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石植物园,没花,骗人!
昨天,我到园里花最多的地方转,一位三十几岁的女游客说:“这也没啥花呀,宣传还有很多花,骗人!哪赶上五一了”。
真的没花吗?这位女游客身处鼠尾草与百合花海中,鼠尾草1.5万平方米,百合花两万平方米,此时,正是宿根花卉盛开季,很多宿根花卉也在开。我不知道这位游客心目中的花是什么,百合、鼠尾草、蜀葵、牵牛、毛地黄,等等,这不算花?几万平方米的大花海里,没花!而且这山地的几万平米花海,视觉上能有平地几十万平米的效果呢。
英歌石植物园鼠尾草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鼠尾草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百合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百合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百合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百合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百合花海
六月份的花,赶不上“五一”期间的花!说对了!我表示绝大部分的赞同!“五一”期间的英歌石,百花齐放。芝樱、郁金香、花葱、牡丹、桃花、樱花、梅花、海棠花,哇,真是太多了。而且几乎所有的都漂亮的不得了。六月份真的赶不上“五一”期间。六月份,已进入夏季,你想让我弄出春天的那么多美丽的花,我真的只能说对不起了。我没办法做到,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也做不到,要么你试试看?我对那位女士说的一小部分表示不赞同,那就是春季只能看春季的花,夏季只能看夏季的花,你想在“五一”期间看百合,看这么漂亮的鼠尾草,恐怕不行。郁金香、芝樱看过了,看看百合、薰衣草、鼠尾草、月季,其实也挺好的。
英歌石植物园郁金香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芝樱花海
英歌石植物园牡丹园
英歌石植物园花葱园
英歌石植物园桃花园
至于那位女士说我们骗人,那我们就十分委屈了。我们只说我们有大面积的百合,鼠尾草,还有许多夏花,我们没说有郁金香、芝樱、桃花,我们也没说六月份的花比“五一”期间多,或接近“五一”期间的花量。并且,我知道这个期间的花量没有四、五月份及六月初多,我们把门票价格从六十元调降到三十元。调个角度说,你花三十元,想吃鲍鱼、海参、龙虾,那也不对呀!
这么点小破事,我唠叨半天,有意思吗?我的一位朋友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别理她!不行,这事我得理,我还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这件事,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它还关系到我们如何做园艺,做花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与价值标准。按照这位女士对植物园、花园的理解,不管什么时候,你都应该有大朵的花、奇特的花、鲜艳的花,大面积的花。其他的,在她的眼里那就不是花。美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马克思都说过同样的话。你的这个美,按那位女士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审美能力,那就是不美。专家眼中的“真”、“善”、“美”到了她眼睛里可能就变成了“假”、“恶”、“丑”,拿那些破东西来骗人。就像你到了动物园,只有鸡、鸭、鹅、狗、小兔子,小山羊,而没有大象、长颈鹿、老虎、狮子、熊猫,你一定认为没啥看的,没啥看就又演化成没动物。就像我的百合,鼠尾草不是花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特例,不代表绝大多数人的认识。这个看起来极端的例子背后,其实真的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或相当多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对园艺的认识,对花园的认识。代表着人类最高智慧的哲学搞了几千年,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到德国的黑格尔、马克思,从古代中国的孔子、老子,到后期的王阳明,现代的冯友兰,他们都在研究一个简单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即客观真实的世界,思维即我们的思想认识。存在,到底是啥样,思维到底能不能客观的反映或者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事真的太难了。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到底咋回事。所以就构成了我们这个由人组成的千奇百怪的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都自以为是,所以有了那么多纷争,世界才那么精彩。就像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事。英歌石植物园春季热热闹闹,夏季清幽安宁,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没有花了嘛。有人会说,老孙,你说错了,夏季太热。那么秋天呢,气候最宜人的九月份人最少,“十一”大长假七天入园人数还赶不上“五一”小长假一天的人数。因素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没花”。
更多的人没有像那位女士那么激烈,只是嘴上没说而已。很多事情你不能看他们(也包括你自己)嘴上怎么说的,关键还要看他们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三者合一才可信。难就难在人家怎么想的,我们只能去推理,判断,去猜。从哲学的角度看,一个人,一群人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也是客观的存在,你能正确的把握与认识吗?老难了!
我们有许多人以为自己很厉害,完全把握了搞园艺,做花园的基本规律。实际上那只是他们自己的认识,并不能代表他人对世界,对园艺,对花园的认识。那怎么办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不一定全对,但基本对:看一部电影的好坏,不是眼盯着银幕,而是眼盯着观众,看他们怎样的微笑、流泪、凝重、翻白眼或睡觉。盯着银幕的评价是你自己的评价,票房的评价是大家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