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值园冶文创成立五周年之际,公司创始人林小峰先生在沪接受《上海公园》杂志专访。《上海公园》杂志用专版进行了题为《当世界需要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的专题报道,本文现对主要内容进行转载。
当世界需要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文/倪超英本篇为原刊节选故宫文创,创下了年15亿的销售额,不仅激活了中国最重要的博物馆的活动,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亮眼并振奋人心,而且在全球热了,全网红了;某高校以植物题材设计的口红,支限量款连校友都是一“红”难求……文创产业的春天就在向世界招手。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一词源于年,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主要表现的是创作者及其团队的主观世界观。文化产业的兴起,源于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转型,物质条件的满足,使人们开始注重对文化和精神的需求,文化创意产品也随之产生。互联网时代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使文化创意产业借助新兴媒体的渠道,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膨胀阶段。爆红的故宫文创产品包括VR设备及走进千家万户的“宫文化”系列产品引发了文创产品的开发热,已经热了很久,各级政府出台的文创政策也是耳熟能详。说到文创,浓缩了大自然所有精华和历代园艺规划设计师的灵魂和思想精髓的园林,无可厚非地成为文创的源泉。5年前,上海园冶文创公司应运而生,创始人正是园林文化学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委会委员、上海市绿化局科技专业委员会专家、上海市原卢湾区绿化管理局副局长、园林科普作家与导演林小峰。作为中国第一家园林文创公司的创始人,他撰写了几十万字专业文章,先后出版了《中外园林景观品鉴》等4本专著,导演过国内园林大型文化演出,其多款创意设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在园冶文创公司成立5周年之际,笔者与林小峰围绕“当世界需要你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的议题,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对话。问:从园林行业的管理者到文创品牌的创始人,您是怎么想的?林小峰:当年我担任卢湾区绿化管理局副局长的时候,全国城市平均的绿地率已经达到30%以上。在三分土地一分绿这样的生态福利让人喝彩的同时,也让冷静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的园林绿化发展之路在哪里?土地资源稀缺,而人们对园林文化的要求却在不断走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门口的几棵树和附近几家公园的园林环境。即使在公园里,大树森森、芳草萋萋也属于基本件和“标配”的概念了。当年对园林文化的研究和热爱,使我义无反顾地从体制里出来,目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园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创立了“园冶文创”这一品牌。其实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园林文化,通过园林文创来享受园林的生态赐予,享受大自然最精彩的一面。随着文创大环境的形成以及人们在这方面消费饥饿感的呈现,园冶文创的路很快在我们的脚下显现,使园冶文创在短短的5年间,被意想不到地认知、认同和认可。问:5年过去了,园冶文化可以说是“低开高走”。对于这样的说法,您觉得怎么样?林小峰:5岁的园冶文创公司,最近收到另一个好消息是公司品牌“园林文创”成功入围中国文创新品牌榜“文创”,与国家图书馆、北京动物园等单位同列“创意生活”赛道入围品牌项目。同时还获得了国家商标总局“园林文创”的注册商标。这对我们而言,一方面是5年来的追求有了收获,另一方面是再次看到了我国对文创产业的重视。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优美,几千年来留下了丰厚的园林遗产,如古典园林、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等等,这背后的文化人人都知道,但是如何去挖掘?在这里需要特别明确的是,衍生品是文创,但文创并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一个类似于互联网之类的思维,涵盖了策划、规划设计、运营、活动等全产业链的一个概念。另外,改革开放40年,城市园林绿化的大发展,全面提升了城市的生态水平,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公园绿地、林荫道、专类园、立体绿化、私家花园数不胜数,围绕园林开展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各类园博会、花博会等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园林和园艺的力量。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催生了很多的产业,地价上去了,相关的产业链形成了,但是无可回避和难以避免的是,作为一个物化了的形态和相关阶段性的活动,瓶颈也很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让我想到了一点,那就是必须采用文创思维来突围。文创可以走出园林用地的困境和无奈,可以让园林从量的增长走进一条质的提升的新通道,可以巧于借代、资源整合、激活“园林+”、打开思维、放大格局,让园林产业真正呈现几何级和指数型成长。您刚才说的“低开高走”,应该说是今天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可能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鼓励我们一下。但是这“高”字不是高调,而是更高的站位和高水平的创意。“园冶文创”创立以后,很快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园林空间里的创意活动到大型园林文化综艺节目的策划,从专题展事的创意策划到园林空间的延伸表达,园冶文创激活的园林文化,是有目共睹的。▲“睡在莲中·爱在韩城”园林文化演出问: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您对这个怎么看?林小峰:上海市委的领导曾提出了上海加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4个必然要求,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创50条”是历年上海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政策之集大成,更集中体现上海文创产业再上新台阶的势头。未来5年,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15%左右,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预计本市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会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到年,上海将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50条具体政策措施的力度和强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继往开来的,高屋建瓴地把文化定位在城市建设的灵魂和根基这样的高度,首次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市领导在全市大会上还言简意赅地定调:抓文创就是抓发展,抓文创就是抓民生、服务民生。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把文化与全域旅游进行了整合,带来许多行业、产业、职业整合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创的美好春天已经离我们不远了。而上海“文创50条”,与园林有关的竟占了8条,其中涉及园林绿化、文化旅游条目非常广泛。应该说“文创50条”给文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路线图,接下来需要园林人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本行业应抓住历史机遇,借势、趁势、顺势、造势来拓展园林的空间和产业链。问:您对文创的研究颇深,打开的是国际视野。您能不能说一下国际国内在这方面的成果?林小峰:首先从“文化创意之都”伦敦来看,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曾长期承受着环境被破坏的恶果,年的雾霾事件造成大量市民死亡,更是将伦敦推到了全球舆论的风口浪尖。痛定思痛,英国举国上下进行了华丽转身般的战略转型,他们看到文化创意具有高附加值、低耗能、零污染的特性。因此,英国政府高瞻远瞩地把文创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政策、金融、基础设施、品牌活动等)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结果,文化产业让伦敦的城市形象、城市生活脱胎换骨,形成了环境—产业—城市的良性发展机制,使文创成为英伦大地的血脉和基因,不仅重塑了城市形象,也彻底改变了伦敦市民的生活方式。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伦敦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昔日的雾都一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的欧洲中心、国际顶尖都市。▲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国内的“文创之都”成都,是我国6个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中唯一承担文创中心建设的城市。成都紧紧围绕内容至上的文化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了“大熊猫生态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诗歌文化”等系列文化创意形态。成都城市文化的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亮相时,“天府风光”“熊猫故乡”“蜀汉文化”惊艳了全场。自年起,成都每年举办成都创意设计周及博览会,从战略、资金、硬件、内容、营销等方面打造文创中心。成都创意设计产业展览会,整合该届成都创意周的成功及国内外优质创意设计机构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展示,包括了规划文创+设计馆、文创+旅游馆、文创+未来馆、文创+数字馆四大展馆。展品类别涵盖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环保节能、互联网+、版权服务、工艺美术、空间设计、创意家居家电、智慧餐饮、影视影像、动漫游戏等产业,吸引观众15万人次,成交金额20亿元人民币。除了成都,中国台湾在面临着产业转化的阵痛面前,着重倡导“产业文创化,文创产业化”的产业融合模式,焕发出勃然生机,使其涵盖了艺术表演、跨界美食、生活美学零售、主题咖啡馆、复合书店、动漫卡通、文创产业园、特色民宿等多个品类,还覆盖到了园林范畴。例如以中式园林建筑的门窗为灵感,升级了《花窗舞影》系列茶具等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资料显示,到年底,北京市属公园共开放的主题文创品店有31处,营业面积多平方,销售文创商品达类种,销售收益连年翻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高度统一。问:园林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但是有时候还是很远。您对这个怎么看?林小峰:过去园林从业人员的地位低,在百姓的眼中就是浇水除草的苦力,一如长期以来所说的“城市农民工”,这样的认知和导向,让人很是哭笑不得。园林空间的文化就是要让童叟皆欢。这就是明明离我们很近的园林有时候又离得很远的道理,下面举一个英国花卉创意的例子。虞美人是一种普通的植物,行业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为观赏植物,但却成为“一战”纪念花,这源于一个文创思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困守战壕的协约国军队士兵们,经常看到虞美人花,鲜花不知有战争,依旧美丽绽放,这给心理压力极大的将士以情感慰藉,许多士兵还把战场上的虞美人花夹在书信中寄回家。加拿大军医、诗人约翰·麦克雷年在比利时战场上,写下名为《在佛兰德斯战争》的诗纪念阵亡的将士,因为他看到了阵地的虞美人花。由此,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相继确立了将阵亡将士纪念日以佩戴虞美人花作为标志。年,在“一战”百年的切尔西花展上,一个简陋粗放的花盆生产场景点获得室外景点金奖。这个花盆场是“一战”的战场之一,万幸的是那些应征入伍的花盆场工人都活着回来干老本行,而且这个百年花盆场居然还在。园林设计是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艺术再现了花盆生产的过程,包括烧花盆的窑,当然加入了毛地黄、飞燕草、漏斗菜、铃兰等草花,让它回归了花园。同年的英国地标性建筑伦敦塔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装置艺术作品“血染大地的红色海洋”,枝红色陶瓷虞美人将伦敦塔包围,并从塔上倾斜到地面,数字代表并纪念在“一战”中身亡的士兵,威廉王子及王妃,以及哈利王子都来此“种植”。只需25英镑你就能把其中一朵造型精美的陶瓷虞美人带回家,每朵陶瓷花售价的10%作为善款捐给6家慈善机构。我们的园林里有多少类似的故事?如果通过文创来激活这些故事,那么园林离我们还会远么?相反,再美的园林,如果让故事淹没在树丛花影间,即使这个物化的空间形态再美,也只能是一个割断了历史、没有了故事、更没有文化灵魂的“绿色沙漠”。问:《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围绕园林、园林文化以及植物方面的故事也很精彩,其文物园林上海大观园就表现了相关的主题。您在近年来是怎么样围绕“红楼”主题进行文创传播的?林小峰:“园冶文创”取意于明末造园家计成于年所著的《园冶》为名,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对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文学巨著充满了 链接一:相关名词定义1.创意: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它是指对现实存在事物的理解以及认知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抽象思维和行为潜能。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2.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最先由英国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内涵外延越来越宽泛。3.园林文化创意:把园林的文化加以提取创新,通过艺术手法、科技应用等表达方式,进行再创作、再制作的过程以及各类物质的表现与非物质的表达,以达到更好的综合效益与受众体验度的结果或者产品。4.园林行业如何做文创:新时代倡导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文化自信、供给侧改革与现在的体验经济、消费升级、全域旅游和创意产业通过文化与园林的有机碰撞,如园艺的接穗与砧木般嫁接手法融合再造,可以创造性地给整个园林事业带来专业、行业产业的崭新发展途径。链接二:上海园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上海园冶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园林文创全领域缔造者,是以园林园艺为核心的文创公司,专业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和运营咨询、园林活动策划、园旅文相关服务、国内外文化交流等。致力于用文创思维践行“美与好生活”理念,尝试园林+融合,将园林文化注入景观设计、活动策划、文创产品等领域,在园林园艺的文化、艺术化、生活化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全国引领作用。公司创始人林小峰先生,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态协会理事,上海绿化市容局科技委专家,上海市月季花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多本《园林》杂志专栏作家。他曾是上海市原卢湾区绿化局领导,拥有30年的专业经验,还曾担任过国家级景区领导,具有运营管理经验。林小峰先生策划创意的作品曾经荣获加拿大国际立体花坛大赛最高大奖,并因在国际交流上的贡献受到荷兰国王的专程接见。目前林小峰先生已经出版专著4本,撰写专业文章60万字,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美誉度。团队其他成员经验丰富,均来自国外著名公司和国内等著名高校的相关专业。公司的成功案例:国家级新区——河南郑东新区、江西赣州市等园林绿化的景观咨询,南京青奥会、郑州五国峰会等大型展会的景观布置,刘海粟美术馆立体绿化设计,田子坊景观改造等标志性景点设计,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改造,上海颛桥剪纸文化公园、武康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浦东街区塘桥街道景观提升工程,古美路街道菜场综合改造、智慧坊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以及第十三届全国菊展嘉定分会场景观规划设计和室内花卉布展等。年,公司在全国第十七届二梅展栖霞展园设计获得最高大奖——“室外展园特等奖”,先后策划了年全国菊花展、上海市民绿化节、上海家庭园艺展、上海国际多肉植物展、天空农庄嘉年华等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公司作为总策划、总导演的首届全国睡莲文化节文艺演出推出后享誉业内外,被誉为“园林版G20”。年策划导演了中国首部以月季花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剧等园林文化活动。公司组织过多场杭州园林植物造景高级研修班、苏州江南园林传承创新研修班,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内外园林专业游学班,在全国以巡讲方式和线上新媒体方式举行“红楼梦大观园”园林系列讲座等。特别鸣谢
《上海公园》杂志
倪超英
关于我们
园冶文创|园林文化的使者
中国第一家园林文化文创公司
—
园林文化创意设计
园林活动策划执行
园林专业交流传播
园林文创衍生产品
联系我们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