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676431169960311&wfr=spider&for=pc倪海厦,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倪师说:鱼骨头卡在喉咙怎么办?现在在急救很方便,刺进去,显微镜看跑到哪里,再深也给你挑出来,过去的中医,那怎么办呢,那么很深的地方,就把同一只鱼,另外一个骨头拿起来,用火烧了变成黑焦,焦黑的,然后把它打碎变成灰,然后这个汤,那个放在嘴巴里面,当药粉用,水一冲下去,一个是阳一个是阴,一结合,骨头就会掉进去,就会化掉。
郎中说:这个方法是倪师在《伤寒论》讲课中提及的,其实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而这种智慧无处不在,听郎中为各位娓娓道来。
黄蓉瞧瞧天竺僧含着笑容的脸色,突然心念一动,俯身翻过天竺僧的手掌,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拿着一株深紫色的小草。黄蓉轻轻扳开他的手指,拿起小草,问道:“这是甚么草?”朱子柳摇摇头,并不识得。黄蓉拿近鼻边一闻,觉有一股恶臭,中人欲呕。一灯忙道:“郭夫人小心,这是断肠草,含有剧毒。”这是《神雕侠侣》中的剧情,天竺大师在临死前找到了情花的解药——断肠草。其解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生在情花旁边的断肠草。断肠草生在情花旁边,被毒花熏染着,岂不是比情花还毒吗?两种剧毒的植物为何还能近距离的生长呢?这正是大自然的奇妙所在,情花和断肠草之所以能够结伴而存,必定是两者之间已经在相互选择之中达成了平衡。所以断肠草必然是能够容纳和转化情花毒的存在。看到这里郎中不禁想到,如果没有绝情丹,也没有断肠草,杨过的情花毒还能不能解?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领悟了中医之道,每个人都能找到解药。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情花旁边没有找到断肠草,可以用情花植株的根来解毒。花的质地轻,花瓣发散向外,其气厚而味薄,所以日常中见到的花朵,用鼻子闻之多有香味,但用舌尝之则食之无味。但中医用药亦是利用“诸花皆升”之意来作用于上焦,宣散肺气。而根的质地较重,其味厚而气薄,比如临床中常用的地黄就是典型的根茎,其质地厚实,鼻子闻之几乎没有气味,但是用舌尝之则可品味其醇厚的味道。所以地黄多用来补益肝肾,作用于人体下焦。花和根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一个质轻,一个质重;一个闻之有味而食之无味,一个闻之无味而食之有味。两者的作用方向完全相反,如果花比作纯阳,那么根就是纯阴,纯阳之毒要用纯阴之性来解,自然之理。这种现象在中药里面还有很多。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要药,但是麻黄根却有收敛止汗的作用;熟透的柿子酸甜可口,但是柿子蒂却苦涩异常;桂枝是桂树的嫩枝,发汗走窜的效果很好,肉桂是桂树的皮,守中固本的作用却异常好。中医之道就是天地之道,天地之道就是中医之道。这样的道理我们还能看到很多。饺子是中国人独有的美食。每次吃饺子的时候,父母总爱在盛完饺子后,再给每人碗里浇上一些饺子汤,说是“原汤化原食”。吃完饺子,再喝点饺子汤,就容易消化。厚实的水饺下肚,再配上醇香的饺子汤,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惬意的事情了。这是中国式的智慧。但是这种智慧不被了解,反被嘲笑。愚昧、落后、迷信等标签被贴的整整齐齐。下面是在搜索词条中查到的“原汤化原食”的解释。搜索词条中的解释为:弥补面食在烹饪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这种解释让我哑然失笑。中国古人根本就不知道维生素是何物,这种解释不过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罢了。我们一如既往的中医黑“丁香园”的观点是:听听就好,当真你就输了。一派胡言堂而皇之登上了各大公众媒介。任何的解释,如果脱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范畴,便都是扯淡。下面这个案例摘自《中医和自然造化之理的用药机巧》,案例传达正是此意。夏天,姨妈到家里来。妈妈很好客,摘下了葡萄架上最优秀的一系列葡萄。姨妈兴致勃勃,胃口大开,满载而归。次日早,却见姨妈从门前小跑而过,正诧异着,姨妈说,昨天吃了葡萄,从半夜开始拉稀,熬到现在,已经是大约三到五分钟就要拉一次了。看着姨妈一副惨不忍睹的样子,心中讶然。忽然记起曾经是哪个电视频道播放过一期抓毒蛇的录像,画面旁白讲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最毒的蛇居住的地方,其附近不多远处必生长有相应的解蛇毒之药;片中捕蛇人在被毒蛇咬过之后,强支身体,镇定自若,果真在蛇踞不远处的溪涯边采到了解蛇毒的妙药。细思姨妈此事,她应该是吃葡萄过量而中毒了,想必身边也定有解毒良药。记得《本草纲目》里记载过:食瓜过伤,瓜皮煎汤解之。诸瓜皆同。于是豁然,那么就用葡萄皮和葡萄叶(为了保证疗效)一起熬水喝试试看,能否解燃眉之急?立即动手,从地上捡起一小把葡萄皮洗净,又采下几片还算鲜嫩的葡萄叶,一起熬水,喝。不多久,奇迹出现,姨妈由原来三到五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延长到十五分钟上一次厕所;于是,再喝。姨妈三十分钟才上一次厕所了;又再喝,姨妈居然一整天都不再拉稀、恢复正常了。上天真是有好生之德!不亲自试验,又有谁解“目之所及,皆可为药”的真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惊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东西却在飞速流失。作为一个中医,郎中努力想用手捧住我们的传统,但是发现它们如同砂砾一般,我抓的越紧,它流的越快。一个人的努力,终究只是杯水车薪。中医的振兴,中国文化的复兴,需要每一个国人的参与!如果大家觉得郎中的文章能有所帮助,就麻烦各位多多点赞、分享,让中医思维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更多郎中的原创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