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牧校南广场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时,当时它的植株是头顶褐色小圆毛球的样子,看到它的样子这么特别,我很惊奇。直接用小程序来识别它,小程序告诉我这是金盏花,金盏花并不是这样啊,小程序里的金盏花明明是橙红色的花瓣。那这种圆圆的应该不是花吧?我可能需要过几天再来,到时再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过了一些日子,我又来到这里,这次更惊讶啦!因为从小毛球中探出了黄色金丝一样的触须,它竟然是这样开花的!我更奇怪了,不知道这朵花的花瓣在哪里、花蕊又在哪里呢?小程序继续扫描现在这个样子的花,这时它又说是“红花”。红花?明明是黄色的!真是怪哉!我把这几幅图片发给偏偏,她说肯定不是金盏花,可能真的是红花,因为她见过有朋友在朋友圈发过一束花,里面就有这种样子的花,不过那枝花的触须真的是红色。那黄色的这种是红花吗?我在百科中查到它的颜色仿佛没有黄色的。这是个疑问,暂且留着,待将来知识面增长之后再来确认吧!而后,夏天的时候来到这个广场,发现这些花的顶端全都枯萎了,一片衰败,与盛开时无法相比。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L.),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百科
(红花,拍摄地点:牧院南广场)
紫露草也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植物,这次也是偶然之中才发现了它。
因为我总觉得人民公园的春天已经被我走遍了,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了。你看,连灌木丛中的茅莓都被我看到了,在公园里散步也就是继续欣赏熟悉的花花草草吧。
没想到在北门附近的草地上还长着两大株的紫露草。远看它是蓝紫色的花,我以为是蓝花丹或是蓝花草,走近一看,发现与那两种花完全不同。这花的花瓣只有三瓣,花瓣很柔软,在风中飘荡如丝绸,晨光中,那种紫色又似抹了一层金粉。花骨朵尖尖的,样子和凤仙花的种子有点像,但是外表比较光滑。
识别出来它的名字是:紫露草,真是好听又好看的名字。百科中说它是鸭跖草科,和鸭跖草的花一比较,发现它完全就是鸭跖草的花放大了之后的样子,颜色也和鸭跖草的花是一个色系的,不过略深了一些。
紫露草(拉丁学名:TradescantiaohiensisRaf.),是鸭跖草科紫露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带肉质,紫红色,花瓣蓝紫色,广卵形;蒴果椭圆形。紫露草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中国有引种栽培。由于花期长、株形奇特秀美。树丛下片植,与鸢尾花长叶配植,株形、花蕾与花序适宜观赏。用于花坛、道路两侧丛植效果较好,也可盆栽供室内摆设,或作垂吊式栽培。百科(紫露草,拍摄地点:人民公园)
路边上长着两排这样的树,平常不显眼,开花后就与众不同,那长长的白色序状花都伸向空中,我不认识它,并不知道它的名字。想用小程序识别,无奈它实在是太高了,只得放弃。有一天,看到河边长着好几棵,高度适中,应该能让我能够拍到它的花。拍到它的花之后,立即识别到了它的名字,它是以叶子的特征来命名的,因为它的树叶有七片,所以被称为七叶树。百科中形容它的花如烛台又似宝塔,同样是无患子家族的,它的种子可以用来制造肥皂。七叶树,(拉丁学名:AesculuschinensisBunge)别名:梭椤树,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聚伞圆锥花序组落叶乔木,七叶树种子可食用,但直接吃味道苦涩,需用碱水煮后方可食用,味如板栗。也可提取淀粉。木材细密可制造各种器具,种子可作药用,榨油可制造肥皂。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百科(七叶树,拍摄地点:河边)从泰山公园西南角落走过,发现路边的花圃里有一群白色的花儿开着,又是不认识的,识花君继续帮帮我吧!原来这种花的名字是毛地黄钓钟柳,这名字怎么这么长!这种花长长的,和泡桐花有点像,花朵略小一点,花瓣里有微微的斑纹,花瓣外面是一层细细的茸毛,可能是因为开得太多了,许多都被风吹得歪在一边,低垂着洁白的花筒。去年冬天,我曾在这边的花圃里看到一种紫红色的植物,当时识别说是红凤菜,会不会那种植物其实是毛地黄钓钟柳?我想从这开花的植株上找到冬天时看到的那种紫红色植物的影子,发现基本是徒劳。那我就到百科中查毛地黄钓钟柳的各个季节的形态吧!然后查了百科,百科中说它秋凉后,基生叶转红,但是没有图片,无法确认。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我还是继续实地考察吧!希望园艺工人们不要铲除这些毛地黄钓钟柳,让它们安然过冬。毛地黄钓钟柳:多年生草本,株高60cm,全株被绒毛,茎直立丛生。秋凉后,基生叶转红,而其中的园艺品种‘HuskerRed’,红叶特征更明显,甚至上部叶也呈现红绿色。株高70~80厘米,叶片深红色,花穗浅紫罗兰色。百度百科(毛地黄钓钟柳,拍摄地点:泰山公园)偏偏同学在老家顶着大太阳,拍到了这一片锦葵。我没查小程序,直接将它们当成是蜀葵的另一种模样,然后偏偏同学告诉我这是蜀葵的表妹:锦葵。看来我犯了“望形生义”的错误,虽然它俩是近亲,但名字还是不一样的。之后,在斗鸡场的小巷子里,我看到了长在巷道边上的锦葵,直接观察到了它们的模样。近距离看,这巷子里的锦葵比我看到的蜀葵要矮不少,花朵也小一些,还有花瓣的样子与蜀葵也不同,锦葵花瓣上有深色的花纹。而偏偏拍到的那些锦葵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不知道植株是不是要高大一点呢?锦葵(学名:MalvasinensisCavan.):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分枝多,疏被粗毛。叶圆心形或肾形,具5-7圆齿状钝裂片,两面均无毛或仅脉上疏被短糙伏毛。花3-11朵簇生,小苞片3,长圆形疏被柔毛;花紫红色或白色,直径3.5-4厘米,花瓣5,匙形,长2厘米,先端微缺,爪具髯毛。果扁圆形,分果爿9-11,肾形,被柔毛;种子黑褐色,肾形,长2毫米。花期5-10月。
花供园林观赏,地植或盆栽均宜;其花白色的常入药用。中国南北各城市常见的栽培植物,偶有逸生。南自广东、广西,北至内蒙古、辽宁,东起台湾,西至新疆和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印度也有。
百科(锦葵,偏偏的图,已获授权)(锦葵,拍摄地点:斗鸡场巷子)又到了观赏虞美人的时候,人民公园北门那边的虞美人比去年还要长得高、长得多、开得盛。很多人都停在千娇百媚的虞美人那里,我也不免俗,对着虞美人拍了又拍,久久不离去。终于觉得可以离去的时候,看到了旁边还有一大片紫色的林荫鼠尾草。在看了柔美的多彩的虞美人之后,再看到这些平平常常的小草,阳光好像温馨了许多,这些浅紫色花儿一点都不张扬,一串花有开有谢,就这样默默的倔强的长着,不与虞美人比颜色,自有一份浪漫情怀。
林荫鼠尾草:拉丁学名(Salvianemorosa),别称:森林鼠尾草,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产欧洲中部及西部,庭院花卉。百度百科(林荫鼠尾草,拍摄地点:人民公园)火星花,这名字让我直接联想到“火星文”。我猜测,“火星花”名字的由来会不会是因为这种花的色彩绚烂,星星点点的花,火一般的色彩,从很远处一眼就能看到。我之前还纳闷为什么这些火星花全是斜着长的,后来看到百科中说它是匍匐茎,这才知道,这就是它的特性。想要看清它的花究竟是什么样子,只能扶正它的茎蔓了。火星花(拉丁学名:CrocosmiacrocosmifloraN.E.Br.)原产非洲南部,别名雄黄兰,为本属植物帕氏火星花和黄火星花的杂交种。喜充足阳光,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球茎露地能越冬。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生育期要求土壤有充足水分。生于山坡荫湿处。仲夏季节花开不绝,是布置花境、花坛和作切花的好材料。百科(火星花,拍摄地点:天德湖公园)(所有植物的图片均为原创,实景拍摄。若您发现有标错的植物名字,请帮助提出来。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