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日,第8天,少林寺-菏泽,公里。
朋友圈:
到洛阳时牡丹已经谢了。看网上菏泽牡丹节到5.31结束,所以专门过来看牡丹。
八十年代,一位菏泽的同学,对洛阳牡丹不忿,说菏泽牡丹多好多好。到底多好我没记住,只记住了菏泽有牡丹。所以这回专程来朝拜。
牡丹二字在我脑子里有一种条件反射,总是把记忆拉到冰天雪地、空中飘来蒋大为牡丹之歌的场景。年冬在荆门电厂建设工地实习。风雪交加,雪都飘进工棚落到床上,满地工程车碾过的泥泞。每天中午放工,走在半冻的泥路上,工地上回荡着蒋大为洪亮的歌声-牡丹之歌。日复一日,竟成回响终生的条件反射。
进入市区,路旁一颗牡丹也没见,不像在洛阳,路旁随处可见(现在知道那不是牡丹是芍药),心里凉了半截。吃午饭时一问,都说牡丹早就谢了。抱着侥幸心理去到牡丹园,一问,温室里还有牡丹。75元一张的门票进得园来,总算一睹牡丹芳容。
温室内常年有反季节的牡丹,室外就只有芍药在开了。牡丹芍药实在不好区分,图1-5是牡丹,图6-7是芍药。今日习得,牡丹是木本,花比较大,花香,品种多;芍药是草本,花较小,花期晚一点。牡丹花瓣有丝一样的光泽,可能这就是“富贵”的原因吧。
不当季来也有好处,没人,可以慢慢逛慢慢看。图8花挺漂亮,名字不好听,叫毛地黄。这里好像特别适合蔷薇,看图9那个热闹,实地比照片壮观。
洛阳好像适合月季生长,街上随处可见月季灿烂绽放,花很大,直径超过15厘米。北京街头的月季也长得不错。
对了,菏泽的菏不是荷花的荷,这是菏泽的专有字。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
杂议:杂议:
在菏泽住的一家民宿是一家新开的楼盘中的一套,电梯里装修材料运上运下。房间里的情况已经模糊了。很明显,这是一套个人买房后委托中介代办出租民宿的。
FAQ8.路况怎样?高速费怎么交?
中国的高速公路应该是全世界最发达的。路况好路网密,并且高速之间都有高架枢纽无缝连接。俄罗斯只有在接近莫斯科之后才有几条“M”打头的高速公路。在西伯利亚这边基本上都是双向两车道或双向四车道的公路,很少对向隔离。很多地方路面连沥青都没铺,坑坑洼洼的。但路上车很多,尤其是大货车,常常一溜十几辆。要赶在对向没车的时机超过十几辆怒吼着的大货车真的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
进入芬兰后路况立即变好,即使很小的乡间公路也是很好的铺装路。。瑞典的路比芬兰差一点,但还不错。挪威的路很一般。路况还可以,但都很窄,限速也低。最高也就是时速90公里吧。跟中国只要进隧道限速就减20公里(也不全是,前不久走福建高速,隧道基本上不减限速)不同,挪威隧道里的限速比外面高。挪威山多隧道也就多,还有隧道在山中弯扭盘旋的,导航上看像麻花一样。但是,挪威的隧道大部分没有像我国一样铺上整整齐齐的内衬,看上去乱石嶙峋像自然山洞。走过一个25公里长的隧道,这倒是做了内衬,灯光设计成每隔几公里就看见前方很亮,像是马上要出隧道一样。
传说中的德国高速公路路况真的很好,开到时速公里也不会感觉路上有颠簸。为了省油也为了安全,我一般会在公里巡航,就看到旁边的车嗖嗖地超过去。法国的高速也不错,路况跟中国高速相似。法国人爱艺术是骨子里的东西,公路休息区厕所都会有艺术装饰。英国的高速可能是最差的,路面严重老化。最可气的是从一条高速到另一条高速中间要走几十公里仅能勉强错车的乡间小路。不敢说这是普遍情况,也许是导航给瞎带的。
到了欧洲,可以忘记高速“服务区”这个概念。加油站一般会有小超市,一些比较大的加油站超市会大一点,有时会有快餐厅。多数情况下路上的休息区就是简单的桌椅和厕所,有水算不错了。午餐?自带,就当野餐一次吧。常常看到欧洲人一家带着野餐篮午餐。我们能在休息区支起自己的桌椅,有时还开火做饭,得到不少人羡慕。
俄罗斯高速少,不是高速也就不用交路费。加上俄罗斯油价便宜,在俄罗斯开车成本比在国内要低很多。芬兰和丹麦高速不收费。瑞典和挪威路上应该是有电子收费,时不时看到路上有电子收费架,上面闪烁着多少钱一样的字。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里办电子收费,也没人找我。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都是有高速费的,没有人,自己塞钱或插卡。希腊跟中国一样收费站人工收费。有时收费站很密,十几公里就一个,烦得很!
保加利亚要买“vignette”,七天的、一个月的不等。刚进保加利亚几公里被拦住要查“vignette”,我的信用卡他们收不了我又得返回边境换了钱去买。
致谢
旅游嘛,总要做一点功课,找一些攻略,再恶补一点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样看起来会显得比较有文化一点。写朋友圈时免不了要抄作业,一般来讲,我在朋友圈里写的知识性的东西都是抄的,抄对了是原作者的功劳,抄错了是我理解的问题。
攻略方面,主要上“马蜂窝”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