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类药物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已经有余年的历史,它是治疗心衰和心律失常的主要有效药物之一。那么一提到洋地黄,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呢?反正小编的脑海里闪现的是经典考题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和处理。。
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洋地黄的历史丰富而有趣,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
首先小编摇身一变,
成为一位艺术家,
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面的两幅画作。
《向日葵》
《夜间的咖啡馆》
没错,这几幅画都是出自著名画家梵高先生之手,不知道大家看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反正在伪装艺术家的小编看来,总体视觉感受一个字:黄。。
这几幅作品都是梵高先生晚年的画作,看来他晚年似乎对黄色有特殊的偏好,他的调色板经常调着过多的黄色颜料,许多作品也都是黄色的。如第一幅画中的向日葵用黄色作主色并不足为奇,但整个画面都以鲜艳的黄色为基调(花瓶淡黄色、桌子和背景等均为黄色)实在令人费解,第二幅画中的咖啡馆也是整个画面大部分为黄色或棕黄色,梵老先生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个色彩呢?原来这和洋地黄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梵高
洋地黄
梵高一生贫困潦倒、性情怪僻,当时医生们给梵高作出的诊断有:癫痫症、躁狂症及精神分裂症等。而当时治疗该病症最常见的基本药物就是洋地黄(又名毛地黄),所以后人推测梵高极有可能使用过洋地黄。而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梵高曾经画过一幅他的医生手持一株毛地黄的肖像。
《加谢医生》
有图有真相阿!!!
尽管艺术评论家将这些特征归因于慢性太阳损伤、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病症,但是医学工作者根据这些事实认为这是因为梵高可能患有黄花病,(也就是现在俗称的黄视)。而黄花病主要是一种视觉偏黄症,主要表现是患此症病人看到的一切都呈黄色,甚至天空也是黄色或绿色的,还常看到各种颜色的晕环。人们在梵高晚期作品中确发现不少晕环,再结合他绘画中黄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推测这位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有可能是死于洋地黄中毒。但仍然是推测性的,并没有严格证明,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虽然过量饮用苦艾酒也是梵高作品中出现黄色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但由于这种酒与黄花病有关,所以认为更有可能是由于梵高患有癫痫,当时的常见做法是用洋地黄治疗癫痫。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对这位伟大画家的有趣猜测。
虽然洋地黄有很大的毒性,但是多年来它对心衰的治疗作用却不可小觑,而这要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医生。
威瑟林
洋地黄
威廉·威瑟林(WilliamWithering)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月球学会的会员,同时也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医生和著名的植物学家。在18世纪他对现代心血管医学有着卓越的贡献。当时他并不知道毛地黄对心脏的诸多影响,但他在年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成功运用洋地黄治疗许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列举了几个洋地黄中毒的例子。威瑟林是第一个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情况做比较的医生,而且他还详细记录那些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威瑟林出版了一本关于毛地黄医学用途的书,其中毛地黄用于浮肿和其他疾病的实用评价可以被认为是医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他所的研究中汲取的经验在当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总结为:
1、从植物中提取药物的方法不一致会导致不同的临床效果。威瑟林发现,用不同的方法从毛地黄中提取洋地黄它们临床疗效也不一样。然而,在当今时代,许多从植物中制备的药物仍然存在方法不一致和随后的质量问题。
2、不同的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威瑟林注意到病人对洋地黄的不同反应,尽管他并不了解基本的药理学效应,如受体敏感性和药物配置的变化。
3、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一方面要密切评价疗效,另一方面也要北京中科医院坑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