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感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太多,当生活感到枯燥、烦恼、迷茫的时候,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心底的阴暗便会少了许多。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毛地黄,之前实习的时候,看到的毛地黄大都是花冠蜡紫红色,内面有浅白斑点的那种,所以给我的视觉效果不太好,前几天看到花友分享毛地黄的照片,才惊觉,原来毛地黄也可以这么美!
一起来了解一下毛地黄吧。
毛地黄是典型的归化植物,它的故乡远在西欧温带地区。它之所以被叫做毛地黄,是因为它有著布满茸毛的茎叶及酷似地黄的叶片,因而得毛地黄名;又因为它来自遥远的欧洲,因此又称为洋地黄。
归化植物是指非本地的品种进入本地后正常繁殖。后代且逸生出大量野生种群,有由客到主他乡变故乡的意思。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自然归化,没有人类力量参与的情况下单纯借助自然力来传播并完成本地化;二类是人为归化,一些具有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的植物被人为移植最终实现了异地规模化种植;三是史前归化,多指很久之前的远距离的物种交换,包括被各地区人们习以为常的很多本地品种都是源于这类(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
植物档案
毛地黄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除花冠外,全体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时茎上几无毛,高60-厘米。茎单生或数条成丛。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粗糙、皱缩、基生叶具长柄,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缘有圆锯齿,叶柄具狭翅,叶形由下至上渐小。顶生总状花序长50~80cm,花冠钟状长约7.5cm,花冠蜡紫红色,内面有浅白斑点。萌果卵形,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种子极小。人工栽培品种有白、粉和深红色等,一般分为白花自由钟,大花自由钟,重瓣自由钟。常用于花境、花坛及岩石园中,还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
形态特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除花冠外,全体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有时茎上几无毛,高60-厘米。茎单生或数条成丛。基生叶多数成莲座状,叶柄具狭翅,长可达15厘米;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边缘具带短尖的圆齿,少有锯齿;茎生叶下部的与基生叶同形,向上渐小,叶柄短直至无柄而成为苞片。
萼钟状,长约1厘米,果期略增大,5裂几达基部;裂片矩圆状卵形,先端钝至急尖;花冠紫红色,内面具斑点,长3-4.5厘米,裂片很短,先端被白色柔毛。
蒴果卵形,长约1.5厘米。种子短棒状,除被蜂窝状网纹外,尚有极细的柔毛。花期5-6月。
生长习性
分布在海拔0-公尺的山区,植株强健,较耐寒、较耐干旱、忌炎热、耐瘠薄土壤。喜阳且耐荫,适宜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管理养护
幼苗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除草,以减轻病害。定植后要立即浇水,促使缓苗。第1次追肥在6月底至7月初,第2次追肥在8月中旬。每1hm2施硫酸铵90-kg。
施肥需肥量较大,喜欢持续的ppm~ppm的液态氮肥(15:5:15或15:10:15),湿度保持在2~4标准水平之间(湿度标准4是指基质的湿度保持在接触时可感知潮湿但没有浸透)。在开花时节,考虑到花的质量和数量,可适当地增加光照。日照长度不会影响开花。虽然毛地黄是略喜阴植物,但当有充分的湿度和适当的低温时是可以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生长的。在开花之前,植物会出现8~12片叶子。尽管植物生长的温度适应幅度在12℃~19℃,但在收尾阶段最理想的夜间温度为12℃~16℃。将植物种植在有一定保护冷床的条件下,就能生长出高质量的植物和花穗。相反,如果植物种植在有相对强光照和夜间温度超过19℃的温室里,植物虽然也会开花,但会出现徒长和开花稀少的现象。
注明:图文内容来自网络搜集整理,不正确之处欢迎指正补充,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哦!
品种控李团长带你沾花惹草,
玩出你想要的田园慢生活!
花果李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