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个月是楼顶花园最繁忙的时间段,为什么呢?楼顶不是9月才收拾出来筹备改造的吗?对的,从9月起,清空楼顶、重新布局、配土、换盆、冬剪、育苗连续不断的让我少有闲暇。改造楼顶之最初目的是想要延伸生活空间,这一目的没有变。
我们一一来看,我做了些什么。
一、小苗换盆与压枝促笋。
在这之前我反复调整了盆土的配方,目前我用的原料为:
油沙土(百里洲镇特有的土质);
煤渣(工业用,一般在产业园能收集到);
腐熟有机肥(四处收集的牛粪,鸡粪,油饼渣我自己制作堆肥);
河沙;
谷壳与草木灰;
绿沸石;
花彩师月季土(含有大量颗粒进一步疏松土壤)。
今天全是干货
怎么压枝?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利用旁边的花盆,把需要压低的枝条抓下来用旁边的花盆底压住,压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能在脑海中想象到被压低的那棵在哭闹:疼疼疼!踩到踩到我了!(对,踩的就是你,叫你不听话~(#^.^#))
二、大苗冬剪与换盆
冬剪的要点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这棵模特是艺术泄露(ArtLeak),日本育种家培育的品种,不同于岛国一贯的纤细孱弱月季审美,这个品种抗病性格外优良,在去年一整年的(不打药)有机养护中表现出色。
12月份还在开花,这是它开花的样子,花大且艳,花瓣层数多,缺点是无香易垂头。
大苗的换盆要点:
1、不是每年都要换更大的盆,株型和花盆口径相应的匀称性更为重要。
2、除非根系有机械损伤,或者太长,轻易不必修剪根系。
3、有机肥不是只放在盆底,要充分拌土使用,当然你必须保证施用的有机肥是充分腐熟的。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会直接导致细菌滋生,死苗,小黑飞等一系列麻烦。
4、嫁接苗覆土至嫁接点下,扦插苗可以多盖土,但也不必太多,若土壤长期潮湿易导致黑杆。
三、嫁接
这些是已经嫁接好的实生根。采用的实生根蔷薇。
这些是扦插中的蔷薇杆和冬剪下来的几根月季杆。蔷薇杆可以采用先嫁接再扦插的方式,也可以先扦插生根,养好杆后再嫁接,我采用后者。去年春天扦插的蔷薇杆今年已经养好了,根系强劲,株型开展,我准备嫁接微月做成棒棒糖。
嫁接没有什么好说的,我也是初学者,不好班门弄斧,总的规律是:多练就能不断提升熟练度。
四、扦插与播种
用冬剪的枝条扦插不同于春秋两季,由于温度低,生根速度慢,但也因细菌不活跃等原因,成活率也能保证。新手可以试试。我已经点亮绿手指技能(骄傲脸),现在很少扦插,除非是特别喜欢或花友指定帮忙备份的才扦插几份。毕竟盆土还有养护精力实在有限。
我现在用穴盘分株的是11月播种的一批。去年秋季太忙,想秋播时已经太晚,最终只播了较为耐寒的毛地黄、冰岛虞美人、矢车菊等。
当然,我也买了一批穴盘苗自己带,毕竟我的还是这么小的苗苗,花期会晚。
买来的毛地黄已经在V9里住了。
去年毛地黄开花时获得爹娘的赞赏,他们笑说这花奇特,看着像芝麻花。说起这毛地黄播种也是奇了,我买的进口种子一粒也没有发芽,去年自己留的种子随手一撒,居然活下来少说几百株,分了一穴盘还剩很多。
这是羽扇豆,也叫鲁冰花,去年直接买的成品,小一加仑的盆卖18块钱一盆,抢劫哦!吃土的我买不起。
去年开花时长这样。孤植效果一般,要组合种植,尤其在早春月季还没长花骨朵的时候,它确实是一抹难得的亮色。
今年还有洋甘菊,匹菊,以及更多玛格丽特。
开花的时候再拍照来看~
五、其他植物的越冬身体检查
这是一盆去年自己播种的射干,公园里收的种荚,这个成活率太高了,又非常耐旱耐寒耐热不择土壤,几乎养不死。今年突然觉得这样的植物好可贵,于是终于给换了一个陶盆居住(在我家只有铁线莲和开花小乔木可以住高大上的陶盆),修剪掉黄叶和枯叶,又是一盆风景。它已经长出来好多新芽了。
银莲花已经发芽展叶。今年一共买了5个块根,长得像干瘪的山楂似的,催芽成功后移栽到一加仑盆里,拍照的是长得最快的一株,其他的还没展叶呢。
葡萄风信子已展叶,去年地栽的,今年盆栽试试。
开花还是很优美的,就是个子太过娇小。不同于郁金香,它没有扩繁出小球。开花是这样的。
洋桔梗大苗挂了,小苗还好,个个都很精神,不知何故。
检查芍药和大丽花块根
芍药我是直接放在外面过冬的,宜昌不算冷,蓄冷期担心不够长,轻轻地扒开表层土壤检查,红色的芽已经冒出来了,希望今年有花看,去年直接地栽没养好,今年秋天刨出来带在身边,日日照顾,希望花仙子早临。
大丽花分情况,洋大丽的块根我是用干燥的谷壳保存在室内,土大丽直接和芍药一样种下去放在室外。
六、照顾铁线莲
分为三步:换盆,修剪,盘支架
这些是大花铁和雀斑。都长了很多新芽,台子上见缝插针的摆着我的未分盆的微月金丝雀、狄安娜、雅典娜,还有矢车菊,更多玛格丽特。底下摆着橡皮树,去年在花店买的10块钱一小盆,有三颗,分开之后现在都居住在2加仑的盆里,叶片舒展,常年可赏。
这些是我的常绿铁,银币,月华,春早知。架子盘成地球仪的形状,够他们用几年了。
铁的修剪比月季简单,佛罗里达的不剪,如古也不剪,这俩都在地栽花园里。大花类的我全部都剪到芽苞饱满的地方,雀斑和常绿铁我都不剪。
七、堆肥
今年因为想要利用厨余,还有水果总是来不及吃坏掉很多,再就是弄来很多油饼渣和谷壳,木屑想要充分利用,就迈上了堆肥的不归路(划掉)。分明是环保小能手的金光大道!
混合EM菌后发酵速度会加快,要及时翻堆,添加水分,干掉之后发酵过程会中止。一次发酵成功的土壤里会留存大量的有益菌,可保留作为菌种使用,以后再堆肥就不必再次购买EM菌种。
判断发酵充分的依据是:闻之没有恶臭,只有发酵好的堆肥的清香;观之没有颗粒,堆肥是类似泥炭的松散结构;摸之没有升温,发酵好之后温度会逐渐下降至常温。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啦!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