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他们在距离单头山二里地的一个山沟里安营扎寨。
对于马头山的许多金子出现在单头山,高洋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本来,他还想派人去马头山了解许多金子的情况,现在看来,只要盯紧黑老大就好了。这反而省事多了。
借着张亮他们搭建帐篷的空隙,高洋观察四周的环境。此处杂草丛生,极为隐蔽。在杂草中,毛地黄与白掌花开的正艳!还有许多不知名儿的花儿,也争相开放。
毛地黄又名狐狸手套,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个很美丽的传说。传说坏妖精将毛地黄的花朵送给狐狸,让狐狸把花套在脚上,以降低它在毛地黄间觅食所发出的脚步声,因此,便有了狐狸手套这个名字。
高洋记得当时张亮在一次围猎中,猎中一只白狐狸,突然想起了这种花儿,于是,就给讲了这个传说。
当时,他就很好奇,那是什么样的花儿,他想看看。当张亮把这种花儿找来递给他时,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花儿。他想知道,在干旱,寒冷,且瘠薄土壤中,怎么会开出如此娇艳的花儿?!他觉得,自己不就是这样的花儿吗?
虽然环境恶劣,但是,从不曾屈服,所以,他成了王者。而那些如白掌花一帆风顺的宠儿们,却最终成为他的子民。
他相信这次,自己也能圆满地把一带土匪收为已用。
单头山那个内线给他的纸条,他看过了,那张纸条上只要七个字:后天子夜起势。
他在想下一步该如何做?
“皇上,帐篷已搭好,进去休息吧?”正在这时,张亮来了。
“你看,狐狸手套开了。”
“皇上,您还记得?”张亮说。
“记得。它是那种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花儿。”高洋说。
“是的。”张亮接道。
“后天,就是他们起势的日子。”高洋说。
“有内线消息了?”张亮问。
“嗯。”
“后天,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天时间。”张亮说。
“是。时间紧,任务重。”
“皇上,为保这次行动万无一失,要不要再派人马来增援?”张亮说。
“再等等,我相信内线会来联系的。”说到这里,高洋停了下,又接着说,“传令下去,随地待命。一旦有送信来,立刻带来见我。”
“好,马上就去办。”张亮领命,出去安排去了。
高洋向来做事都是两手准备。
兵不血刃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必须动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两者必择其一。
作为一个皇帝,高洋绝不允许他的子民投敌,尤其是北齐的死对头契丹。这一带的土匪的武装力量,绝不可小视!一旦他们投靠了契丹,将会给北齐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高洋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从父亲高欢,到哥哥高澄,再到他,他们父子三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他不能让父兄拼命打拼下来的大好江山,断送到他的手中。现在正是国力极困乏之时,外敌虽然被武力征服,但是,他们岂肯罢休?随时都在寻找机会肆意寻事。
这次契丹,这么大胆地,在他的眼皮底下,拉拢黑老大一伙投靠他们,就说明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他高洋放在眼里。
要怎么做,既能不费一兵一卒收编了黑老大他们,又能给契丹以打击,让他们不敢再轻易妄为呢?!
高洋在苦苦思索着。
“报……”有人在帐外喊了。
“进来。”
“将军,有个人要见你。”侍卫说。
“人呢?”
“在外面等候。”
“让进来。”
“好。”侍卫说着,走出去叫人。
“好,你下去吧。”高洋看到侍卫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说。
“好。”侍卫应了一声出去了。
“你……你不就是黑老大身边的那个师爷吗?”高洋看着来人道。
“是,将军。你记性真好!”刘三娃说。
高洋一直盼着有人来给他送信,当看到刘三娃时,他有些失望。他知道,在单头山,除了黑老大,那就是他了。
“有事吗?”高洋问。
“是。”刘三娃说着,环顾四周。
“这里没有外人,放心地说吧。”高洋说。
“我这里有个钱币,想请您掌掌眼。”刘三娃说着,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铜钱递给高洋。
“你打眼了,假货。”高洋接过一看说。
“原以为捡了漏儿,没想到上当了。”刘三娃说。
“常在江湖走,那有不湿鞋?”高洋说。
“请多多关照。”刘三娃说。
“原来,你就是那个给我塞纸条的人吧?”暗语接上了,此时,高洋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人就是在雪花通道即将消失前,给自己送消息的那个人。
“是。山寨人多眼杂,我想那个时候,是最安全的。”刘三娃说。
“高,实在是高。”高洋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契丹那边派人来了,催黑老大提前起势……”
“什么时候?”不等刘三娃把话说完,高洋打断问。
“听我把话说完。”
“好。”
“契丹除了催黑老大起势外,还派了个人来,这一下子就惹怒了黑老大,他不愿意别人对他指手画脚,加上我在一旁添盐加醋,他同意按我的计策行动。”刘三娃说。
“你的计策?”
“对。只要你配合就好。”
“说吧,要怎么配合?”
“首先对黑老大以往犯下的错既往不究,其次对他手下的兄弟们,愿意留下的就留下;如果不愿意的,发路费让他们回家。最后,趁这个机会,给契丹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不敢再对我北齐动歪心思。”刘三娃说。
“全答应了,还有别的要求吗?尽管提。”听了刘三娃的话,高洋高兴地说。
“你能做主吗?”听了高洋的话,刘三娃有些怀疑地问。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放心。”高洋说。
诸位亲,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且听下回分解。
谢谢老板们的支持!
黛妮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