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在南方辗转数日,终于到达了上海,带来久违的清凉和秋季耕耘后的第一场雨。
一夜暴雨,金黄的泥土块浸透了水,变成棕褐色,过了一天,从泥缝间绿绿白白的新芽冒出来,几个小时后,翠绿的细叶茸茸挺起,都是杂草:莎草、鹬草、狗尾草。
不管哪种杂草,生长速度都快到惊人。
友人小余自杭州来,帮我完成秋季最繁重的工作:秋播。
无止长30米宽6米,除去中间一条宽1米的通道,面积为平方米。1平方米10-20株植物,大约需要株植物。
想象一下一个挤了人的集会,该是何等喧闹。
秋播的方法有撒播、点播和育苗,我首先用最费力的育苗法。
也就是说种子播在育苗穴盘或小花盆里,等到长到一定大小后,再移植到土地里。
育苗主要针对那些比较细小或是珍贵的种子。
首先要准备育苗的器具,育苗土、标签、喷壶、铅笔、穴盘和小花盆。
播种土为泥炭三合一:泥炭-珍珠岩-蛭石。
泥炭是来自遥远年代的植物尸体,沉积到地层中,形成棕褐色的泥状物质。泥炭具有清洁、保水、轻质等优点,现代园艺植物的栽培,主要靠的就是泥炭。
世界上的泥炭产地多在寒冷的北欧,中国每年要耗费数亿元从国外进口接近10万吨的泥炭。
珍珠岩是矿物质膨化后形成的白色小颗粒,有大有小,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改善排水。
蛭石是硅酸盐矿物颗粒,棕褐色,柔软滑腻,它的作用主要是保水保肥。
泥炭、珍珠岩、蛭石按照4:1:1的比例配好,加水拌和均匀后就是播种土。
播种用的穴盘是植物最初的育儿室,长宽基本都是一个尺寸,穴孔却有各种大小,专业大苗圃用穴,普通个人则用72-穴。
我们用穴盘,一列7行,一行15格,一共个小穴孔。
小余把育苗土填进穴盘,稍微筛动,抖实抹平,再用喷头喷足水,放入底托,就可以开始播种了。
我们播种的有毛地黄,飞燕草,美国薄荷、金鸡菊、蓝刺头、宿根六倍利、松果菊、黑心菊、升麻、白芷、柳穿鱼……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是最好用的,铅笔在播种中就是。
用笔尖沾一点水把种子粘起来放到泥炭表面,轻轻点压,种子就陷进土里,再稍微拨来一点旁边的浮土,盖上种子。
“每穴两粒种子。”“那不是会长出两株苗吗?”“对,我们留下两株中强健的那株,另一株就掐掉不要了。”
“那么它们是竞争对手了?”“也可以这么说吧。”
小余手上的铅笔慎重起来,
“我的选择决定了它们谁和谁从一出生就是对手?”“是的,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
标签牌子上写好种子的名字、日期,插上去,铅笔完成了它本初的职责。
还剩下一些比较大的种子,旱金莲、羽扇豆,需要浸泡一晚,让种子充分吸收水,明天再播到小花盆里面。
在播种的时候,棚外传来嗡嗡的泵机声,停着的一辆三轮车上放着药水泵,对面的草莓棚在打药。
男主人拿着专用的长喷头,女主人拖着药水管,一行一行慢慢喷着。两人都光着脚,从泥泞的垄沟间一路沉默的走过来。
“今天打什么?”“白粉虱。”“用的什么药?”“公司统一配的药。”
秋天是白粉虱肆虐的时节,白色的小飞虫像幽灵一样存在,潜伏在叶子背后,吸食植物的汁液。如果不清除,草莓就长不好。
我的植物上也长了很多白粉虱,但是我没有喷药。我使用粘虫黄板挂在田间,或者干脆忍着,等它们到冬天被寒冷自然消灭。
叶子上的一点点斑点、因为状态不佳而少开几朵花、果实长得丑,对我来说都不是重要的事情。
但是草莓园不同,草莓在苗期生长不良就会衰弱,减少结果,影响收成,最终危及到种植者的生计。
草莓和白粉虱,也是你死我活的对手。
播完种的穴盘上盖一张柔软透气的纸,用作保湿。
放在台子上,有遮荫又不会太暗,通风、安全,野猫碰不着,蜗牛够不到。像家中幼儿一样,育苗穴盘是整个苗圃里最被呵护的对象。
而回到无止,在这些幼苗未来要生长的地方,更多野草的种子已经发芽,顶开泥土钻出来。
“我们让它们长两三个星期,然后用除草剂把这里洒一遍。”
“为什么要长两个星期?”“因为除草剂是通过叶子吸收,然后传达到根系,让野草烂根而死。只有让它们长出足够的叶子,才能吸收除草剂。”
听起来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案。
“这一株不是草吧?”“是黄瓜。”
一定是之前的黄瓜地里的种子,在这场雨后发芽了。刚刚从椭圆肥厚的子叶里挣脱,一张手掌般的小叶子向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伸展开来。
它的发芽实在太晚了,已经没有机会像三个月前的兄弟姐妹那样长成藤蔓,结出黄瓜。
两个星期后,它幼嫩的叶子会被喷上除草剂,然后枯萎死亡。
一边在屠杀,一边在角斗,农场里不容异己,也不容弱者。
生命残酷,从最初开始。
药草花园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