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展览是植物材料布置和观赏活动常用的手法,集中展示了各种花卉形态特征,栽培水平,造型技艺和园林艺术。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在世界园林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每年各个古典园林都进行不同类型的花卉展览,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一种赏花形式,对其花卉展览的研究可为今后同类型,在有限空间进行的花卉展览设计提供借鉴。
苏州古典园林花卉展览设计概述从魏晋南北朝时已出现以花卉为主要内容,布置供人观赏的花事活动,展出的植物材料多为我国传统名花,如牡丹,山茶,菊花,梅花和荷花等,帝王在宫苑中集中种植大量的名贵品种,展览规模小,形式简单,可以视为古典园林花卉展览的雏形。宋代人们开始考虑花卉展览的选址,布置手法,栽植材料等,并设计不同的展览分区和主题植物,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花卉展览。
到了明清时期花卉展览日趋成熟,植物景观的设计因地制宜,与厅,亭,廊,榭等建筑形式结合,并应用了园林艺术的手法突出展览主题。
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现保存完整的60多处,对外开放的19处,占地面积均不大,汇合了建筑,绘画,雕刻,堆山叠石,花木盆景和诗词楹联等艺术形式。苏州古典园林延承了我国传统的花卉展览活动,每年各个古典园林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主题花卉展览(表1),展出传统名木佳卉,与传统花卉文化相呼应,丰富园林植物景观。
(表1)苏州古典园林花展主题及地点
展出地点
展出主题
拙政园
迎春精品花果盆景展,荷花展,杜鹃花展,反季菊花展
留园
迎春时令花展,艺术插花展,牡丹花展,山茶花展
狮子林
五一传统插花展,十一传统插花展,迎春梅展
怡园
水仙花展
沧浪亭
兰花展
虎丘
艺术花会
苏州古典园林的花卉展览具有4个特点:(1)展出主题花卉均为我国传统名花卉包括了10种传统名花中的8种,而插花、盆景均为传统的花卉应用形式,与苏州古典园林的场地特征联系紧密;
(2)不同古典园林形成自身的展出特色,如拙政园的杜鹃,留园的山茶,狮子林的梅花,沧浪亭的兰花;
(3)花卉展览考虑了不同时节赏花活动的需求,如春季的杜鹃、牡丹,夏季的荷花,秋季的菊花,冬季的山茶、梅,同时利用园林内建筑空间,延长花展举办的时间,丰富了展出种类,如留园的时令花卉展,在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涵碧山房室内展出了留园特色花卉山茶;
(4)花卉展览与节日相结合,使游人逛园林,赏花木,贺节庆,烘托出节日喜庆的氛围。如年春节期间,留园举办了第3届茶花展及第14届春节时令花展,展出了花卉余盆,主要有山茶、牡丹、喇叭水仙、杜鹃、大花蕙兰和蝴蝶兰等,在入口等重点景点处布置了插花、珍贵山茶品种。同期举办了拙政园迎春精品花果盆景展,展出了特色观果盆栽、苏派劈梅盆景等。而狮子林的“迎春梅展”,利用温度控制花期,展出不同造型和品种的梅花盆栽。
拙政园花卉展览设计布置浅析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也是保留至今最完整,最典型的文人写意派山水宅第园。拙政园的主题花卉展览有迎春精品花果盆景展,荷花展,杜鹃花展,反季菊花展。
场地规划拙政园平面布局以水为主,通过廊墙的分割大致可分为东,中,西及园林博物馆4个部分。其花卉展览的场地规划考虑了不同空间环境特征,因地制宜。东部以平岗草地,曲水竹坞为特色,建筑较少,作为花卉展览设计布展的主要室外空间,以山水作为骨架,场地现有植物群落作为背景,将花卉展览的景点布局与古典园林现有景点与游览路线综合考虑,在重要节点布置花卉景点,节点之间结合环境特点布置花带、花丛、花坛,或摆设盆花,或悬吊花篮,注重点线面结合。中西部布局以水体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在远香堂,见山楼,留听阁,十八曼陀罗馆等建筑室内布置花卉的精品和珍品,花卉布展综合运用了室内外空间。
以杜鹃花展为例分析拙政园花卉展览的场地规划方法,杜鹃花展是拙政园的传统特色花卉展览活动项目,也是每年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展览的室外展示主要在东部进行,利用了东部建筑较少,植物群落类型为乔木+草坪形成的林下空间,共设计了6个景点节点(图1)。6个节点结合游览路线布局,以拙政园入口的“闲庭春早”为序幕,兰雪堂北侧围绕缀云峰设计的“流霞缀云”为承接,天泉亭南侧的“繁香坞”,“粉墙花影”为转折,到天泉亭北侧的“林泉山居”进入高潮,同时以放眼亭南侧的“枫林雅境”作为为呼应。节点间以植物群落下层栽植的毛白杜鹃,摆放的盆花,悬吊花篮连接。在中西部,利用建筑厅堂的室内空间,布展杜鹃花盆栽的精品珍品。
(图1)年拙政园杜鹃花展景观节点设计布局
注:1-6均为景观节点
1闲庭春早,2流霞缀云,3粉墙花影,4枫林雅境,5林泉山居,6繁香坞
设计手法古典园林的主题花展属于观赏性花展兼具科普功能,利用主题花卉和辅助植物材料表达设计立意。其景点的节点设计主要有2种思路:
(1)微形自然山水园的写实景观,利用建筑,小品,山石和植物材料构成反映某一主题的综合景观;
(2)以某一要素为构景主体,搭配植物材料。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古典园林山水骨架,和场地现有植物群落相结合,通过主题花卉和辅助植物种类与品种形态,色彩,高度的差异性,形成空间层次变化。
以拙政园年杜鹃花展为例分析具体设计手法(图1的6个景观节点)。入口是给游人的第一印象,花卉展览应作重点布置。拙政园入口庭院以白墙为背景,以太湖石堆叠自然式种植池,内置景石,上层种植黑松。杜鹃花展期间,围绕种植池设计了临时性花坛,种植池中布置了仿苏州古典园林花窗的铁制小品。花坛应用盆栽毛白杜鹃,比利时杜鹃点明花展主题,同时应用了染料木,三角梅,玛格丽特菊,金鱼草,四季秋海棠等,渲染了一幅闲庭春早的画面。
年杜鹃花展入口“闲庭春早”节点设计
“流霞缀云”利用了古典园林中湖石和植物群落构成的障景景观设计。兰雪堂北侧为缀云峰,周围种植的榔榆,朴树等乔木形成了半荫的环境,林下种植有毛白杜鹃,木本绣球,构骨,络石。花展在靠近湖石摆放了毛白杜鹃,沿园路布置比利时杜鹃。比利时杜鹃花期早于毛白杜鹃,延长了节点的整体观赏期,木本绣球与毛白杜鹃同时开花,形成色彩的对比。
年杜鹃花展“流霞缀云”节点设计
天泉亭为靠近拙政园出口的重檐八角亭,是杜鹃花展设计最重要的节点,其周围设计了3个独立景点,景点间各具特色的同时通过植物材料相互呼应。南侧的“繁香坞”,“粉墙花影”是花展的转折节点设计,均以具有古典园林风格的小品作为主要视觉要素,以草本花卉形成色块,以杜鹃盆栽体现主题。“繁香坞”位于天泉亭东南侧草坪,草坪植物群落上层为香樟,梧桐,枫杨,形成疏林草地的群落结构。景点以竹制游廊和建筑为主要视觉元素,同时设计了磨盘、碎石结合的园路,木质平台,使游人可以走入花丛中,并做短暂的休憩。植物景观以花岛的形式呈现,园路东侧乔木下布置了盆栽毛白杜鹃,西侧则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为主,呈团块状或带状布置于花岛中,草本花卉带营养钵埋入土壤中。游廊内悬挂有组合盆栽吊篮。天泉亭西南侧草坪植物群落为银杏-紫薇+石榴,沿群落的林缘线设计了“粉墙花影”节点,以木质景墙为视觉元素,景墙上应用了苏州古典园林景观元素空窗,景墙顶端设计了种植槽,种植了不同叶色矾根品种和花叶酢酱草品种。景墙背景为盆栽毛白杜鹃,前景设计了草本花卉组合的花岛形式。
年杜鹃花展“繁花坞”节点设计
年杜鹃花展“粉墙花影”节点设计
“林泉山居”为杜鹃花展的高潮节点,采用了微形自然山水园写实景观的设计手法,占地面积最大,使用杜鹃花数量最多,配合植物材料种类最多。场地植物群落为枫杨-毛白杜鹃,在草坪上布置了建筑竹构架茅草屋,置石和植物材料构成山野杜鹃花山花烂漫的综合景观。与前几届杜鹃花展的布展不同,年增加了游人的体验式设计,碎石和磨盘园路使游人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最佳视觉角度的木平台设计提供了游人拍照站立位置,减少了踩踏现象。通过园路将场地划分不同的绿块,团块状种植草本花卉,不同高度小灌木形成了立面高度的变化,除了观花植物,彩叶杞柳、金叶假连翘、小丑火棘、花叶薄荷,花叶锦带,花叶香桃木等彩叶植物带来了色彩的跳跃。置石边种植了观赏草。主题植物毛白杜鹃,在茅草屋后大量布置盆栽,形成了花海,在团块种植的草本植物中点状放置。
年杜鹃花展“林泉山居”节点设计
“枫林雅境”简洁设计,利用了古典园林的湖石花台布展主题花卉。沿兰雪堂西侧园路至放眼亭,园路有一个放大的节点,中间为湖石堆叠花台,种植了三角枫桩景,周围摆放盆栽比利时杜鹃。园路一侧植物群落为香樟-红枫,沿林缘线,带状布置了毛白杜鹃,比利时杜鹃和矮牵牛,红枫的色叶与毛白杜鹃的花色相互映衬。
年杜鹃花展“枫林雅境”节点设计
远香堂是杜鹃花展应用的主要室内空间,建筑门口对植摆放盆栽毛白杜鹃,利用厅堂内的家具陈设,展示了杜鹃花的栽培、造型技艺,如株型如悬崖,通过嫁接一株多花色的杜鹃,同时还有杜鹃花中的珍品,如花色黄、绿的品种。拓展游览空间,开辟游客通道,花卉展示集中在厅堂两侧,给游客带来与花卉面对面的观赏效果。此外,十八曼陀罗馆,留听阁也摆放了色彩鲜艳的杜鹃花盆栽,西部的盆景园中亦有大型杜鹃花盆景,不同的点呼应了杜鹃花展的主题。
年杜鹃花展远香堂室内布展
拙政园主题花展基本以上述位置进行景观节点的设计,以层次分明的乔灌木群落作为背景,因地借景,与布置环境协调,巧妙利用场地环境条件进行设计,结合不同主题花卉的特点进行布展,杜鹃花展和荷花展均利用了湖石种植池进行花坛设计。茅草屋为保留小品,多次花展连续使用,通过不同设计立意使景观产生变化。节点设计注意了主题植物与其它景物的主次之分,使整体构图自然平衡,具有前后层次的景深变化,各要素有机穿插组织,植物材料合理种植搭配。
拙政园不同主题花展入口设计
相同视觉要素的不同主题花展景观设计
材料应用古典园林花卉展览的材料应用包括植物材料和园林小品材料。不同的设计灵感带来设计手法的变换与更新,影响到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植物材料中主题植物多为我国传统花卉,这些种类具有较多品种,在花期,花色,花形等观赏特性丰富。拙政园花展的主题植物为杜鹃花科花卉,荷花和菊花,还有针对特定应用形式的主题类型,如迎春精品花果盆景展。如杜鹃花展,主题植物有植物群落中片植的毛白杜鹃,有花展期间临时摆放的盆栽毛白杜鹃,比利时杜鹃,还有一些珍奇的杜鹃花品种,如开黄,绿色花的盆栽杜鹃,栽培技艺突出的造型杜鹃,如悬崖形,通过嫁接一株多花色。材料选择比例要得当,围绕主题合理布局,主题植物应在用量和体量具有优势。
根据设计意图,围绕景点主题,选择配合植物材料,利用草,木本花卉种类和品种的丰富性,色彩和植株高矮造景,带来空间层次变化的观赏效果,烘托主题植物。
拙政园花卉展览通过草本花卉的团块栽植,形成景观的色彩基底。年杜鹃花展期间,用到临时布展植物材料共计33种(表2)。植物材料以观花为主,草本花卉种类居多。小乔木、灌木的应用丰富了景观的空间层次,彩叶杞柳,花叶香桃木,花叶锦带等彩叶植物的应用产生了色彩的跃动。花形奇特的华北蓝盆花,多叶羽扇豆,风铃草等使游客兴趣盎然。应用了少量苏州地区室内花卉,如铁线蕨,三角梅等。观赏草仅1种,与置石搭配。一些新优种类或品种也出现在本次花卉展览中,如日本红枫‘蝴蝶’,水杨梅,矾根,华北蓝盆花。植物材料考虑展出地点环境特点,充分发挥花卉材料观赏特性,满足其生态习性的需求。多种植物材料根据色彩,高矮,习性组合种植,悬挂吊篮采用了组合盆栽形式。
表2年拙政园杜鹃花展应用植物材料表
类型
植物名称
小乔木,灌木
毛白杜鹃,比利时杜鹃,染料木,地中海荚迷,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彩叶杞柳,花叶香桃木,小丑火棘,滨柃,日本红枫‘蝴蝶’
藤本
常春藤
一二年生花卉
角堇,四季秋海棠,矮牵牛,毛地黄,蛾蝶花
玛格丽特菊,花叶薄荷,翠雀,风铃草,杂种耧斗菜,美女樱,矾根,花叶酢浆草,水杨梅,多叶羽扇豆,华北蓝盆花
室内花卉
马蹄莲,铁线蕨,金叶假连翘,三角梅
观赏草
羽绒狼尾草
年拙政园杜鹃花展为3月28日至5月8日,持续时间长,对于花期时间短的植物材料需要进行更换,如图所示,花展期间入口杜鹃花早花品种和晚花品种,翠雀和金鱼草间进行了替换。
年拙政园杜鹃花展入口景观植物材料更换
园林小品材料也应围绕花卉展览主题设计,彰显地方民俗,民风的文化符号,形成醒目的视觉要素,拙政园花卉展览中用到了景墙,折扇,花窗,簸箕,木桥等富有苏州特色的元素,表达了苏州区域文化特色。
此外,花卉展览可与游人创意体验性活动。例如拙政园在杜鹃花展期间,在听雨轩重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精致慢生活,包括茶会、雅乐、拓碑、传统手工艺、经典现场读书会等,同时设计游园私人定制,让游客在游览园林美景,享受花卉展览的同时感受园林文化在生活中的意趣情致。
结语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的一张名片,其花展与专业花展不同,更多地面向大众,以植物造景为主,同时兼具科普功能,应注重景点布局,对古典园林有限空间的利用,挖掘我国传统花文化,展现传统花卉的意境美。其场地规划和设计应考虑展出地点的环境特点,充分发挥花卉材料观赏特性,满足其生态习性,设计合理的种植密度。
对古典园林的花展设计应激发创意灵感,在设计手法推陈出新,在主题植物延续的前提下,通过不同设计形式和材料应用,使每年花卉展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作为主题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园林自身特点和历史文脉,如拙政园景点中与“荷”有关的包括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留听阁,其水面栽植了荷花,而拙政园的碗莲栽植具有优势,荷花展就有效地体现了拙政园特色。
古典园林花展兼具科普功能,对于花卉种类建议制作标志牌,花卉名称应准确,同时制作景点宣传牌,对景点设计理念介绍,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获取更多资讯
了解园林动态
分享趣事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