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睹为快华建集团助力年世园会上

祥云献瑞

雨润万物

4月29日至10月7日,年世园会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这是世界最高级别的A1类园艺博览会,也是继年昆明世园会、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的国际性博览会,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院)承接了世园会上海园的设计重任。

上海园位于世园会中华园艺展示区华东组团C30展位,面积约平方米。展园以“祥云”为主题,通过景观园艺手段表达“祥云献瑞,雨润万物”的愿景,代表了对于祖国的祝福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园分为云阶、云影、云裳、云岗、云巢、云坞六大分区。在展示园艺成就的同时,也展示着上海独特的海派园林文化和地方特色。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城市文化的发祥地,作为近代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上海这个长江出海口的城市文化在被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着,共同发展着。既吸收了传统园林诗意山水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现代园林的布局特色,呈现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海派园林文化。

年世园会效果图

上海园总平面图

形式上,海派园林不过分追求形式风格,以西方现代园林为主,在满足功能布局要求前提下,追求多元化的园林形式;空间上,海派园林讲究空间的复合利用,地面绿化与空间绿化相结合的模式,同时还创造性运用垂直绿化,悬挂绿化,栏杆绿化等特色绿化形式;地形上,海派园林讲究连绵起伏,高低有致,山水结合,路随峰转,丰富多样的景致;绿化种植上,海派园林讲究复合种植结构,四季效果,注重生态群落的构建;建筑小品上,海派园林讲究形式现代,充分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大量运用声光电新技术。

云巢夜景效果

总体布局

祥云园总体布局满足展会园林的游览需要,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从密闭到开敞、从室外到室内、从自然到人工、从平面到立体的各种特色景观空间。游线方面,为游客准备了地面、空中云桥和云涧堑道三个不同标高的游园路线,使游客能从不同观景高程来体味园林园艺的美,仿佛被花海美景所包围,给予参观者以丰富的游园体验。

云巢与云桥形成视觉焦点

园中有两个最大的建构筑物小品,一个是处于全园视觉焦点的“云巢”,一个是抬高观赏游线的“云桥”,两个建构筑物运用了建筑设计和工程做法中的参数化设计以及装配式施工工艺,节省了造价,加快了工期,提高了建造精度。

云巢建设过程中实景及云巢桥实景图

灵感源自绘画艺术,打造多质感植物造景

从绘画艺术中获取灵感,借鉴“晕染”、“泼墨”、“点彩”、“涂抹”、“枯笔”等技巧来表现不同质感的地被植物造景。同时,充分利用上海新培育的新优园艺品种,利用花期的不同形成区域集中,花期连绵的特色种植组团。以骨干乔木作为群落核心,形成九大特色植物展示区,成为全园的核心亮点。另外,还充分运用垂直绿化技术,将上海最引人入胜的浦江两岸天际线用绿植的形式展示给游客,既体现了上海的城市符号,又表现了过去与现在,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对话和交融。同时,在室内区域和室外栏杆,利用了多肉类的墙面展示与悬挂绿化丰富了室内空间和游览趣味,展示了上海的特色绿化种植技术。入口处的点睛的造型油松,参考了古典园林中的案几上的盆景效果,与园中的现代园艺的花镜地被观赏草等和谐统一,体现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交融。

垂直绿化实景图

核心亮点:9大特色植物展示区

全园以上中层乔木围合分割空间,主要用适合北京当地的植物品种,诸如白皮松、蒙古栎、白桦、悬铃木、丁香、垂柳、松柏类等。主要的效果表现以开花、色叶地被和组合花镜和观赏草类为主。结合主题演绎,全园分成了以蕨类植物为特色的荫生植物区、旱生植物为特色的岩生植物区、鸢尾菖蒲为特色的鸢尾专类园、芳香植物为特色的香草园、生长强健适应性强的观赏草为特色的观赏草展示园、以水中乔木为特色的水上森林园、以宿根花卉为特色花境展示园、以立面种植为特色的垂直绿化展示园以及以家庭园艺为特色的阳台植物园等九个特色展示园。

云阶区域

云阶区域是全园入口,热烈的气氛和夺目的色彩是其主要表达手段。台阶中央的云朵状的花坛运用了模纹花坛的形式,主要用的是红色和樱桃粉色的何氏凤仙勾勒出中国传统的云纹图案,在入口处进行点题。两侧的高大悬铃木下用经典的暖色系组合式花镜,色彩鲜艳热烈。主要运用品种有:毛地黄、大花飞燕草、藿香蓟、火炬花“芒果棒冰”、飞燕草、羽扇豆。宿根、球根花卉:大滨菊、金鸡菊、大花月季、落新妇、山桃草、蓍草、金雀花、宿根鼠尾草等。在视线对焦处用一株造型优美的油松来作为对景收头。

在造型油松背后的花瀑区域不仅是云阶区域的另一个重点,也是全园的一个视觉焦点。为用花卉完美表达倾泻云瀑的概念,我们选用了大花绣球作为勾边,主要的区域运用了深粉色的欧洲月季,使得花瀑基本上花开不败。

云阶入口效果图

云阶入口施工过程中实景图

云裳区域

云裳区域集中了三个主要的专类园:岩石园,香草园和特色观赏草花镜。整片区域以蓝色和白色等的冷色系地被为主打,体现“天空之镜”的效果。

其中岩石园大约平方米左右,以少量柏树:蓝冰柏、蓝剑柏等,彩色柏树为背景骨架。下层模拟高山冷凉气候生境下坚强生长的岩生植物及袖珍状的针叶花灌木,植物色彩主要以冷色调为主,应用少量的暖色系植物进行调色。主要运用植物有,上层骨架树种:蓝冰柏、蓝剑柏、铅笔柏、黄金海岸刺柏、花叶香桃木等,下层主要植物:“蓝色忧郁”荆芥、“小尖塔”滨藜叶分药花、“蓝山”林荫鼠尾草、“罗伯特”千屈菜、“芒果棒冰”火炬花、“达尔文之蓝”婆婆纳、“伊芙琳”长叶婆婆纳、棉毛水苏、三七景天、“秋之喜”景天等等。

香草园和观赏草花镜与岩石园相互穿插,观赏草花镜靠外围,成为竖向上的穿插植物和背景植物,主要运用有:“晨光”芒、东方狼尾草、“山纳多”柳枝稷、“先知”草芦、“斑叶”芒、“探索”蓝羊茅、花叶蒲苇、新西兰青铜、粉边亚麻、小兔子狼尾草、金边软叶丝兰等。

整个云裳区域与全园视觉焦点云巢形成一南一北两处最大的景点,云巢体现人工的技术美和雕塑感,而云裳体现自然的粗犷美和野趣美,互为对景,互为反差,增强了全园的观赏趣味。

云裳效果图

云裳花镜实景图

云岗区域

云岗区域是全园竖向高差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云岗有着最高的地形(云桥),最低的谷地(云涧)和最复杂的游线。全区的主打植物是落新妇和矾根,希望用粉红粉白氤氲一片的落新妇在主观赏面能给游客一种用花海托起云桥的观感。而各色矾根在云桥蜿蜒处近景体现缤纷的色彩。

另外还有一根下穿的云涧,两侧以大面积的垂直绿化为特色,用彩叶草,矾根,小叶栀子等勾勒出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天际线,体现上海的城市特征。

云桥效果图

云桥实景图

云巢区域

云巢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其雕塑般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壳体和杆件给人一种人工美感,其象征着上海高度发达的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而云桥、云涧和地面的三条游线汇聚于此,象征着上海对于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壳体内部代表着城市中的室内空间。对于这个空间,绿植用垂直绿化和悬挂绿化来表现,象征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不占用空间的同时,柔化了内部的立面观感。壳体空间中悬挂了八个大小不一的花球,丰富了空间的色彩,激活了游客的情绪。在游客通行的楼梯挡墙上,用多肉类植物拼图相框和墙面彩绘丰富了内部空间观感和游览趣味。

云巢效果图

云巢实景图

云影区域

云影区域是全园的中心区域,以镜面水体作为连接各区域的纽带,云影区域中有两处特色植物展区,一处是在云坞边的鸢尾园,一处是在云阶边的湿地花镜。鸢尾园主要用鸢尾、射干、菖蒲等体现鸢尾科植物独特的姿态以及群植的群体美。而湿地花镜位于水上森林景点,此处道路与水体落差较大,运用挺水植物和两栖植物营造滨水主题的花镜,高大的如美人蕉、大花泽泻、落新妇、花叶芦竹、鳞毛蕨等模糊了高差,形成错落层次的立面观感,成为游线结束之前最后的一个亮点。

全园虽小但内容丰富,多彩的植物颜色,多样的表现方式,多种的植物展现无一不体现着上海当代海派园艺的特色和发展成就。景观设计的初衷不仅是展示植物园艺,更是用园艺植物来塑造空间的表情,营造空间的特色。祥云园不仅在展会时为游客提供一个印象深刻的城市展园,展会后也为北京留下一个烙有深深上海特色印记的都市庭院。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上海园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时间:年10月

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设计单位:

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项目总负责:应博华

技术总负责:赖虹

设计总负责:施皓、陈敏

主创设计师:王庆

设计团队:

杨凌晨、邱继瑾、黄佳凌、王雨晨、刘丽、徐欣、汤凤娟、陈治如、卫品佑、邱晨露、钱栋、李星桥、郁超、费景波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zp/5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