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届北京国际花园节开幕,我们身边又诞生了一个以花园为载体的设计竞赛品牌,对丰富设计师的课外生活,向公众展现花园设计的魅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花园节中的大学生竞赛显然是一次有特殊意义的实践:由于疫情的影响,这次竞赛的组织、设计、评选、交底、落地等多数环节都是在线上完成的。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北京林业大学接受住了考验并高效地组织、完成了这次国际学生竞赛的相关工作。
年6月2日再回到世园会,看到数个精彩的花园、花境落地项目,感慨良多。
进入园中,路旁的宿根亚麻和石竹在下凹式绿地旁边分外引人注目
白桦的枝干,飘逸的宿根亚麻,略带清爽
比利时园颇具结构美和仪式感,就在这里先开个小会
会桌上与会嘉宾就本次大学生花园设计竞赛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针对设计、创新、实践展开深入讨论,这些经验将会被各位教师带回课堂。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贾建中秘书长、杜雪凌副秘书长,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赵海江副总经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董丽教授,北京花卉协会李海波秘书长,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窦李婷部长,北京花木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周肖红老师,北京花木公司园艺师孙中天老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杂志副主编赵晶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李冠衡副教授,王美仙副教授,高建洲老师,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孟祥彬教授,游捷副教授,秦珂老师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花园探秘:
华中农业大学师生作品:醉花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好的花园像一壶醇酒,让人如痴如醉
抖动的飘带,据说代表了醉酒的阶段,从微醺-沉醉。3d的金属构架在施工上是个难点,考验工队的技术与经验。从现场的效果来看,基本上还原了设计的飘逸感。植物以低矮的草本和灌木为主,此时只有月季、钓钟柳、蓝盆花、绣线菊等几种植物开花,植物景观效果比较安静。如果这些植物能够同构筑物空间变化、前景背景的层次更好地整合,其效果会更加出色。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师生作品:IslandofEsctasy
这是一次欢乐的设计之旅,作者用了纯度很高的颜色,似多彩的调色盘。它们被用在地面铺装上,用在阳伞上。欢快一定是这个花园的主调,童趣是这个花园的灵魂,
据说,花园节期间这里最受小朋友青睐,这个花园的颜色也是最上镜的。彩色阳伞、彩色汀步,小朋友可体验的沙坑、玩具,积极持久的应季花卉组合,汩汩的水景,这些元素让我们看到花园的设计也可以如此简单直接,不需要枯燥的理论、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的快乐也许就是这么简单。但大量使用的一二年生花卉却显得喜庆有余、自然不足;而几棵蒲葵和软叶刺葵虽带来了浓郁的热带风情,但每年冬季都需要挪入室内也产生了不便。
清华大学师生作品:裂缝花园
裂缝花园的设计是有心机的:以红砖作为与外界的分隔创造出一块自由、独立的小环境,屏蔽掉外部环境中一切有利、不利的因素。墙上红砖凿除后留下深刻的漏窗,花园内的锦绣不小心就钻出来,其欲拒还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空间趣味颇具诱惑力。进入墙内,巡回式的路径配合锈蚀钢板的栽植池也很好的渠化了通行道路,被抬起的植物也更容易进入游客视野。植物基调上以自然、观赏草打造朴素风格;这个时节色彩特征以黄色为主调,通过金鸡菊、宿根天人菊、火炬花等组成;紫色为辅调,通过毛地黄钓钟柳、山桃草、蓝盆花完成。
北京林业大学师生作品:大地的拥抱
隆起的地形重新划分空间
空间中心是一座给小朋友玩的蹦床
专家排排走过地形
大地的拥抱利用地形的围合作用在场地四周展开洄游通道,其目的是通过这些地形将空间重新组织,让游客有一种寻找、探索、发现的体验。整个地形的处理可以说是此项目的重中之重:这些微小地形的脊线要均匀、光滑但有力地起伏,要和地面形成一种张力,一种韧性。由于地形的原因,花园的栽植只能在“谷地”完成,所以种植的整体感或许会变弱。从当下植物效果来看金鸡菊、松果菊和观赏草是角落栽植的重点。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作品:屋里屋外
这个设计如同搭建话剧舞台似的将室内的梳妆台、门等片段与室外家具组合在同一个画面中,是一种注重戏剧化效果或者空间片段展示的设计思路。在这样的思路下,每一个空间并不需要按照真实场景去营造,也不需要真正符合功能的路径关联。回到花园本身,设计师为它创造了一个以木本材料为主的背景,并给于它们色彩的强化,所以整个花园可以形成整体上比较丰富的绿色背景。进而加入一些草本植物去创造局部亮点:比如主空间的八仙花、树荫下的火炬花、藤架周围的蓍草等。
浙江农林大学师生作品:对话自然
这应该是本次大学生花园设计竞赛使用构筑物最多的一个作品了。防锈漆色的构件非常复杂,作品的统一感就来源于这复杂构件中的规律。设计遵循着一定的模数、一定秩序的计算:构件由墙体变为框架,由框架变为方块,这些方块有的是代表机械、人工的标准立方体,有的是代表自然的植物组块。对立统一的冲突融合在设计中,但这种张力并不容易被察觉,游赏者更容易被空间的趣味所吸引。此花园的种植也受到模数规律的影响而变成矛盾体,既想表达自然又受限于网格式的框架,半边莲、矮牵牛、金鸡菊、千屈菜、月季等形成了高度错落的斑块。
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学生作品:ThroughtheLookingGlass
利用反射在花园里创造一种虚幻的世界,其实并不算新鲜。但它所创造出的真实感受却令人欲罢不能:空间的奇趣特征+镜像的真实与扭曲+藏在盒子中的植物,给人不少错觉。此花园的铺装也非常有趣:使用碎块化的混凝土和砾石完成了割裂的模数和质朴的肌理,不少草本植物从这些裂缝里坚强地钻出来,给了地面不少生命力。对于植物的处理来说稍显低调:不少植物被封闭在镜面盒子中,不知所踪。
七个园子七种风格,都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与创造力,在这一层面上,每一个园子都是优秀的,没有分数的高低。而在真实景观效果的把控能力上学生设计师的稚嫩毋庸置疑。设计到落地实施应该是设想的美好到真实的美好的一次历程,同样也是对每一位执笔设计师的挑战,我们只有做到无畏挑战、谨慎迎战、用心作战才能对得起每一分土地,无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