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说中医好8中草药,造就了全

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这位八十五岁的女性获得了这项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

一、抗疟药大部分是从草药是得到启发并提取的。

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年为研发抗疟疾药物,北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加入项目,屠呦呦任科研组长。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寻访老大夫总结实际经验等,汇总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包含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声名远扬的青蒿。

屠呦呦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细细翻查。最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几句话给了她启发,想到很有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于是改进提取方法,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在年10月4日,第次实验中,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于是青蒿素终于被发现。

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工作者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有机研究所和北京中药所的具体工作人员这期间做了大量反应,确定了青蒿素过氧的存在,也证明了过氧是青蒿素抗疟的活性基团;青蒿素的钠硼氢还原反应给青蒿素的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可能;青蒿素的碱处理反应为后来青蒿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了方法,

“青蒿是一种作为青蒿素来源的中药植物,用于生产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年3月12日,世卫组织在发表专著《青蒿种植与采集指南》的新闻稿中如是说。

金鸡纳树的来源则可追溯到17世纪。传说中,大约在年,西班牙驻秘鲁总督的夫人钱昶(Chinchn)伯爵患上一种发热病,秘鲁的印第安人送来一种由常绿树树皮磨成的粉末,她服用后奇迹般地康复了,伯爵夫人便将这种树皮引入欧洲;18世纪,为纪念伯爵夫人,瑞典博物学家林奈以她的名字正式命名这种树,即金鸡纳树。

疟疾对世界的危害实在太大,各地的科学家们开始致力于解开植物治疟的秘密。年,法国化学家皮埃尔-约瑟夫·佩尔蒂埃和约瑟夫-布莱梅·卡旺图合作,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但当时还不知道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年,德国化学家P·拉比推导出奎宁的化学结构式;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其学生威廉姆·冯·多恩合作,首次人工合成了奎宁,虽然他们的合成方法因昂贵而无法实现工业化,但这是有机化合合成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20世纪初,绝大多数奎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种植的金鸡纳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奎宁供应被切断,从而被迫开始研制奎宁的替代物或简化化合物。年,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汉斯·安德柴克博士研制出一个结构简化但药效依然很好的奎宁替代物——氯喹。之后,氯喹药物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尼西亚的植物被日本人控制,加之得不到德国生产的氯喹,在北非和南太平洋岛屿上作战的美国兵力受到疟疾的沉重打击,美国政府极为紧张。这时,他们从被俘获的印尼士兵身上搜到白色药片,美国科学家因此合成出氯喹。二战结束前,美国生产了几吨重的氯喹药物。

人类与疟疾的战斗可歌可泣,20世纪,4位科学家因与疟疾相关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强心药毛地黄制剂“西地兰”也是从草药是提取的。

我们再来看看强心药“西地兰”,它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是慢中医的草药产生的吧!而恰恰相反,强心药“西地兰”是从草药中提取出来的。

年英国有位医生威廉卫勒颖替一位病人诊治疾病,发现他的淤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于是把他送回家等死。不久之后,卫勒颖却听说有位民间治疗师用一把神秘的草药治好了那位病人,这种奇迹似的疗效令卫勒颖大感惊奇,决心把那些草药拿来研究一番。最后被他找出其中的主要成分——毛地黄。经过多次的实验之后,他发现这种开紫花的植物是一种很有效的强心剂,它可以增强心脏搏出血液的力量,并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液体,免得造成淤血现象。他同时发现,这种草药用量不当时,会引起致命的心律不齐症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此后的十年之中,他就努力不懈地做实验,想找出毛地黄的正确用量,以便用来治疗心力衰竭。最后他在年发表成果,将这种神奇的疗法告知同行。到了今天,由毛地黄提炼出来的洋地黄制剂(西地兰就是最常见的)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大功臣。卫勒颖医生也因为其杰出的贡献而名垂医史。

三、中医中草药是科学的。

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其他两位外国科学家分享了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用中草药治病并不科学的论调才开始消失。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七个年头,张功耀在网络上发表了《告别中医中药》一文,掀起了一场取缔中医的闹剧。他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中说,“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告别中医中药。”认为“中国古代无科学”,中医之所以不属于科学医学,就在于它的经验判断和理论陈述都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并联名要求取消中医学。诺贝尔奖是当代世界公认的卓越学术荣誉,当初张功耀等反中医人士凭着科学的名义,来反对中医中草药,是多么可笑的。

或许有人说,这些草药也是用西方科技的方法提取出来的,并不能说明草药的作用,是吗?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草药中没含有这些有利于人体作用的东西,科学再发达也不能从草药中创造出这些效果,你说是吗?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说:中医中草药是科学的,其方法也是我们的先贤用智慧总结出来的,我们不能丢掉!

(请各位朋友在评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9):经筋效佳千方奇,一招制敌百病离!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10):天地精华造就了中草药的神奇疗效!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11):凤阳方也是中医的遗产!

推荐阅读: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7):甘草善和天下药,一味尽解世上忧!

我为什么说中医好(3):身边的中草药,保你一生健康!

大医英烈传(5):大道至简!《本草纲目》流传后世定害人,其真实原因是。。。

大医英烈传之三:用药如用兵,其实医学与孙子兵法有很大关系!

医昭谈长寿小贴士(22)发酵食品三美味之二:不得酱不食!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互助论坛
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yz/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