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经长期人工杂交和选育,栽培品种较为繁多,大体上可分为大花高茎型、中花中茎型和小花丛生型三类。大花高茎型株高90~120厘米,分枝少,顶生花序直径可达12~15厘米。中花中茎型株高50~60厘米,分枝较多,花序直径为6~8厘米,顶部略平展,整个花序近似扁球形。小花丛生型株高为40厘米,分枝多,每株着花的数量也多,但花序直径小,仅有3~5厘米,舌状花平展而不翻卷,花序外观似球形。20世纪70年代培育出的矮性系的新类型百日草枝平展,呈半圆形,花径在7~8厘米,株高在30厘米以下。最矮的迷你型株高仅有20厘米,花径约有4厘米。 百日草原产墨西哥等地,现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其生性强健,适应性强,根系较深,茎秆坚硬不易倒伏。喜阳光,喜温暖,不耐寒,耐贫瘠,耐干旱,忌连作,怕湿热。地栽在肥沃和土层深厚的田块生长良好,盆栽时以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培养土为佳。 繁殖百日草,通常采用播种法。发芽的适宜温度在20℃~25℃,7~10天便可萌发。露地播种时间不宜过早,如出苗后气温降到15℃以下,幼苗将停止生长,以后会始终生长不良,形成“小老苗”。苗高5~8厘米时,宜分栽一次,5月下旬可移栽到花坛定植。6月中旬以后也可取侧枝扦插繁殖,注意遮阴防雨,以免插穗感染腐烂。盆栽百日草宜选矮性系的新类型和矮性大花品种,可于2月上旬在温室盆播,3月中旬分苗移入内径在10厘米的盆内,每盆一株,4月上旬换入内径在18厘米的盆中定植。在室温平稳、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水肥适度的条件下,百日草在“五一”节即可开花展出。
7、香雪球种植方法
别名:小白花科属:十字花科香雪球属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20-22℃发芽所需的天数:8-10天种子均匀撒播于翠筠靓土,种子忌光稍微覆土、置于阴凉处保持湿润,为促其发芽可用施达B-1稀释倍浇施约5-8天发芽、发芽后移至日照充足处,株高5-6公分时定值,培养土以排水良好透气性佳且经过消毒的翠筠靓土为佳,定植前混入古早肥做基肥。性喜通风向阳温暖之处。生于周期教长的作物,每一个月施用古早肥一次。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光照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3-21℃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8-9周习性: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性强健,较耐寒,忌炎热,喜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可过湿。花期3-6月。栽培:繁殖采用播种或扦插法。宜秋播,出苗迅速整齐,北方冷床越冬。扦插宜于秋季进行,选生长茁壮的枝条为插穗。幼苗长至4-5片真叶时,栽于盆中。生长期间应注意浇水、施肥和松土。花后应剪除花枝,进行追肥,并置于半阴处。病虫害:病虫害较少。应用:香雪球株型矮小,极适于盆栽观赏
8、福禄考种植方法
播种育苗:种子较小,可以直播于育苗盘,采用轻质的播种介质。播种后略盖土,常采用细粒蛭石,有助于保持湿润,同时喷洒杀菌剂防止小苗得病。最佳的发芽温度为20-22度,土温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很大,应加倍控制。一般7-14天可以出苗。特别注意小苗不耐移植。播种育苗的时间因地而异。北方地区可以在2月初播种,5月以后开花。夏季需要凉爽的气候。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由于夏季炎热,常采用秋播,小苗越冬在0度以上,这样可以在春季开花。喜充足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腐殖土 移植/上盆:福禄考小苗不耐移植,因此宜早不宜晚,而且尽量保持小苗的根系完好。常在出苗后4周内移植上盆,品种‘帕洛娜’宜采用10厘米左右的小盆,以及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盆栽介质。 温度调节:小苗出苗时的温度较高,可在22度,移植上盆的初期最好能保持18度,一旦根系伸长,可以降至15度左右生长,这样约9-10周可以开花。保持较低的温度可以形成良好的株形,福禄考可以耐0度左右的低温,但其生育期相对较长。 栽培管理:福禄考宜生长在阳光冲足、气候凉爽的环境条件下,这样也无须用矮壮素来控制株形。当环境条件不理想,喷洒1-2次矮壮素可以防止徒长。栽培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株行距,防止拥挤而影响株形及产生病虫害。植株矮生,枝叶被毛,因此浇水、施肥应避免玷污叶面,以防枝叶腐烂。整个生长发育期为10-14周,与盆的大小、光照条件以及育苗时间有关。香福禄考详细介绍:总状花序混色,株高40㎝,花径2-3㎝,具芳香,春秋播种,花期3-11月,生长期55天.
9、蜀葵种植方法
锦葵科蜀葵属蜀葵原产我国及亚洲各地,因在四川发现最早,故名蜀葵。喜光,不耐阴,地下部耐寒,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不择土壤,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良好。为当年生草本花卉。通常用播种法繁殖,发芽温度18~25℃,直播,略覆土6-7月也可秋播。也可分株和扦插繁殖。8、9月种子成熟,采收后即可以播种,翌年开花;春播当年不易开花,7天后出苗。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入冬稍加覆盖(稻草或树叶)防寒,翌春出芽时即可定植。小面积种植蜀葵,可直接点播,幼苗出土后,适当拔除弱苗。分株繁殖在春季进行。蜀葵栽植后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2次。早春老根发芽时,应浇适水。一般4年更新一次。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10、矢车菊,别名蓝芙蓉。
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株高60一80厘米,多分枝,茎叶具白色绵毛。叶线形,全缘;基部常有齿或羽裂。头状花序顶生,边缘舌状花为漏斗状,花瓣边缘带齿状,中央花管状,呈白、红、蓝、紫等色,但多为蓝色。花期4、5月。原产欧洲东南部。矮形种仅高20厘米,可作盆栽;高型种宜作切花、布置花坛。喜冷凉气候,播种繁殖。 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18-21℃,覆土 发芽所需的天数:7-10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0-13℃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 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1-13周 地栽高度(厘米):45-50cm
11、矮雪轮,
一年生草本,茎基匍匐,全株具毛,高达25cm。松散总状花序,径约1.3cm,粉红色,花后萼筒膨大。花期夏季。常见栽培品种:重瓣矮雪轮,粉红色,重瓣;凯旋(cv.TriumphMixed),株高15cm,花粉色、橙红、橘红。原产南欧。又名小红花,大蔓樱草.石竹科蝇子草属一年生,粉白混色,10-20CM,丛生状铺散匍生,早春.秋播,覆细土或直播间苗,发芽适温16-24℃,秋11月或春3月定植,花期4-6月,花后膨大萼筒十分美丽,供盆栽,花坛.花境,地被.
12、蓝香芥Hesperismatronalis科属:
十字花科、香花芥属类型:为生长期较短的多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原产于欧亚大陆,但北美东部已引种多年并已在东部很多地方生长。光照条件:光照充足或稍阴均可 水分要求:中度湿润养护要求:养护要求低,可粗放管理花期:早春,比二月蓝稍迟,但盛花期比二月蓝长,长江中下游地区花期在3月~6月。形态特征:垂直、多枝,高约60~90厘米,通常不超过厘米。冠幅30~60厘米。叶缘锯齿状,椭圆至披针形,暗绿色。花有白色、淡紫色或紫色,花径1.2~2.4厘米,4片花瓣,总状花序,与二月蓝极为相似。又因为花与福禄考也相似,都在一根长柄上簇生,因此亦常被称作“野福禄考”,但蓝香芥花瓣比福禄考少一片。花具有丁香般的清新香味,尤其是在傍晚,香味浓郁。单株簇花量比二月蓝多,花形、花色一致。种子比二月蓝小,每千克种子为54万粒左右,而二月蓝一般少于40万粒。 适宜地区:在中国可种植区域广,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南方和北方大部分冬暖地区均可种植)。 种植要点:适应性较强。在全光照至稍阴条件下,中度潮湿、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易于种植。在夏季炎热气候下的部分遮荫处种植最好。通过大量的自播繁衍,在种植地可保留很多年。在第二年春季开花繁茂,效果很好,与同期开花的其他花卉植物如牛眼菊搭配尤佳。及时除去枯谢的花和茎干,可使第二季开花繁茂。因生长期短,在春季或秋季可多次播种,以延长观赏期。根基部木质化并保持很多年,可在不断繁殖的块根上萌发新芽,并在第二季及以后的季节持续开花。但播种繁殖最为理想。江浙沪地区8~9月份播种最理想。虽也可自播繁衍,但整体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只可在粗野自然的景观地区采用。 病虫害:无严重的病虫害问题 园林用途:蓝香芥亮丽而清新的蓝色在春花种类中极为少见,它是极佳的天然场地、道路边坡和庭院用植物。也可用作花境,但花开过后的夏季,和二月蓝一样,叶子会掉落,因此,需要用一年生或生长迟缓的多年生植物填补空隙。一般情况下单播应用,但也可混播。在阳性区域与紫茉莉、松果菊、黑心菊、朱唇、一串蓝等混播;在半阴区域与玉簪、麦冬类间植。另外,蓝香芥还是非常好的牧场用植物。
13、欧洲报春种植方法
又名欧洲樱草,报春花科报春花属,多年生草本,花具香味,总状花混色,株高20㎝,花径2-3㎝,温室四季播种,生长期70天,欧洲报春性喜温凉,湿润的环境,不耐高温和强直射光,也不耐严寒。 欧洲报春,采用穴盘点播或播种箱撒播,播种后不宜覆土,但需要保持湿润,故需加盖玻璃,或放置半阴处。约10—15天发芽,发芽适温为15—21℃,超过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pH值应在5.5左右。 待种子萌芽后,小苗子叶完全展开,此阶段温度控制是关键,通过温控,可以防治干燥而引起的黄叶。将幼苗放置有良好喷水装置的苗床上,温度仍可保持在18-20℃,当子叶完全展开后,应降温到16-17℃,防止幼苗徒长。子叶展开后要及时补充氮、钾肥二者比例为氮/钾=1:2。 穴盘播种苗,小苗不宜在穴盘内过久,以免推迟开花,播后5—6周定植,新装盆的小苗土壤不要过干,以泥炭为主的混合基质较好。 湿度:要保持介质湿润不粘重。 温度:苗期可以高到20℃,装盆直至缓苗后,温度应保持在15℃,不可低于8℃。以后应保持在7—10℃。现蕾后,温度可升为12—14℃。 光照:发芽后,温度控制在20℃,保持14小时光照促进植物生长。冬春季节保持阳光充足,小苗移植或上盆初期需要遮阴。当自然光照低于LX时,要补充光照(70LX/平方米)。装盆后,不必人工补光。水肥管理:生长过程要保持盆土湿润。保持凉爽的气温,减少浇水量为理想的方法,淋浇和高温易导致叶片生长过大。不宜在低温下浇淋,也要防止高温、干燥而产生畸形叶。 欧洲报春不宜施重肥。为防止叶片徒长,应避免氮肥过高,而采用较高比例的钾,理想的氮钾比为1:2-1:3。植株在盆中定植后,施以均衡的氮磷钾肥。由于气温低,水分蒸发量少,所以持续供肥很重要,可以保证植株生长紧凑,品质高。如在种植初期供肥量不足,后期很难补上。pH值不可高于6,否则易引起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铁和锰,植株易于褪色。 遮阴:根部在盆中完全伸展之前应对植株进行遮阴。在装盆后的前两周建议在外部使用遮阴网。 花芽分化:15℃以下的生长温度有助于花芽形成,早花品种适合温热地区选用,如‘比塞塔’。花芽分化前应有足够的叶片生长,至少叶片可将盆土覆盖。不需要用矮壮素,植株株形的控制是通过低温。 生长周期:欧洲报春通常经过18—20周开花,可供应元旦、春节市场。报春花的促成栽培,可以在晚秋、初冬于温室内进行,温度调节至10-15℃。
14、茑萝种植方法科名:
旋花科别名:羽叶茑萝、新娘花原产地:热带美洲用途:盆栽、篱垣等栽培要点:发芽适温:20-30℃,生长适温:15-30℃特性:一年生柔弱缠绕草本,蔓藤长达400公分叶互生,羽状细裂,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花色深红。以前为西式婚冖新娘的手捧花材料,现较少用。不耐寒冷,能自播,大苗不适移植。播种期:4-6月开花期:7-9月育苗:种子先用水浸2小时后播于露地苗床或点播于花盆,保持适当湿度,约经10-15天发芽,本叶4枚时可以移植。栽培:盆播也可用小盆翻大盆定植,效果良好,管理简易,花坛篱垣株距30*60-80公分,排水日照要求良好,幼苗生长缓慢,定植后转快,对肥水瓜良好,须于定植同时插好支撑竹枝,利其攀缘。苗高30公分时摘心,促其多分枝,多开花。茑萝播种育苗,4月下旬地播或盆播,覆土约为种子的三倍。大约10天至15天出苗,幼苗长出2片至3片叶时,要尽早移栽定植,苗长大了不耐移植。也可按30厘米株距直播于篱架附近。露地栽培茑萝,宜选背风向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段。盆栽茑萝应用培养土。在生长期间,地栽茑萝底肥不足时,可在开花前追施液肥1次至2次。盆栽茑萝,上盆时应在盆底加入少许羽毛或蹄片作底肥,以后每月追施一次液肥。露地栽植的茑萝,定植时一定要浇透水,以后7天至10天浇一次水。盆栽的按常规浇水、排水,雨季应注意盆内不可积水,否则容易雨涝烂根。茑萝种子落地来年也能自播成苗。盆栽茑萝可用细竹或苇秆扎成各样的支架如楼阁、鸟兽等造型,诱引藤蔓缠绕,构成扎景,摆放庭院阳台,别具情趣。
15、毛地黄种植方法介绍:
又名自由钟、洋地黄.玄参科毛地黄属,多年生草本,花混色,全株被灰白短绒毛,高60-CM,花序50-80CM,花冠钟型,花期4-8月,春夏秋播,14-18天发芽,不耐移植,第二年开花,如秋播过迟,次年春天不开花或花少,也可分株繁殖,春秋用基部发出幼株分株繁殖,3-4年分株复壮一次.北方需冷室越冬,夏季适当庇阴。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15-18℃ 发芽所需的天数:5-10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3-15℃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部分遮荫或部分光照 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20-24周 地栽高度(厘米):75-90cm 用途:花坛及大型容器栽培 花狐狸(Foxy):多年生,第一年即可开花,6-7月开花。
16、耧斗菜种植方法
耧斗花、西洋耧斗菜Aguilegiavulgars毛莨科耧斗属21-24℃,覆土.发芽所需的天数:21-28天10-15℃.部分遮荫或部分光照:26-32周:35-60原产欧洲。性强健,耐寒、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求较高的空气温度,夏季应在半阴条件下养护。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于3~4月或8~9月进行。直播需翌年开花。幼苗10cm左右即可定植,株行距30~40cm。花前应施追肥一次。夏季需遮荫。寒冷地区冬季需稍微加覆盖。3年以后植物易衰退,应及时进行分株,促其更新。
17、金鸡菊金鸡菊
采用播种繁殖,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寒、耐旱,发芽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年可开花,花期有四个多月。花为重瓣,大而艳丽,花开时一片金黄,在绿叶的衬托下,犹如金鸡独立,绚丽夺目。
18、花环菊种植方法
又名三色菊.菊科茼蒿属,多年生常作一二年生栽培,高60-90CM,混色,单瓣,花径7-9CM.花瓣及花心因不同色而形成环状色环固而得名.花期4-9月.生长期75天.春秋播,一周发芽,15CM后移植,摘心1-2次,秋播常于低温温室越冬,花坛.盆栽切花.菊科,茼蒿属。又称三色菊。株高40-60厘米。花混色。发芽适温15-20℃,播种后约经一周发芽,待株高15厘米左右再移植栽培。亦可直播。特性:植株高度60~90cm,茎叶肥厚光滑,叶互生,2回羽状中裂,头状花序,花径6cm。舌状花具白、黄、橙黄、褐黄、淡红、深红、玫瑰红和雪青等色,基部或先端带有红、白黄、褐红色形成三轮环状色彩。盘心呈黄、绿、红色或兼有二色。栽培:将种子点播在苗床上,亦可直播,播种覆土约0.3cm,约10-14天出苗;具8片真叶即移植,株距30-40cm,生长期应控制肥水,喜夏季凉爽,不耐寒。要求深厚的土壤。
19、花菱草种植方法
金英花、人参花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较耐寒,喜冷凉干燥气候,不易湿热,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上层深厚的沙质壤土,也耐瘠土。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用播种法繁殖,播種後要覆土,冬季土壤不结冻的地区行秋播。北方地区于早春在室内育苗,15~20摄氏度条件下,7天左右出苗。于真叶开展前及时起苗上盆,无霜后,脱盆带土定植(切勿伤根,否则不易恢复生长。甚至死亡);也可在土地结冻前露地直播。加风障保护,幼苗翌年出土。幼苗期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使其生长健壮。日照需良好,追肥20-30天一次
20、黑眼苏珊
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21-24℃,预先浸种一夜,可使发芽更快 发芽所需的天数:6-12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5-17℃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8-9周详细介绍:又名翼柄山牵牛..通背消,五加科山牵牛属.花黄.桔红.黄色黑蝶斑.白色黑蝶斑、橙色黑蝶斑五分色,花径3-7㎝,木质攀缘藤本,叶柄有翼,常作一年生栽培,-㎝,早春播种,花期6-11月,可扦插繁殖,根、叶可入药,庭院棚架栽培,垂直绿化.
21、飞燕草种植方法
别名千鸟草,毛茛科飞燕草属,株高30─60cm,总状花序,花多色,花期5─6月。一、二年生草本,耐寒,适应性强。播种9─10月。科属:毛茛科,飞燕草属。产地和分布:原产于欧洲南部,我国各省均有栽培。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18-24℃ 发芽所需的天数:12-18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0-13℃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 地栽高度(厘米):90-cm形态特征:飞燕草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上部疏生分枝,株高30一12Ocm。茎叶疏被柔毛。叶片呈掌状深裂至全裂,裂片线形。基部叶片有长柄,上部叶片无柄。顶生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寿命1年,花期5~6月。习性:飞燕草为直根性植物,须根少,宜直播,移植带土团。较耐寒、喜阳光、怕暑热、忌积涝,宜在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上生长。夏季宜植冷凉处,昼温20一25C,夜温13一15C。酸性土壤为宜。繁殖及栽培要点:飞燕草可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发芽适温l5C左有,士温最好在2OC以下,两周左右萌发。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先播入露地苗床,入冬前进入冷床或冷室越冬,春暖定植。南方早春露地直播,间苗保持25一5Ocm株距。北方一般事先育苗,于4月申旬定植,2一4片真叶时移植,4一7片真叶时进行定植。雨天注意排水。果熟期不一致,熟后当自然开裂,故应及时采收。一般在6月将已熟种子先采收1一2次,7月份选优全部收割晒干脱粒。扦插繁殖在春季进行,当新校长出l5cm以上时切取插条,插入沙土中。分株繁殖春秋均可进行,一般2一3年分株一次。日常管理是在开花前适量追施氮肥,开始开花时施用磷钾肥,作切花要防倒伏。
22、钓钟柳种植方法
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18-23℃,覆土 发芽所需的天数:8-10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8-24℃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 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6-18周 地栽高度(厘米):45cm 用途:花坛及大型容器栽培、风景园林和花园地栽 电蓝(ElectricBlue):温暖气候下表现好,冠幅60cm,第一年开花的多年生品种,不需春花。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60cm,全株被绒毛,茎直立丛生。叶交互对生,无柄,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稀浅齿。花单生或3-4朵着生于叶腋总梗之上,呈不规则总状花序,花冠筒长约2.5cm,花色有白、紫红、淡紫、玫瑰红等,并间有白色条纹,花期5-6月。习性:喜阳光充足、空气湿润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忌炎热干旱,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必须排水良好,以含石灰质的砂质壤土为佳。原产于墨西哥及危地马拉。繁殖及栽培管理:扦插、播种、分株繁殖均可。优良品种可于秋季进行扦插繁殖,插条插于低温温室内,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可生根。若播种繁殖,幼苗期娇嫩,需注意经常淋水,保持空气湿润。夏季炎热多雨之地应注意排水,土地积水,植株易被涝死。北方地区,盆栽者于9月下旬-10月上旬将其上部枯枝剪除,脱盆后入阳畦越冬;地栽者于秋末修剪地上部分,浇防冻水进行保护越冬园林应用:钓钟柳是作花境、花坛的植良好材料。亦可盆栽观赏。
23、翠菊种植方法
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21℃,覆土 发芽所需的天数:8-10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5-27℃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喜温暖至高温,适温22~25℃,栽培土质以肥沃的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喜长日照,每日有15小时最理想。定植前土中预先混合有机肥料做基肥。定植成活后摘心1次,促使多分枝多开花。生育期间每月追肥1次,各种有机肥和氮、磷、钾肥等速效肥均佳。以播种法繁殖,全年均可,种子发芽适温18~25℃,将种子撒播于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壤土中,约经3-6天发芽,待本叶发至6-8枚时移植花坛或盆载。种子寿命极短,经过一年仅有50%,超过2年则完全失效,必须注意种子的时效性。翠菊播种的时候可以种子尖端朝下一颗一颗地插到土里(当然不要太深,1mm即可,或者稍稍有点露头也可以),因为根是从尖的那端长出来的,这样种子从土里钻出来会比较容易,根也相对长得稳固。
24、雏菊种植方法
发芽适温:15-20℃播种期:秋季8-9月生长适温:5-25℃开花期:11月-次年5月育苗:盆播、箱播均可,播后不覆土,否则不发芽。必维持湿润直至发芽。在八月高温下,育苗容易,但需注意防止幼苗立枯病。栽植:本叶2-3枚时假植一次,株距5×5CM,至本叶6-7枚时,带土挖取,定植于花坛时株距15-20CM。花盆只宜载植一株,除多施基肥外,生长期间,每月追肥一次。盆栽在发蕾时要控水,防止花茎伸太长。播种、分株和扦插繁殖均可。种子发芽适温22~28摄氏度。华北地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露地播种,播后5~10天出苗,于10月下旬移入阳畦越冬。翌年4月下旬定植,株行距12cmX15cm。生长季节给予充足肥水,则开花茂盛,花期也可延长。雏菊须根发达,开花后可分根繁殖,栽于花盆,置冷凉处越夏,初冬移入温室,加强肥水管理,冬季或翌春可再次开花。夏季炎热天气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特性:多年生草本,作二年生栽培耐寒但不耐热,又喜日照良好。适于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一般园土也可适应。株高15-20cm.
25、波斯菊种植方法
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19-21℃,覆土 发芽所需的天数:5-7天 生长适温(日温/夜温):13℃ 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全日照 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0-12周 地栽高度(厘米):40-60cm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不耐寒,喜阳光,也忌酷暑。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土,但不能积水,在排水良好、湿润,有一定肥力的土壤能较好生长,但在肥沃的土壤反而生长不佳,枝叶徒长,造成开花不好。波斯菊茎杆较细,易倒伏,家庭栽种可设支架,也可在春末开始多次摘心,促使其分枝萌发多而密,抑制生长高度,保持优美的株型。生长期应控制肥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使花朵茂密。当气温超过33℃时,植株往往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花谢果熟后,波斯菊植株即死亡,种子也自动播下,延续生命。也可在果熟时采种,在3月下旬进行播种育苗,2个月后即可开花。还可选用扦插繁殖,在5月进行,可选取粗壮的顶枝,剪取8厘米—10厘米长的一段作插条,以3株—5株为一丛插于花盆内,盆宜埋在土中,露出地面4厘米—5厘米,进行浇水遮阳,半个月后即生根,生根后每15天施薄肥液1次,长到15厘米时再摘去顶芽,促使多分枝。若肥水控制得当,45天左右便可见花。波斯菊叶片纤细,花大美丽,尤以花期长而成为布置花坛、草地、庭园、篱笆的极好材料,也可作盆栽、瓶插,十分受人欢迎。
26、矮牵牛的种植方法
矮牵牛原产南美。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雨涝。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13~18℃,冬季温度在4~10℃,如低于4℃,植株生长停止,能经受-2℃低温。但夏季高温35℃时,矮牵牛仍能正常生长,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矮牵牛喜干怕湿,在生长过程中,需充足水分,特别夏季高温季节,应在早、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梅雨季雨水多、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盆土过湿,茎叶容易徒长,花期雨水多,花朵褪色,易腐烂,若遇阵雨,花瓣容易撕裂。如盆内长期积水,往往根部腐烂,整株萎蔫死亡。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阳光下,从播种至开花在天左右,如果光照不足或阴雨天过多,往往开花延迟10~15天,而且开花少。因此,冬季棚式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繁茂。当春季长日照条件下,从茎叶顶端很快着花。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常用播种、扦插和组培繁殖。播种繁殖:矮牵牛常作一年生栽培。播种时间视上市时间而定,如5月需花,应在1月温室播种。10月用花,需在7月播种。实际播种时间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调整。矮牵牛种子细小,每克种子在~00粒,发芽适温为20~22℃,采用室内盆播,用高温消毒的培养土、腐叶土和细沙的混合土。播后不需覆土,轻压一下即行,约10天左右发芽。当出现真叶时,室温以13~15℃为宜。扦插繁殖:室内栽培全年均可进行,花后剪取萌发的顶端嫩枝,长10厘米,插入沙床,插壤温度20~25℃,插后15~20天生根,30天可移栽上盆。
幼苗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于10厘米盆或12~15厘米的吊盆中。需摘心的品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在摘心后10~15天用0.25%~0.5%比久喷洒叶面3~4次,来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效果十分显著。生长期可使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用肥。传统栽培,每半月施肥1次,以腐熟饼肥水为主。花期增施2~3次过磷酸钙。矮牵牛在无土栽培时,施用硝酸钾和硝酸铵的,对矮牵牛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如矮牵牛在幼苗期喷施0.25%~4%B9液可提早开花,使花朵紧密美观。矮牵牛在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植株易倒伏,注意修剪整枝,摘除残花,达到花繁叶茂。
常见病毒引起的花叶病和细菌性的青枯病危害。首先盆栽土壤必须消毒,出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10%抗菌剂醋酸溶液0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危害,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0倍液喷杀。矮牵牛花大色艳,花型多变,为长势旺盛的装饰性花卉,而且还能做到周年繁殖、上市,可以广泛用于花坛布置、花槽配置、景点摆放、窗台点缀。重瓣品种还可切花观赏。矮牵牛在市场调节和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风吹,以免造成茎叶脱水、花朵吹裂,影响盆花质量。集装箱运输时,会产生花朵萎蔫,在装箱前除盆内浇足水外,在上市前15天喷洒0.2~0.5毫摩尔/升硫代硫酸银,可抑制盆栽植物乙烯产生,减少花朵脱落。
27、长春花*热浪(混色,有蔓性)(进口)详细介绍:
混色,蓝色带眼,红斑淡紫花,黄斑淡紫花,红斑白花,樱桃红,白,黄斑深玫红花,红,黄斑鲑,红花,粉红,红斑红芯杏色花,黄斑红芯杏黄色花.开花比冷色系列早,高25cm,有蔓性,适合花坛和园林绿地栽培.发芽适温21-24℃,14-21天发芽,需光,喜温暖.
28、洋凤仙的种植方法特性:
多年生草本,常用作一年生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低温。多数品种以播种为主,扦插的植株分枝少而株形分散,开花也较散。新几内亚凤仙中也有专门的扦插品种,株形紧凑,花大而艳。播种育苗:洋凤仙花期很长,四季可见,在许多气候条件下的温室内可以全年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夏季的高温,洋凤仙多用于春季花坛,因此其播种时间多在冬季。洋凤仙的种子大约在-粒/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光照。发芽适温20-22℃,约8-15天可以发芽。播种用土应该用疏松透气的介质,可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以6∶2∶2的比例配制而成,种子经消毒处理后播种,pH值控制在6.0-6.2之间,EC值小于0.75。
第一阶段: 播种后大约4-5天出现胚根。这个阶段要求湿度较高,需要保持介质潮湿由于发芽需要lux的光照,建议覆盖一层薄薄的蛭石用以保湿。不宜施肥,注意保持恒定的发芽温度。
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的湿度要求稍稍减少,以便胚根可以更好的伸展并顺利“脱帽”。洋凤仙的主根不明显,后期可以看到须根1-2cm。该阶段子叶展开并出现第一片真叶。这时可以进行少量的施肥,以50ppm的20-10-20的水溶性肥料施用,最好与浇水结合起来。
第三阶段: 这时种苗开始快速生长,但看起来洋凤仙生长还是比较慢,因此这个阶段相对其它品种来说会长一些。这期间,每周交替施用70-ppm的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这时要求控制水分,与施肥相结合,使介质间干间湿。生长环境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湿度,但温度要降低一些,以更利于生长。当苗有3-6片真叶且根部已出现在穴孔底部时表示该阶段结束。
第四阶段: 到了此时,根系已经比较壮实,应控制水分进行炼苗,可以准备移栽或者出售了。应加强通风,避免种苗徒长。 移栽/上盆:洋凤仙应该在穴盘中育苗,否则其根系发育比较慢。移栽时种苗有4-6片真叶,根系成团。通常可以上盆或移栽至12cm的营养钵中,一次到位。 光照调节:洋凤仙生长时不耐强光照,尤其在夏季要加强遮荫,可以种植在树下或隐蔽处。
温度控制:洋凤仙不耐高温和低温,在15-25℃之间生长良好,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植株易受病害。 水肥管理:洋凤仙花茎肉质柔软,在缺水时会很快枯萎,即使种植在树下的成株也需要额外的供水和施肥,以避免与树的根系竞争。所有的洋凤仙品种在肥沃、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当然需要定期施入一定的水溶性肥料。施肥时采用20-10-20和14-0-14的水溶性肥料ppm-ppm,
每周一次。夏季和冬季少施,尤其注意浓度减半。
病虫害:病虫害较少,主要在夏季和冬季易受灰霉病感染,除了加强通风外,可以施加百菌清-0倍液防治。蚜虫也会经常发生,定期观察,一旦发生,可以施药防治。夏季高温时,干燥常使底叶发黄脱落影响株形。
29、新几内亚凤仙种植方法
原产地:新几内亚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四季开花发芽条件(温度、覆土和需光与否等):22-25℃(最适宜温度25℃),粗蛭石轻微覆盖,保持%的湿度,发芽所需的天数:7-10天生长适温(日温/夜温):发芽到移植气温21-24℃,土温21℃,移植到上市18-26℃,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生长的需光性和其它生长条件:部分遮荫或部分光照,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12-13周栽培技术:成品花通常种植在10-15cm的花盆中;基质应疏花透气,并有一定的保水性。对盐害非常敏感,宜薄肥勤施。避免浇水过多或干旱。最适PH值为5.8-6.5。为了使植株造型丰满,应进行摘心整形。
30、洋桔梗的种植方法
洋桔梗又名草原龙胆,为龙胆科草原龙胆属植物。洋桔梗株态轻盈滞洒,花色典雅明快,花形别致可爱,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洋桔梗原产美国,引种到欧洲和日本通过杂交改良,现已成为一个妖媚动人、异常新奇的花卉。其中荷兰的克·萨欣·扎登(K.SahinZaden)公司和基夫特·布洛迈扎登(KieftBloemzaden)公司为洋桔梗的育种和新品种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至今,洋桔梗的产值达到万美元,列切花排名第十位。在欧洲各国的花店和家庭的窗台上到处可见。在日本,世界著名的花卉种子公司坂田公司在洋桔梗育种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年推出重瓣的回音系列和单瓣的海地系列以后,洋桔梗在市场的销售量剧增。目前,年销售量达到1亿支,销售额1.1亿美元,列切花排名第七位。为此,洋桔梗成为切花生产上升速度最快的种类。近年来,洋桔梗盆花已在欧洲、日本兴起,发展很快。除上述公司以外,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和以色列的海施蒂尔(Hishtil)公司等都在培育矮生的洋桔梗品种,使洋桔梗的发展前景更广阔。我国还处于引种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洋桔梗为一、二年生草本。茎直立,灰绿色。叶对生,灰绿色,卵形至长椭圆形。花冠钟状,淡紫、淡红、白等色,目前已选育出重瓣和双色品种。常见矮生品种有美人鱼(Mermaid)系列,株高15~20厘米,花单瓣,径6~8厘米,花色有粉红、紫、米色等,从播种至开花需天。蓝利萨(LisaBlue),株高15~20厘米,早生种,花单瓣,深蓝色,分株性强。红镜子(RedGlass),株高30~35厘米,分株性好,花深红色,是洋桔梗红花之最。重瓣伊格尔(DeubleEagle),株高45~60厘米,花径7厘米,花色多样。伊迪(Eeidi)系列,株高50~60厘米,早花种,花径8厘米,花色有深蓝、粉、玫瑰红、黄、白、蓝和双色等。埃克奥(Echo),株高55厘米,花重瓣,花径8~9厘米,花色有蓝。粉白、双色等。玛丽艾基(Mariachi),株高50~80厘米(随季节变化),花径7~8厘米,花色多样。洋桔梗原产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和得克萨斯州。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不耐水湿。洋桔梗的生长适温为15~28℃,生长期夜间温度不低于12℃。冬季温度在5℃以下,叶丛呈莲座状,不能开花。也能短期耐0℃低温。生长期温度超过30℃,花期明显缩短。洋桔梗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洋桔梗虽然喜欢湿润环境,但过量的水分对洋桔梗根部生长不利,易受病害侵入。花蕾形成后要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否则容易引起真菌性病害。同时,生长期供水不足,茎叶生长细弱,并提早开花。因此,在以色列栽培洋桔梗,采用滴灌设施,对洋桔梗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洋桔梗对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长日照对洋桔梗的生长发育均十分有利,有助于茎叶生长和花芽形成,一般以每天16小时光照效果最好。洋桔梗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切忌连作。盆栽用土必须消毒,可用高温蒸汽或溴化甲醇处理土壤,土壤出以6.5~7.0为宜。常用播种繁殖。以9~10月或1~2月室内盆播为主。洋桔梗种子细小,每克种子在2~22粒,发芽率为80%~85%,发芽适温为22~24℃。洋桔梗属喜光性种子,播后不覆土,只需轻压即行。播种前,盆土和容器均需严格高温消毒。播后10~14天发芽,发芽后10天间苗1次。 播种到开花(或采收)所需的时间:播种到移植需8-10周洋桔梗幼苗生长很慢,需谨慎管理,间苗时尽量不伤根系,移苗不宜过深。待4~5片真叶时,可定植于8~15厘米盆。操作时,同样不能损伤根部,否则种苗难于恢复正常生长。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15-15-30"卉友"盆花专用肥和12-0-44硝酸钾肥。如应用中型切花品种作盆栽观赏,在栽后20天使用0.03%~0.05%比久溶液喷洒植株2~3次。对分枝性强的品种可采用摘心,来促使多分枝,多开花,降低株形。在生长过程中,高温和长日照可促进花芽分化,达到提早开花、缩短生长期的目的。一般矮生盆栽洋桔梗从播种至开花需~天,切花品种从播种至开花需~天。常见有茎枯病和叶斑病危害。茎枯病用10%抗菌剂醋酸溶液0倍液喷洒。叶斑病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防治。虫害有蚜虫、卷叶蛾危害,可用40%乐果乳油1倍液喷杀。洋桔梗株态典雅,色调清新淡雅。盆栽用于点缀居室、阳台或窗台,呈现浓厚的欧式情调。如成片摆放宾馆。音乐茶座、商厦橱窗、银行休息室和楼梯转角处,表现出高雅豪华的气氛。若剪下几支紫色的洋桔梗为主花,配上白色百合花和柳枝,插入竹篮,形成中西合壁,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盆栽的洋桔梗虽然对乙烯不敏感,但在运输过程中,也出现花朵萎蔫的乙烯毒害现象,可在上市前2周喷洒0.3~0.4毫摩尔/升硫代硫酸银1次,以提高洋桔梗盆花品质。怎样栽培洋桔梗?怎样调控洋桔梗花期?洋桔梗为龙胆科的多年生花卉,作一二年生栽培。原产墨西哥北部以及美国的中南部。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花卉。洋桔梗的花呈漏斗状。花色非常丰富。有紫色花上带有黑斑,有粉红色、纯白色、桃红色、淡紫色、黄色及复色等花色。叶卵圆形,对生。根据品种的不同,每个花茎可产20-40朵花,花茎呈总状分枝,通常在基部形成几个分枝。花枝长度一般为50-75厘米。洋桔梗喜温暖,不耐严寒,也不耐酷热。幼苗期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则生长发育缓慢,量“簇生”状态,无法抽苔开花。洋桔梗是一种需低温春化,才能花芽分化和开花的花卉。实生苗在具4片真叶进必须经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广东栽培洋桔梗除了病虫害问题外,高温引起“簇状化”是一大难题。洋桔梗采用播种繁殖,优良单株可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播种是主要方式,发芽适温20-25℃,发芽期间需补光,播种用土应事先消毒备用,以防幼苗猝倒病的发生,播后10天左右萌发,生长缓慢,3个月后第一次移植,大约1个月后,小苗的第4、5对叶开始生长,这时进行定植。这个时期是关键时期,温度高则不能便茎伸长,成“簇生”,目前采用夜间凉温育苗或高山冷地育苗,可解决“簇生”问题。洋桔梗属长日照植物,长日照和高温都能促进其提早开花。一般20℃左右播种,5个月后可开花。所以可根据播种期调控花期。广东栽培洋桔梗主要在简易塑料棚内生产,主要起防雨作用,随植株生长应拉网支架,以利花梗挺直伸长。夏季应适当遮荫可提高切花品质。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请长按“美女”鐧界櫆椋庢渶濂芥不鐤楁柟娉?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