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步,育儿一大步↑做轻松淡定的新式妈妈~
因为从事早期教育,草草近年经常回想小时候的事情,想看看下小时候的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例如有次看旅游广告时就突发奇想:为什么我小时候没去过欧洲,读书时也没有什么多媒体设备能看到欧洲的建筑,却一想到欧洲,就会浮现出阿尔卑斯山和坚墙厚壁的城堡呢?
直到最近草草无意中看到《花仙子》的画面,才恍然大悟!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很多事物的印象,都来自小时候看过的动漫?
例如埃及的印象来自《尼罗河女儿》、希腊神话的印象来自《星座宫神话》(感觉暴露年龄了)……
但凡经典,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于是上周,我偷空重温了《花仙子》,发现它竟然蕴含7大教育秘笈,是不可多得的优良教育片!难怪当年能通过审查让我们看到。
孩子将获得的7大收获
1.正确的三观
主角小蓓是个善良开朗的女孩,她被赋予使命,寻找能带来幸福与快乐的“七色花”。她不但乐于助人,还勇敢地承担责任,也宽容别人的不公义。
例如第10集,雇主怀疑她偷了东西而把她关起来,雇主的儿子要放她走,小蓓却坚持要帮雇主找回东西再走。
2.认识多种花草植物
《花仙子》每集都会出现一种新的花,每朵花的生长环境都有差别,花语都有教育意义。
例如:
正向的红马鞭草(同心协力)、小蓟花(独立)、瞿麦花(勇敢)……
警示的报春花(贪欲)、紫花毛地黄(不诚实)、桂顶红(强烈的虚荣心)……
3.见识风格各异的国家
小蓓带我们游遍了整个欧洲。她从法国出发
途径西班牙、荷兰、前西德、瑞士、瑞典、挪威、英国、摩洛哥、突尼斯、意大利……
还阴差阳错去了文明古国埃及!
和之前推介的低幼启蒙动画不同,《花仙子》的场景大多取自各国著名景点,无比写实,看完相当于免费去欧洲逛了一圈,例如:
(西班牙)拉斯班塔斯斗牛场
(荷兰)阿姆斯特丹·马海丽吊桥
还有(德)不莱梅市政厅广场、(意)罗马许愿池、(意)威尼斯叹息桥、(意)佛罗伦萨大教堂、(西)塞维尔西班牙广场喷泉等等。完全可以作为欧洲游的介绍片给孩子看!
4.欣赏风格各异的装扮
女主小蓓的造型,除了经典小红裙+旅行箱:
还有去到不同城市就变换的服装,例如中性的:
前卫的:
乡村风的:
华丽丽的:
最后一集参加王子加冕典礼的:
小蓓还有花钥匙,只要有花就能随时变装。例如女王装:
水手服:
马戏服:
仙女装:
整剧下来共有61套服装,闪闪的设计感,比时装秀还精彩!
孩子在看的时候就能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配色、造型的点子。小时候我们女孩子们都超喜欢它的填色本和贴纸!
所以《花仙子》非常适合正值审美敏感期的4-6岁孩子,看完再也不用担心孩子被某些低俗剧毁三观。
5.学习社交与实践技能
小蓓在旅途中遇到各种年龄层的人,有老奶奶、年轻女孩、比她小的男孩、大叔等等,每个经历都传递着与人交往的核心,例如真诚、信任、宽容等等。(戳看前文:解构3-6岁敏感期(交际),了解更多幼儿该掌握的社交技巧。)
一路上,小蓓还受到娜娜小姐和狸猫波奇的种种阻挠,这些挫折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
通过看小蓓和李嘉文是如何想办法克服困难、化险为夷的,孩子也能增添智慧。(戳看前文:没有实践智力,练成学霸又如何
成长需要系列7)
(李嘉文在救火前先淋湿全身)
6.获得恋爱启蒙
很多爸妈害怕孩子看有关爱情的内容,其实孩子在4-6岁就进入婚姻的敏感期,在5岁左右就知道要和同龄异性结婚,如果顺利,6岁就能掌握婚姻关系的核心。(详见前文:爸妈想什么呢?我们才不是早熟!
解构3-6岁敏感期(婚姻))
喜欢一个人要如何表达,应如何对待,意见不一致时如何解决,这些片中都有讲到。
而且片中小蓓与李嘉文的互动也很纯良,除了牵手拥抱就没更进一步的亲密行为了,是不可多得的恋爱启蒙教材哇!
7.启发批判思维
这个世界一定有人因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伤害我们,或做出与我们不同的选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例如第一集就讲到:小蓓在列车上看到远处有房子着火,她希望大家去帮忙,但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事不关己,只想列车继续前行。
小蓓没有埋怨大家,而是跟从自己的内心,下车救火,她的善行最终感动了大家,让大家回来一起灭火。
婴幼儿早期的世界观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认为这个世界只有好人和坏人。但随着成长,我们会发现世界是多元的:
没有生来就彻底坏的人,只不过他是选择做欲望的主人,还是做欲望的奴隶;做过错事的不代表不会改正,之前善良的人不代表不会因为遭遇一些事而改变心性……
片中对波奇的塑造就透着滑稽,让人恨不起来,我们正好通过他让孩子从多个角度去认识一个人,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科学证明,4岁的孩子基本上都能换位思考,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部片子来训练孩子的批判思维,例如:
娜娜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你是小蓓,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