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8.9辉優良的棚架植物,可用於點綴墻籬、花架、花柱、拱門、涼亭,也可散植觀賞。原種可用播種、分株或壓條法繁殖。雜交大花鐵線蓮以枝插繁殖為主,適期7~8月。枝條細脆易折,定植後應設支架誘引。花著生於壹年生枝條的變種,宜輕度修剪;花著生於當年生枝條的變種,早春於離地面75cm處短截。枝灰褐色,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邊緣疏生具腺細鋸齒,表面綠色,幼葉紅色。初夏開花,白色,復傘房花序頂生。果期10月,小梨果球形,熟時紅色,後呈褐紫色,綴滿枝頭,極為美麗弱陽性,喜溫暖濕潤,耐幹卓瘠薄,不耐水渥,抗汙染殖以播種為主,亦可用扡插、壓條繁殖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全株具香氣。硬質的根狀莖橫走,多分枝。葉劍狀條形,兩列狀密生於短莖上,全緣,先端慚尖,有光澤,中脈不明顯。4~5月開花,花莖葉狀,扁三棱形,肉穗花序,花小而密生,花綠色,無觀賞價值。漿果肉質,倒卵圓形。喜陰濕環境,在郁密度較大的樹下也能生長,但不耐陽光暴曬,否則葉片會變黃。不耐幹旱。稍耐寒,在長江流域可露地生長。石菖蒲常綠而具光澤,性強健,能適應濕潤,特別是較陰的條件,宜在較密的林下作地被植物。通常在9~10月進行分株種植,即除去枯黃老葉後,將植株分為5~10個分蘗的小株,然後種植澆水。株行距30厘米左右,壹二年可長成茂密的植株.莖短縮。葉片4~6枚,箭形盾狀,長25~40厘米,寬10~20厘米,先端尖銳,葉緣具5~7個犬牙齒狀缺刻,葉面濃綠色,葉脈銀白色,主脈三叉狀,至葉緣又分出5~7對羽狀側脈,葉背紫褐色;葉柄淺綠色,近莖端紫褐色。宜作小型盆栽。黑葉觀音蓮原產亞洲熱帶。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25~30℃,冬季溫度不低於15℃。3~9月為22~27℃,9月至翌年3月為16~22℃。氣溫低於15℃,生長停滯呈休眠狀態。其中大葉觀音蓮耐寒力較強,可耐10℃以下低溫,但不能低於7℃。黑葉觀音蓮耐水濕,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濕潤,空氣濕度在70%~80%,有利葉片生長發育。黑葉觀音蓮在盆土幹旱情況下,葉片柔軟下垂,但澆水後很快恢復原狀,對幹旱也有壹定抗性。黑葉觀音蓮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曬。在半陰環境下,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在強光直射下,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土壤以排水好、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合適。壹種高檔次、風格獨特的室內觀葉植物。目前,黑葉觀音蓮在國際觀葉植物市場上很受歡迎,在高檔次的室內庭園設計和水景設計中,黑葉觀音蓮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可用分株或分球法,春至夏季為適期。成株能生長多數子株,掘起分離子株另植即成。成株地下根莖肥大,也可將之掘起分切,每塊均帶芽眼,淺植入土亦能長成新株。栽培以富含有機質的腐葉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但土壤常保適潤,有利生育。栽培處宜蔭蔽,忌強烈日光直射,通常在日照60%~70%下,生育最理想。施肥可用有機肥料或氮、磷、鉀,每1~2個月施用1次,氮肥多些,能促進葉色美觀。性喜高溫多濕,耐寒力差,生育適溫約22~28,20以下呈休眠狀態;寒流侵襲,盆栽應移至溫暖避
色或帶紫紅色,無毛或有疏柔毛。葉對生,很少互生,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3—4.5厘米,寬0.9—1.5厘米,背面有長絹狀柔毛,葉脈上尤密;先葉開花,紫色或粉紅色,3—5朵,簇生於葉腋;花萼外面有白色絨毛,花瓣狀;花瓣缺;雄蕊8,排成2輪;子房有白色柔毛;柱頭紅色。核果長圓形,肉質,白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0m。枝有刺,葉互生或近對壹,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葉背密被子銀白色鱗片。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幹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優良樹種。播種、扡插,壓條及分蘗繁殖,管理粗放。對生長關的沙棘可平苦,以促其發生新枝,達到復壯目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0m。枝有刺,葉互生或近對壹,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葉背密被子銀白色鱗片。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幹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優良樹種播種、扡插,壓條及分蘗繁殖,管理粗放。對生長關的沙棘可平苦,以促其發生新枝,達到復壯目的。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或腺毛。葉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葉基生呈蓮座狀,葉緣有圓鋸齒。花冠暗紫紅色,內面具有斑點,花長約7.5cm,花期4~6月。果期7~8月。耐寒,耐瘠薄土壤,喜陽也耐陰、耐旱。喜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毛地黃花徑挺直,花冠別致,適於盆栽、花境或巖石園應用。播種法繁殖,播種適溫20℃。常見病害有莖腐病、炭疽病等。年生蔓性草本,常綠,株高約5厘米,枝條匍匐生長,可達50~60厘米,單葉對生,圓形,基部心形長約2厘米,早春至秋季金黃色,冬季霜後略帶暗紅色;夏季6~7月開花,單花,黃色尖端向上翻成杯形,亮黃色,花徑約2厘米喜光,適宜於種植在肥襖、濕潤排水良好的壤土中,該品種耐寒性強。園林綠地應用中可以和草坪及其他綠色地被相配,金黃色十分耀眼,大大豐富城市景觀。金葉過路黃以小枝扡插繁殖,成活率極高。高溫加積水或水分過多易造成病害,因此梅雨季節應進行防病處理為宿根觀葉植物,與鑲邊吊蘭極相似,但沒有走莖;耐旱性稍強。葉片細致柔軟,綠色葉片上具有白色條斑白紋草小巧玲瓏,十分可愛,極適於小型盆栽,擺放於臺案、花架之上。白紋草冬季澆水宜少,要隨時摘除萎葉。春季進行分株、換盆,天暖後充分澆水,並註意適當追肥。高達15m,樹冠卵圓形,樹皮黃褐色。小枝光滑無毛。小葉5~9枚,通常7枚,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0cm,先端漸尖,基部狹,不對稱,緣有齒及波狀齒,表面無毛,背面沿脈有短柔毛。圓錐花序測生或頂生於當年生枝上,大而疏松。花萼鐘狀;無花瓣。翅果倒披針形,長3~4cm。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堿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炕煙塵,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有較強抗性。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可達年以上。枝葉繁茂,根系發達,速生耐濕,耐輕度鹽堿,是防風固沙,護堤護路的優良樹種。其幹形通直,樹形美觀,抗煙塵、二氧化硫及氯氣,是工廠、城鎮綠化美化的好樹種1種實采集白蠟樹4~5月開花,9~10月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植株,在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種仁發硬時采摘。種子成熟後不落,可剪下果枝,曬幹去翅,去除雜物,將種實裝入容器內,放在經過消毒的低溫、幹燥、通風的室內進行貯藏。2種實處理白蠟種子休眠期長,春季播種必須先行催芽,催芽處理的方法有低溫層積催芽和快速高溫催芽。(1)低溫層積催芽選勢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背風背陰的地方挖溝,溝的深度原則上在凍土層以下,地下水位以上,溝寬80cm,溝的長度視種子的數量而定。白蠟種子與濕沙的比例為1∶2~3,先在溝底鋪壹層10cm厚的濕沙,再把種子與濕沙充分混合均勻,放入溝內,種沙厚度為50~70cm,離地面10cm加蓋濕沙,然後覆土使頂呈屋脊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