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鉴赏▍
Rehmanniaglutinosa
地黄
植物名片
中文名:地黄
学名:Rehmanniaglutinosa
分类地位:唇形目玄参科地黄属
校园分布:广布
地理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华中等地
花期:4-7月
识别特征
株植株高达30厘米,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
根茎植株高达30厘米,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腺毛;
花花序上升或弯曲,在茎顶部略排成总状花序,或全部单生叶腋;花萼密被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花冠筒多少弓曲,裂片5,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长柔毛;雄蕊4,药室长圆形,基部叉开;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1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
果蒴果卵圆形或长卵圆形。
图1地黄全株形态
图2示块根
图3示花序
图4示花冠和雄蕊
图5花纵剖,示二强雄蕊
图6示蒴果
古籍记载
///
《神农本草经》
地黄以根茎入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干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尔雅翼》宋罗愿
“生者以水试之,浮者名天黄,半沉半浮者名人黄,沉者名地黄。以沉者为良。”古代用密度来区分地黄的品质,下沉者质量为上乘。古称地黄为“芐”,就是取“草药之下沉者”之意。
《齐民要术》
“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别器盛。更捣滓,使极熟,又以灰汁和之,如薄粥,泻入不渝釜中,煮生绢。数回转使匀,举看有盛水袋子,便是绢熟。抒出,着盆中,寻绎舒张。少时,捩出,净搌去滓。晒极干。以别绢滤白淳汁,和热抒出,更就盆染之,急舒展令匀。汁冷,捩出,曝干,则成矣。”是为“染御黄法”。
《地黄》苏轼
苏轼晚年曾写道:“吾晚学道,血气误中老马矣,欲多食地黄。”又赋诗《地黄》:
地黄饷老马,可使光鉴人。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
新种
黄花地黄
///
学名
Rehmanniachrysantha
校园分布
南区23号楼南侧
“Chrysantha”意为“金黄色的”,很多我们熟悉的开金色花朵的植物都带有这个种加词,如金花猕猴桃(Actinidiachrysantha)、皱果蛇莓(Duchesneachrysantha)、金花忍冬(Lonicerachrysantha)等。
地黄和毛地黄
庭院+药用植物
///
植物名片
中文名:毛地黄
学名:Digitalispurpurea
分类地位:唇形目玄参科毛地黄属
毛地黄与地黄同在玄参科,两种植物均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地黄自不必说,“黑如漆、亮如油、甘如饴”的熟地黄,自古沿用至今,是我们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的原料。地黄的块根和叶中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类,此外尚有紫罗兰酮类、苯乙醇苷类、三萜类、黄酮类等,对人体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显著作用。
毛地黄中提取的药物地高辛(Digoxin)具有强心功效。自年英国植物学家兼医生WilliamWithering发现洋地黄类植物可以有效的治疗浮肿,毛地黄的临床应用已有多年的历史,从中分离出多种强心类固醇和强心甾苷,堪称是治疗心力衰竭历史最悠久的药物。
辨别
这两个名字相似的物种应该如何区分呢?很多人会从字面上,认为毛地黄与地黄相较被有更多绒毛;其实事实恰好相反,毛地黄全株更为光滑,“毛”其实是取“洋”的含义,因此“毛地黄”又称“洋地黄”。除此以外,毛地黄株形更为高大,在欧洲庭院中常见鸢尾和毛地黄一类挺拔花卉成排种植;且毛地黄的花朵排列密集,内面具有斑点。
-END-
每日一花·吴亦乐201154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