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五类药物促人衰老
1.解热、消炎、镇痛药:常因头痛、腰腿痛、感冒发热而服用,有些人可因用药时间长而成瘾。此类药物对中老年人可引起眩晕、耳鸣、低血压等症状,可进一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全身老化。
2.抗胆碱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水杨酸、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可引起中老年人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昏花、色觉异常等,加速视力老化。
3.性激素(壮阳类药)、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抗组织胺药,特别是抗胆碱药:可通过对前列腺的影响而出现排尿困难或尿失禁。
4.毛地黄及运用于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可诱发中老年人眩晕或忧郁。
5.肾上腺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从而加速老化。
二、服用阿司匹林八项注意
1.有较强的胃肠道反应,胃病患者慎用。
2.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哮喘病人禁用。
3.引起出血,故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合成功能低者,维生素K缺乏者和血友病人禁用。
4.大剂量或敏感者易出现眩晕、听力下降、耳鸣、眼花、复视或精神障碍,应减少计量或停药。5.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青霉素类,磺胺类,黄酰类及口服降糖联合应用时,可使上述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态增加,呈超效作用,应特别注意。
6.会降低吲哚美辛的胃肠吸收,降低其生物利用度,故不宜合用。
7.在体内可促使异烟肼转化为乙酰异烟肼,降低血药浓度,增加毒性反应,应避免同时服用。
8.与红霉素合用,可使红霉素效价降低。
三、服安眠药五注意
1.防止耐受性:长期服用某一种安眠药,身体会产生耐受性,一般人的做法是增加药量,结果易导致药物中毒。
2.防止依赖性:长期以安眠药帮助入睡的人,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每逢睡前必须吃药,否则就无法入睡,应加以避免。
3.防止精神和肝肾损害: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导致体内蓄积二造成中毒。出现精神抑郁、困倦、记忆力差、肝肾功能异常。因此,有肝、肾功能不全者用安眠药应十分谨慎。
4.防止不良反应:服用一种安眠药时,再服用其它同类药物,应遵医嘱。否则,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如昏迷、呼吸抑制等,甚至中毒死亡。
5.尽可能摆脱安眠药:安眠药只能促进睡眠,没有消除失眠原因的作用。因此,患失眠后要找出原因,如是否因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烟酒作用、思考过多等引起,如果排除这些因素,一般能很快消除失眠。
六、治疗冠心病的四类药物两项原则
四类药物:
(1)硝酸盐类:如硝酸甘油、清心痛、长效心痛治等,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最好。
(2)钙离子拮抗剂:如异搏定、心痛定等。心痛定还可降压,适用于心绞痛与高血压合并患者。从小剂量开始饭后服用,可降低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氨酞心安、倍他乐克等。心绞痛合并心率加快者,适宜用此类药物。
(4)中草药制剂: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是心绞痛预防、治疗、急救较理想的药物。
两项原则:
(1)按心绞痛规律用药的原则:如多在夜间发病,就不要把全部集中在白天服用,可拉开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最后一次用药放在睡前服用。
(2)预防性用药的原则:入心绞痛常发生在排便、快跑、饮食等某项活动时,可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半小时服用,已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
六、家庭用药五大误区
误区一,计量过小:用药量过小达不到药物有效剂量,易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效果不佳。
误区二,疗程不足:抗生素类药过早停药可导致病原微生物复活与繁殖,使疾病再度复发。
误区三,更换过频:过频地更换药物,可延误病情,产生耐药性发生不良反应,是治疗复杂化。
误区四,时断时续:不能保证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影响临床效果,使致病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误区五,突然停药:许多疾病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二巩固疗效,如因病情控制而突然停药,可使病情恶化,引起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反跳现象,甚至危及生命。家庭用药不要擅自作主,应听从医生指导。
七、中老年人用药五注意
1.药物的吸收:中老年人消化道功能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肠道动脉硬化,影响所服药物的吸收,从而使药物的疗效降低。
2.药物的代谢:药物在肝脏内氧化、还原和水解,中老年人代谢缓慢,易引起中毒。
3.药物的排泄:中老年人的肾单元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均减少,从而出现药物的续积。
4.药物耐受性:中老年人数药合用时耐受性降低。因此,应限制用药的种类、计量和次数。
5.合理用药: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人是不合理用药所致,尤其是中老年人,病情复杂,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代偿功能显著减退,个体差异增大,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往往促使病情急转直下,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因此,中老年人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八、停药的五个学问
1.需长期服药的:高血压、糖尿病等。
2.需立即停药的:流行性感冒、肝炎等一旦症状消失,可立即停药;疼痛使用去痛片,发发烧使用退烧药,失眠使用安眠药等,症状消失后不可再用。
3.需缓慢停药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病、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需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故应缓慢停药
4.需及时停药的:为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也为避免过晚停药导致毒副反应及耐药性,故疾病治愈后在用药1~2天可及时停药。
5.需逐渐减量停药的:服用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达到治疗目的后需逐渐减量,而后再停止服用。
九、用药三从和选药四不得
用药三从:
(1)医师的医嘱要依从。不要擅自更改医师经过诊断和深思熟虑提出的用药方案,至少在疗程内要服从治疗。
(2)亲属的提醒要听从。用药时需低盐少酒,戒烟忌口之类的生活干预,服药者不能恪守而被亲人提醒时,应该听从,一面应先药效。
(3)康复计划要遵从。治病用药遵从康复计划,促进康复治疗。
选药四不得:
(1)夸张的广告听不得。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容易迷惑求医心切的病人,千万听信不得。
(2)别人的经验搬不得。人有千差,病有万别,别人的用药经验不一定合适自己。
(3)游医的大话信不得。游医的骗术多种多样,他们的大话谎话信不得
(4)偏方验方试不得。未经临床验证的偏方验方不要乱试。
十、药品的四种不良反应
1.副作用:一种药物常有多种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之为副作用。副作用通常较轻微,多为可逆性机能变化,停药后大多很快消退。
2.毒性反应:大多数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器官或组织的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结构的病理变化,但反应程度与剂量有关,计量加大,毒性反应增强,停药后恢复缓慢,甚至终身不愈。
3.特异质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与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
4.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些药物的特殊反应。该反应与药物的性质剂量无关。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可速发或迟发,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哮喘等。
十一、用药知识四则
1.药非良物,与毒相通:药性和毒性是一把剑上的两个刃,服药后,在收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毒副作用。
2.药物相加,错综复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发生复杂的变化,轻者会降低药物的作用,重者则会产生毒副作用。
3.多药并用,危害深重:据专家调查,发现用药五种以下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10种者为10%,11~15种者为28%,16~18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竟高达58%。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同时服药品种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4.合理用药,提高疗效:合理地治疗疾病不是简单的药物叠加,因药物进入体内后,并不是各司其职、独立作战,而是混合作战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因此,有病时还是请医师诊治,按医嘱服药为好"
声明及联系方式
声明及联系方式
1.本文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版权由原作者所有;
2.若有侵权,请联系,24小时内删除;
3.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4.欢迎转发,但请保留作者及平台信息,违者必究。
人
小编或(只允许加其中1人)
海量资料论坛: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