为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静脉注射为肘部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手背足背静脉网等。
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护理学习圈几十G学习资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