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老了的缘故,最近突然喜欢写历史了。
对于上海的花友们来说,上海植物园是一座亲切而熟悉的植物园,它的参天古树,清秀玉兰,每年春天的盛大花展,都吸引花友们的脚步忍不住时常要往上植走走。
今天,就翻开多年来的相册,看看我们这座熟悉的植物园在过去的十年都经历了什么?
年
一般每年去上植都是春天,或三月或四月,上植这时都有春季花展。花展的主会场常常放在植物大楼到二号门之间。
这一年的造型是小蛋壳花器,不管怎么说,花色比起现在,那是单调了好多。
轮胎花器和刚刚盛行起来的角堇、紫罗兰,颜色也比较大路货。
虽然草花比较平凡,上植的牡丹园却是一直都很经典,毕竟从民国时期开始,上植所在的龙华就是牡丹的胜地了。
上植的杜鹃也很不错,品种多,而且,人少。
蔷薇园,后来这个园子完全被翻新了。
蔷薇园里的巨型黄木香,可惜翻新后我好像有点找不到她了。不知它还安在否?
上植作为中小学生春游的主要地点,自然也少不了各种儿童娱乐设施和络绎不绝的熊孩子。
年
这一年是世博会的年,也是对上海植物园非常重要的一年。从这年开始,春季花展从单纯市民的娱乐开始有点国际化展览的色彩了。
第一次种郁金香。
第一次搭景点。
有了家庭园艺展区,甚至吸引一位僧人前来观摩。
一二年生的各种帅气植物,看的眼花缭乱,五个字:统统不认识。
甚至还有这么高端的木绣球。
葡萄风信子也登场了。
年
这一年去得早了,花展还没有开始,但是看到了上植最美的玉兰花。
玉兰是上海的市花,上植的玉兰自然也是品种繁多,不同凡响。
除了玉兰,还有各种早花的木本,例如这个福建山樱花。
熊孩子比起两年前,也慢慢进化成人了。
年
这一年,我的点有点奇怪,一直低头在看地上的野花,好在上植植被丰富,野花还真不少。
刻叶紫堇
紫花地丁
小花小草头上的杜鹃花,灿烂的映山红。
最喜欢的重瓣白杜鹃。每年来都要给它拍个照。
注意,重点来了!
我眼中上植的最美:秤锤树,这一树白花,简直仙极了。
年观赏草元年
这年的花展上除了历年的花卉,还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观赏草。
不得不说,有草以后,大气了好多。
年
观赏草继续大显身手,出现了漂亮的花境。紫红色的新西兰亚麻完全是主角风范。
草,草,各种草。
二年生的毛地黄和飞燕草也种的比世博那年自然了许多。
牡丹园里引进了很多日本品种,面对那些价格不菲的品种,每个人走过去都咋舌:壕,真壕。
组合盆栽,有模有样。
蔬菜园,高低起伏。
年
这年春天一忙就过了,到上植已是绿肥红瘦的夏末。
此行的目的是陪朋友找王莲。
王莲没找到,先看到一大堆各色石蒜。
温室前的花境,这里又要敲黑板了。
在经历过包邮区八月天的滚滚热浪之后,还能保持这样的花境,真是不容易啊。
究其原因,还是草的功劳。
还有这些耐热一年生,例如这个绿眼蛇目菊。
原来夏天的上植还有盆栽荷花展。
蔷薇园,不出意外的寂寥。
几乎逛完了整个园子,几乎绝望时,终于在二号门的水池里找到了它-王莲。
粉白色的花朵,刺呼呼的新叶,值得我们走了这么远。
年
随着地铁石龙路站的开通,植物园的四号门越来越重要,这个入口处的靓丽的郁金香渐渐成为花展的主角。
不过,也有素净些的球根鸢尾。
再往里走,还有很是清新的洋水仙。
以及这个,草地上自生的番红花。
还有,葡萄风信子的蓝色花海。
年
设计元素越来越多的一年,紫色墙壁很有特色。
大热的绣球花登场了。
比起09年的轮胎角堇,这个画框角堇是不是感觉到脱胎换骨了?
还有韩国设计师的作品。
这一年的主题是天竺葵。
年
郁金香的颜色终于不再全是大红大紫。
观赏草也用得越来越自然。
庭院小景。这算,美式中产风?
很自然的飞燕草小径。
茅舍草庵风
虽然娱乐全体市民还是少不了门口的彩虹色鲁冰花。
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年可能是漫长的,但是对于一座花园,好像就是十分短暂。
一转眼,花开花落,玉兰花年年相似。
一转眼,春去春来,熊孩子换了一批又一批。
最后晒几张上植的秘密基地来结束今天的抒情。
科研苗圃,有很多新品种在这里培育诞生。
名贵的金花茶,用于杂交育种会产生什么样的后代呢?
白色新品种茶花,什么时候会到上植的杜鹃山茶区去和那些秤锤树做邻居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破译白癜风绝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