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地希尼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点击收听(希尼朗诵)?

编者按

《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是希尼年出版的诗集,也是他的第一部诗集,他的成名作。希尼诗歌的绵密和精致风格在这一部诗集中得到了相当完美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希尼站在一个全新的立场上,运用精确的词汇、比喻和格律描绘出他所观察到的物体的质感,使得无形的感官世界获得了一种能见度。这种特色在同名的标题诗中便可见一斑。《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描述了一种长大成人丧失天真的怅惘历程。它生动地抒写了一个小孩经历的从童年时代的天真不羁过渡到成年时代的忧愁落寞的巨大情感落差。希尼用两段构建全诗,与小孩的变化相呼应。通过展示这种变化与教育和学习有关的事实,希尼无奈地向我们宣告这种天真向世故转变的不可避免性。可以说,希尼早期的所有诗歌创作才华在这首歌中已经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部诗集的发表使英国诗坛深刻感受到希尼诗歌的巨大冲击力,他向当时正过度沉迷在现代主义形式诗歌的藩篱中的批评家和读者重新展示了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浓郁的乡村诗歌的魅力。

选自《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

整年亚麻池在小镇的中心

溃脓;碧绿而昏倦的

亚麻已腐烂,被厚厚的草泥层压着。

每天它在惩罚的阳光下热得喘不过气来。

泡沫发出微弱的咕噜声,绿头蝇

在臭味的周围纺起响亮的声纱。

蜻蜓出没,斑蝶飞舞,

但最瞩目的是池岸阴影里

如堵塞的水般繁殖的蛙卵

那温暖而浓稠的黏液。这里,每逢春天

我就会给一个个果酱罐装满凝胶似的

斑卵,把它们排列在家里窗台上,

在学校架子上,然后等待和观察

直到发胖的斑卵爆破,成了灵活

游动的蝌蚪。沃尔丝老师会给我们讲

爹地蛙为什么称作牛蛙,

它怎样呱呱叫,妈咪蛙怎样

生下数百个小蛋,而这就是

蛙卵。你还可以用蛙来判断天气,

因为有阳光它们就变成黄色,一下雨

它们就变成褐色。

接着在一个炎烈的日子,当田野散发

草丛中牛粪的恶臭,愤怒的蛙群

突然入侵亚麻池。我躲进树篱,

害怕那一大片我从未听过的粗嘎

蛙叫。空气中回荡着密集的低音合唱。

就在那池里,肚子巨大的蛙群在草泥层上

扳起扳机;它们松弛的脖子鼓胀如帆。有的跳跃:

吧嗒声和扑通声发出猥亵的威胁。有的蹲着

摆出泥巴手榴弹的姿势,愚钝的头在放屁。

我感到恶心,转身就跑。这些黏液大王

集合在那里准备复仇,而我知道

如果我把手伸入蛙卵,蛙卵就会一把抓住它。

此诗写孩子因为好奇和贪玩而收集蛙卵,差点遭到群蛙围攻。标题中的“自然主义者”,在原文中的本意是“博物学家”,指研究动植物的人。“自然主义者之死”是指经过这次事件之后,小孩身上的“自然主义者”便死了。

谷仓

打好的谷粒堆积如象牙色的砂子

或坚固如双耳麻袋里的水泥。

霉味的黑暗贮存着一大批

农具、挽具、犁铧。

地板是鼠灰色、光滑、寒冷的混凝土。

没有任何窗子,只有两束窄窄的

镀金微尘,从两个三角墙高处豁开的

通气孔射进来。唯一的门意味着整个

夏天都没有穿堂风,当锌皮烫热如火炉。

一把镰刀的锋缘,一把洁净的铁铲,一把干草叉的尖齿:

明亮的物件慢慢地显露,当你走进去。

接着你便感到蜘蛛网在阻塞你的肺

于是快速逃入阳光照耀的院子里——

以及逃入夜里,当蝙蝠纷纷飞舞

在睡眠的高椽上空,明亮的眼睛从角落里

一堆堆谷物中凝视,凶猛,一眨不眨。

黑暗吞噬如屋顶下的空间。我就像糠

等待从通气豁口飞入的鸟儿来啄走。

我趴在地上,躲避上面的恐惧。

一个个双耳麻袋移动如盲目的大老鼠。

谷仓也不能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它黑暗的闷热中我总是害怕有什么东西会从角落里跃出——老鼠、猫头鹰,任何东西。有时候在夜里,如果我想起那个地方,我也会害怕。(希尼,年访谈,转引自帕克)

这场噩梦以那些“双耳麻袋”变形成“盲目的大老鼠”告终。(帕克)

每个儿童都有个地方,在那里他的想象失控,变成恐怖。《谷仓》写的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威胁弥漫于希尼的描述。在这小孩逐渐增长的意识中,农场日常用具转变成武器。(托宾)。

——给玛丽

亲爱的,我将为你完美那孩子,1

他在我头脑里勤勉地慢慢干活,

用沉重的铁铲挖掘,直到草泥堆积;

或溅泼着蹚过深水渠里的淤泥。

每年我都会播种我那院子大小的菜园。

我会锄一层草皮做一堵墙

来阻拦母猪和啄食的母鸡。

每年,即便如此,草皮还是会塌陷。

或在深陷的泥潭里我将

愉快地溅泼泥浆,在流水渠里筑坝,

但我那些黏土和烂泥的城堡

总会在秋天雨水渐多时溃塌。

亲爱的,你将为我完美这孩子,

他一个个不完美的小局限将不断打破:

如今在新的局限内,安排世界,

化圆为方:四堵墙和一个指环。2

1.这孩子并不是希尼和其妻子玛丽要生的孩子,而是希尼身上那个农家孩子。他相信新婚妻子将帮助他完善那个笨手笨脚的农家小孩(因为他从未真正干过农活)。最后一节表明一切都已过去,新生活有新局限,他们将克服一切困难。

2.在单行本诗集《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中,本诗最后一行半原是:“我们将在我们的四壁内,在我们的金指环内安排世界”。后来希尼作了修改。化圆为方:原文squarethecircle,意指(1)作(或求)一与已知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2)做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个人的诗泉1

——给迈克尔·朗利2

小时候,他们不能阻止我接近水井

以及带水桶和绞盘的老水泵。

我喜欢那黑暗的下坠,那被困住的天空,

那水草、真菌和湿冷苔藓的味道。

砖厂里有一口井,顶盖的木板都朽坏了。

我细味那丰富的碰撞声,当绳子

末端的水桶快速荡下。

如此深,你看不见水里的倒影。

枯竭的石砌水沟下有一口浅井

繁盛如任何养鱼缸。

当你从软腐叶层里拖出长长的根茎

便有一张白脸晃动在水底。

另一些有回声,用清新的音乐

把你自己的呼唤归还你。有一口

怪吓人的,因为从蕨草和高高的毛地黄里

窜出一只老鼠,掠过我的倒影。

如今,探入根茎,用手指挖黏泥,

像睁大眼睛的那喀索斯3般凝视泉水

都有损任何成年人的尊严。我作诗

是为了看清自己,使黑暗发出回声。

1.诗泉,原文Helicon,指赫利孔山,相传诗和诗的灵感源自赫利孔山两股清泉。“诗泉”乃是采用袁可嘉先生的译法。

2.朗利为希尼的诗友,“贝尔法斯特集团”成员之一。

3.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只爱自己,不爱任何人。后因拒绝仙女厄科(意为回声)求爱,受阿佛洛狄忒惩罚,爱上水中自己的倒影,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

“一个自然主义者之死”亦是一个诗人的诞生。(科科伦)

被希尼最初的评论者挑出来赞美的希尼第一本诗集的特色,依然是最明显的特色。他早年农村经验中被观察和被回忆的诸事实,被以一种具有伟大丰富性和直接性的愉悦感官的语言传达出来。(科科伦)

这本诗集涉及童真的失去、朝着成年前进以及这样的“旅程”所意味的一切。诗集还使读者瞥见希尼成为一位作者的理由,他对先辈的赞赏和年轻的他对自然的扭曲观点。(戴利)

《开垦地:诗选—》(上、下)

OpenedGround:SelectedPoems-

作者:[爱尔兰]谢默斯·希尼

译者:黄灿然

出版时间:年

踏脚石:

希尼访谈录(上、下)

《踏脚石:希尼访谈录》(上、下)

SteppingStones:InterviewswithSeamusHeaney

作者:[爱尔兰]丹尼斯·奥德里斯科尔

译者:雷武铃

出版时间:年1月

▲即将上市▲

希尼系列

《开垦地:诗选—》(上、下)

《开垦地》获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入围奖

希尼朗诵《挖掘》像自我和历史深处掘进的诗歌

▼识别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yz/2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