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每日快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推出。该项服务旨在通过提供最新科研论文线索、摘译科研论文主要内容,为我国的科研攻关和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工作团队保持中立立场,无倾向性意见,所摘译内容主要用于说明科研论文本身,努力客观真实反映原文情况,起到供使用者参考的目的。工作团队摘译了某篇科研论文,并不代表工作团队认可这篇科研论文;工作团队不对科研论文中所述内容的有效性或准确性负责。由于所摘编内容都有具体的文献来源,请使用者通过文献来源线索获取具体的原始文献,并自行甄别和使用。工作团队希望进一步强调,本团队所摘译形成的文字内容不应被视为相关科研论文的全部,不应拿来作为临床医学和健康管理指导,也不应被当作既定事实在新闻媒体上报道。由于水平所限,所摘编内容不免会有疏漏,还请各位使用者谅解。
药物研发
信息名称常见心脏药物可有效抑制ACE2与SARS-CoV-2刺突蛋白结合
ScientificReports于11月12日发表了美国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文章“CommoncardiacmedicationspotentlyinhibitACE2bindingtotheSARS-CoV-2Spike,andblockviruspenetrationandinfectivityinhumanlungcells”,描述了心脏类药物不仅可有效抑制ACE2与SARS-CoV-2刺突蛋白结合,还可以阻止病毒在人肺细胞中的渗透和感染。
文章称,强心苷类药物可能阻断ACE2与SARS-CoV-2刺突蛋白(S)的结合,进而阻断病毒感染靶细胞。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ACE2:Spike结合的生化检测方法,并测试了结合抑制剂强心苷类药物的效果。研究人员表示哇巴因(ouabain)、洋地黄毒苷(digitoxin)、地高辛(digoxin),以及无糖衍生物毛地黄毒苷配基和地高辛配基可抑制ACE2与SARS-CoV-2原始毒株(D)及其变体α/β/γ(DG)的刺突蛋白结合,这些药物还能抑制ACE2与SARS-CoV-2原始毒株,以及β(EK)、Mink(YF)、α/β/γ变体(NY)的受体结合域(RBD)结合。研究人员还发现哇巴因、洋地黄毒苷和地高辛可抑制SARS-CoV-2穿透人肺细胞,并阻断SARS-CoV-2原始毒株的传染性。这些数据表明,强心苷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ACE2与RBD的结合来阻止病毒对靶细胞的渗透。对于心脏正常的受试者,短期使用临床浓度的哇巴因和洋地黄毒苷相对安全,因此这些常见的心脏类药物可以作为廉价的再利用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