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与岩石园详解

辰山是松江九峰之一,因“位于辰次”(即在“云间九峰”东南方),故名。本名秀林山,唐天宝六年(年)更名细林山,又传说有神仙寄迹山中,也称神山。明清以来,多称辰山。辰山采石坑属人工采矿遗迹,20世纪始采石至80年代中期止,南坡半座山已被削去。

为保护矿山遗迹,进行地质路与植物园相连。在辰山植物园整体规划中,矿坑花园定位为:建造一个精致的特色花园,项目主题是修复式花园。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地坪及山崖的改造,形成以个别园景树、低矮灌木和宿根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构造景色精美、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花园。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景观VS设计学中心承接了西矿坑花园设计工作。

辰山山体东西长约米,南北长约米,相对高程约72米,坡度较缓。辰山岩石主要为火山熔岩,地质构造简单。西侧矿坑花园总面积约4.26公顷,由四层级构成:山体、台地、平台和深潭。其中,山体表面风化严重,无明显纹理、凸凹及裂纹,立面有矩形通风口;台地植被茂盛;平台为采石留下的断面,地势较平,边缘有水杉林;深潭面积1公顷左右,与平台层高差约52米,水面在地平面以下20多米,水深20多米。

作为辰山植物园核心区,矿坑花园独特的空间形态决定了它将成为该区域视觉中心。

北侧界面——山体较平整,无层次、纹理与凸凹及裂纹,呈深灰色,一些层岩截断面可加深皴层,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

东侧界面——体立壁直接延伸至水底,采石留下的断面较平整,无明显裂、皴纹,上部岩石风化较严重,呈深灰色;下部呈浅灰色,形成对比。靠南水中长着榆树,平添一份生机。

西侧界面——断面错位,有前后层次,形态趋近于皴纹,风化较弱,土层较厚,先锋植被繁茂,西侧立面视觉和生态景观较佳。

辰山植物园是一个风景区尺度的植物园,矿坑花园是在此背景下的一个园中园,又具有自身强烈的后工业遗址特征。设计具特殊性,有下述原则。

采取最小干预原则,提高景观质量。即尽量保持其具有石质质感的自然风貌,采用“减法”设计手段,尽量避免人工痕迹,用锈钢板墙、毛石荒料来表达曾经有过的工业时代气息。

设计立意源于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山水条件,布置瀑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晤。同时利用山体皴纹,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与意境。嘉庆府志载,辰山“十景”:洞口春云、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甘白山泉、五友奇石、素翁仙冢、丹井灵源、崇真晓钟、义士古碑和晚香遗址。在设计中,对符合意境的,也有所表达。

整个花园做了种植、花境设计。种植设计以空间结构为基础,以精细质感为诉求,植物材料满足植物园展示、科教功能,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花境设计选择Jekyll作参照,园内预计种植l多种花卉,能分区大类的约种。

(1)平台区

以现状水杉林为基础,扩大种植,作为与其它花园之间的分区屏障。主入口处设置点景物(表达工业制造的流水石雕),蛇形墙作为导人空间吸引游人向前。区内以镜湖为中心,作为主要观景、游览空间。望花台位于镜湖南侧,为植物景观空间核心。镜湖深潭区加装游览栈道,但游人容量有限,故在潭区上方平台区增加一个类三角形水池,通过反映周边物体将周边环境与人联系起来,迥异于任意两种不同材质的连接效果。镜湖有足够的吸引力把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yz/9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