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珍视明滴眼液)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
《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
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
单行:单独,不需辅助
增效
相须:相互需要
相使:使得更厉害
减毒
相杀:杀毒软件。(生姜杀半夏)
相畏:杀人会怕。(半夏怕生姜)
减效
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
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
※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
云南:三七、木香
贵州:天麻
安徽:木瓜
东北:人参
福建:泽泻(福泽天下)
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
河南——怀庆
牛山——牛膝、山药
菊花遍地黄——菊花、地黄
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被:浙贝母
——胡:延胡索
——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
抓山猪卖金——山猪:山茱萸
——卖金:麦冬,郁金
※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
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根及根茎类:秋、冬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刚露苗时。
茎木类:秋、冬两季
皮类:春末夏初
叶类:光合作用旺盛,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花类:一般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残花败柳)
果实:多自然成熟时采
种子:完全成熟
全草类:充分生长,茂盛时采
大多数动物类、矿物类全年可采
※考点6※考点6:产地加工
拣、洗: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肉质的果实类,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不切。
揉搓:中皮、肉易分离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
蒸、煮、烫: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
发汗:促使变色、增加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干燥。
(发汗的药材:玄参、厚朴、杜仲、茯苓、续断;选厚肚夫婿——玄厚杜茯续)
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
※考点7※考点7:溶剂极性大小
极性从大到小:
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对于这个顺序大小,我们只需要拆分再合并就可以记牢了。
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甲乙丙丁
乙酸乙酯>乙醚:2个乙1个乙
氯仿>苯>四氯化碳:氯仿笨死了(笨:笨;死了:四氯)
我们生活中,石油不溶于水,浮在上面,所以水是极性最大的,石油醚最小。
最后合并起来: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氯仿>苯>四氯化碳>石油醚
※考点8※考点8:分离方法
分离方法通过六种原理来分离:
溶解度、分配比、吸附性、沸点、分子大小、解离程度。
溶解度:有溶解意味着就有沉淀,通过溶解度的不同,分离沉淀,例如有结晶和重结晶。
沸点:沸点就是在沸腾的时候分离,先沸先分,例如分馏法。
分配比:分配比是指在两种液体里面分配比例不一样,从而分离。我们可以注意到,是在两种液体里面,所以就有:液-液萃取法、液-液分配色谱。
“液-液”:指的就是两种液体。
吸附性:吸附想要的,不要的流掉。主要有聚酰胺和大孔树脂。
分子大小:物质的分子大小不一,通过某种介质将大小分开,例如有凝胶和膜。
解离程度:解离,有个“离”字,说明与离子有关,对应的就是“离子交换树脂”,也有一个“离”字。此外,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但可以在水中膨胀。
※考点9※考点9:波谱方法应用
质谱(MS):确定分子量及求算分子式。(分子质量——质:质谱)
红外(IR):提供官能团信息(宏观调控:红官——红外官能团)
紫外(UV):判定共轭体系。紫外线下工作,为了不让家人共饿(共轭)
核磁(NMR):质子(碳原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用于结构测定。(核:核心,结构的核心是碳原子;磁:磁铁有吸引相邻的东西,相邻原子的信息)
※考点10※考点10:含生物碱的中药
苦参和山豆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和山豆根都很苦。
洋金花和天仙子:莨菪碱(阿托品)和东莨菪碱。西洋金花貌若天仙,但
是浪荡。
麻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有麻黄两个字和碱字。
黄连:小檗碱(指标:盐酸小檗碱)。小波(檗,bo)潘金莲。
马钱子:士的宁(番木鳖碱)和马钱子碱。古代出行骑马,现代打的士。
川乌: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
延胡索: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
防己: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考点:麻黄(喘家圣药)
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注:香薷(夏月麻黄):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阴暑证;2.水肿,小便不利
“夏月”,夏暑——消暑化湿。
※考点:桂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考点:紫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吐泻
紫苏常用煮海鲜,谐音“子舒”。
紫苏煮海鲜——解鱼蟹毒;子舒——肚子舒服、孩子舒服——行气宽中、安胎
※考点:生姜(呕家圣药)
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
※考点:荆芥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
荆条(古代当做痒痒挠),一挠止痒,二挠透疹(长疹子时容易挠透),三挠烧炭止血(长疹子挠出血)。
※考点:防风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2.风寒湿痹,风湿疹痒3.破伤风,小儿惊风。
一字在于“风”。防风顾名思义能防住风,最常见与风有关的疾病是风湿病,记住风湿就是祛风胜湿。惊风也是风,故记住其止痛解痉的功效。
※考点:羌活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太阳经);2.风寒湿痹(上半身,附:独活治疗下半身)
※考点:白芷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4.疮疡肿毒
白止,白带止住,因此可以燥湿止带,还能消肿排脓。
※考点:头痛
治疗头疼:羌活、细辛、白芷、藁本
记忆:羌活,治疗太阳经头痛。没有太阳,我们活不了。
细辛,少阴头痛。细小,少。
白芷,阳明经头痛。明白,明是阳明经;白是白芷。
藁本,巅顶头痛。藁,高,就是巅顶的意思。
2辛凉解表药
※考点:薄荷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不吃薄荷咽真干,吃了薄荷风热清。咽—利咽;真—同“疹”,透疹;干—同肝,疏肝;风热—宣散风热;清—清利头目。
※考点:牛蒡子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中毒长疹的水牛嗑瓜子,咳嗽又发肿。中毒—解毒;长疹—透疹;水牛—在水里,因为热,疏散风热;嗑瓜子—咽喉肿痛,利咽;咳嗽—跟呼吸、肺有关,宣肺;发肿—消肿聊疮。
※考点:蝉蜕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夏天风大,看不清知了皮。夏天风—风热,疏散风热;风大—风大,树木摇晃跟抽筋一样,息风止痉;看不清—翳,明目退翳;知了皮—皮,以皮治皮,皮肤不舒服可能的原因就是长疹子或者痒,透疹止痒。注意:知了,就是蝉,蝉的叫声很大,很能叫,所以蝉蜕还能够利咽开音。
※考点: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1.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2.肺热燥咳;3.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4.血热吐衄
1.桑:想到成语“指桑骂槐”,骂到口干舌燥、血气上涌,气到吐血。所以可以清肺润燥、凉血止血。2.叶:树叶底下好乘凉,能够疏散风热。
※考点:葛根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1.外感表证,项背强痛;2.麻疹初起透发不畅;3.热病烦渴,消渴证;4.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记忆:葛根劫机,头忒热,真渴,剩只蟹。劫机—解肌;头—同“透”,透疹;忒热—退热;真渴—渴了就需要水,要生津;剩只蟹—升阳止泻
※考点: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2.肝郁气结,协肋疼痛,月经不调,痛经;3.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1.柴胡特点:治疗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因为它能解表退热。2.柴:烧柴的时候有热气,阳气,升举阳气。3.胡:打麻将胡牌了,心情很好,所以不会肝气郁结,记住疏肝解郁的功效。
第二章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考点:石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喘;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考点: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热病壮热烦渴;2.肺热咳喘,燥热咳嗽,阴虚劳嗽;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知母滋润上中下(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
※考点:天花粉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考点:栀子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燥扰不宁;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侄子卸货直通厨房,请礼谅解。卸货厨房,音同泻火除烦;直通厨房,直通,音同止痛,消肿止痛;请礼,就是清利,清热利尿;谅解,凉解,凉血解毒。
※考点:夏枯草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考点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考点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考点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杨幂:养肝密蒙花)
2清热燥湿药
※考点: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3.血热出血证;4.胎热胎动不安
※考点: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湿热疮疹
※考点: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2.湿热黄疸、湿热泻痢、湿疹;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上芩中连下柏”:
上芩:黄芩是上层人士的代表,作用于上焦,上层人士生活富足,有余钱给老婆买补品安胎,补品吃太多了导致血热出血,所以还需要止血。
中连:黄连代表中层人士,连,连接上下,所以黄连是中间的,作用于中焦,中层人士为事业烦心熬夜心胃火旺,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善于清心、胃之火。
下柏:下层人士黄柏,作用于下焦,为生活所迫,长期奔走劳累,容易阴虚发热,所以要退虚热。
※考点:龙胆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想到成语“肝胆相照”,与肝相关,能够泻肝胆火。
※考点: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生活中常用药—苦参洗液,能用来燥湿止痒,因为它能够杀虫止痒,洁尔阴,妇炎洁等都含有苦参;.参,渗,往下渗,把湿邪往下渗从尿而出
3清热凉血药
※考点: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皇帝热血常养生。皇帝寻求长命百岁,热衷于养生,热血就是热衷的意;皇帝-地黄,热血-需要凉血,清热凉血,常-肠,润肠,养生-养阴生津,有种说法叫天为阳地为阴,地黄的地对应养阴生津的阴。
※考点:玄参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2.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4.阴虚肠燥便秘
玄参比生地黄多了一个解毒散结的功效,玄,玄乎,是个谜,我们要解开它,解毒散结。
※考点: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治无汗骨蒸佳)
牡:母,母亲长期劳累,容易阴虚发热,退虚热;丹,红色,与血相关,能清热凉血,活血散淤。
※考点:赤芍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红色的,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芍:勺子,跟肝脏的形状类似,可以盖灭肝火,清肝火。
4清热解毒药
※考点: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3.热毒泻痢
金银:都是重金属,吃了会重金属中毒,因此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花:质地轻,风吹了会盘旋上升,能够疏散风热。
※考点:连翘(疮家圣药)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2.臃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3.热淋涩痛
圣药连翘有4效,形似心膀胱。心:一是提示连翘入心经,善治热入心包证,二是形状像心脏,心脏上血管交叉密布,交叉的地方像打结一样,需要消肿散结;膀胱—像膀胱,有尿,利尿。
※考点:大青叶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大:大声,利咽;青:磕着碰着了又青又肿,消肿;叶:大叶,叶大如面膜,敷面膜消斑。
※考点:板蓝根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或发斑疹;2.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毒,丹毒,大头瘟疫
板:老板着张脸,凶,冷血,凉血
※考点: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2.阿米巴痢疾
白头翁请2两栗。请:清,清热解毒,两栗:凉血止痢,为治疗热毒血痢良药。2—2个功效,还有一个是清热解毒。
※考点:射干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节中取坛腌射干。节中—结,肿,散结消肿;取坛—祛痰,腌—咽,利咽,另外,取射干鲜叶放在口中嚼,有股辣喉感,说明其利咽力强。
※考点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为治肺痈之要药
※考点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主治肠痈腹痛。
※考点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治疗乳痈最佳
※考点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考点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5清虚热药
※考点:青蒿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虚热兼表;2.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3.血热疹痒、吐血、衄血;4.疟疾寒热;5.暑热外感,暑热烦渴
情好需捏两证书。感情好,需要领证书来证明。情好—青蒿;需—虚,退虚热;捏—疟,截疟,另外,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因为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抗疟,也能够记住其截疟的功效;两—凉,凉血;书—暑,解暑。
※考点: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地:天为阳,地为阴,养阴才能生津,记住地骨皮可以生津;骨:地骨皮治疗有汗骨蒸,因为有退虚热的功效;皮:肺在体合皮,能够作用于肺,清肺降火;凉皮:记住地骨皮能够凉血。
※考点:白薇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白尾靓鸟临窗。白色尾巴的漂亮小鸟驾临到窗前。白尾—白薇;靓—凉,凉血清热;鸟,尿,利尿;临—通淋;窗-疮,解毒疗疮。
※考点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胡连四热,虚湿疳毒)
※考点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柴:干柴才能够烧,干柴,疳热,银柴胡可清疳热)
第三章泻下药
1攻下药
※考点: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1.大便秘结,胃肠积滞,湿热泻痢初起;2.火热上攻之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3.热毒疮肿,水火烫伤;4.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5.淤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6.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热、毒、血、积。热—清热泻火;毒—解毒;血—止血、活血祛瘀;积—泻下攻击;大黄有“将军”的别称,言其泻下力强,将军带领大家攻击敌人,攻击—泻下。
※考点: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1.实热积滞,大便燥结;2.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疮疡,乳痈,肠痈,痔疮肿痛
味咸,咸能软坚,所以芒硝具有软坚的作用;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时含一片西瓜霜,因其有清热的功效,实际上西瓜霜=芒硝+西瓜,通过西瓜霜记住芒硝能够清热;针尖对麦芒,麦—麦芽,芒—芒硝,都有回乳的功效
※考点: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1.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肝热惊风;2.小儿疳积,虫积腹痛;3.鲜疮(外用)
有效成分芦荟苷,苷—肝,可以清肝,而且芦荟是绿色青色的,入肝脏,可以清肝;种芦荟的时候很少发现它有虫蛀的现象,大部分情况是完好无损的,因为它具有杀虫的作用,虫子不敢轻易靠近
2润下药
※考点:火麻仁
润肠通便
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考点:郁李仁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1.肠燥便秘;2.水肿腹满,脚气浮肿。
仁:润肠通便李:利,利水消肿
3峻下逐水药
※考点:甘遂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1.身面浮肿,大腹水肿,胸肋停饮;2.风痰癫痫;3.痈肿疮毒
遂:跟“逐”字很像,言其泻水力量强,能够泻水逐饮;记住了泻水逐饮,把体内的水泻出去了,自然就能够消肿,所以甘遂还有消肿散结的功
※考点:巴豆
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1.寒积便秘,腹满胀痛,小儿痰食积滞;2.大腹水肿;3.寒实结胸,喉痹痰阻;4.痈肿脓成未溃,恶疮烂肉,疥癣
※考点:牵牛子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1.水肿,鼓胀,痰饮喘满;2.大便秘结,食积停滞;3.虫积腹痛
牵牛子卸货,逐水去积极杀虫。卸—泻,泻下
※考点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考点千金子泻水逐饮破血消癥(千金小姐瘦身后血拼,瘦—泻水逐饮;血—破血消癥)
第四章祛风湿药
※考点:独活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下半身风寒湿痹),腰膝酸痛;2.表证夹湿;3.少阴头痛(伏风),皮肤湿痒
※考点:防己
祛风湿,止痛,利水
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2.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自己也要防风同水。防风—祛风湿;同—痛,止痛;防水—利。
※考点: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考点:秦艽
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2.骨蒸潮热;3.湿热黄疸
艽:交,像经络一样交缠不清,舒筋络;娇,女子娇羞虚弱,阴虚发热,清虚热;秦:秦始皇,始—湿,皇—黄,利湿退黄
※考点:木瓜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3.消化不良证
※考点:桑寄生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安胎
1.风湿痹症,腰膝酸痛;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寄生:胎儿寄生,需安胎,补肝肾安胎
※考点:五加皮
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水
加:伽,瑜伽,练瑜伽的人筋骨比较好,强筋骨;皮:中药名中带皮字的大多具有利水的作用,香加皮,冬瓜皮都可利水。
注: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考点:川乌
袪风除湿,散寒止痛
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3.局部麻醉(外用)
风湿寒痛
※考点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考点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蛇:定惊止痉)
※考点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石头比较凉)
※考点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考点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清热解毒
※考点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考点: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2.风寒湿痹;3.湿盛脚气,痿证;4.表证夹湿;5.夜盲,眼目昏涩
苍:仓,仓库,仓库里比较潮湿,需要除湿,也就是燥湿、祛风湿;苍术作用与脾胃相关,可健脾;术=木+丶,木—目,明目;丶—像人在出汗,记住它发汗的功效。
※考点: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2.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3.咳喘痰多
厚=食积+气滞+喘。重点在厚字上,说一个人厚也就是形容他胖,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食积、气滞(脾胃气滞引起脘腹胀满)让人看起来很厚,对应厚朴行气、消积的功效;胖的人走路容易喘,需要平喘
※考点:广藿香
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1.湿阻中焦证;2.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3.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夏天呕吐。夏天湿热—化湿、发表解暑;呕吐—止呕
※考点:砂仁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1.湿阻中焦证;2.脾胃气滞证;3.脾胃虚寒吐泻;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砂仁是姜科植物,跟姜有相似点,性味辛温,可化湿、行气、温中止泻;仁—人,生小人,需要安胎。
※考点:佩兰:化湿、解暑
※考点: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豆蔻:均能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草:均能燥湿,干草比较燥)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考点1:中医学基本特点
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考点2:症、证、病的概念
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考点3:阴阳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偏胜: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4考点4: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键: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邻为相生,隔一个为相克)
5考点5: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所胜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也称为“过克”。
原因:
①太过所致相乘:木乘土
②不及所致相乘:土虚木盛
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对所不胜一行进行反向克制,又称为“反侮”或“反克”。
原因:
①太过所致相侮,木亢侮金
②不及所致相侮,木虚土侮
6考点6:五行在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相生规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①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
②金水相生法:补肺滋肾法
③培土生金法:补养脾肺法
④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
(关键:有涵、生、补这种表示加的字眼,就是相生规律)
根据相克规律:抑强、扶弱
①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
②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法
③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
④泻南补北法:泻火补水法
(关键:有抑、制、平、泻这种表示减的字眼,就是相克规律)
7考点7: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脏
生理功能
肝
主疏泄、藏血
心
主血脉、主神明
脾
主运化、主统血
肺
主气、司呼吸
宣发肃降
调通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肾
藏精、主水
主纳气
8考点8: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心主血脉,肺主气
心与脾
血液生成:心主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血液运行:心行血,脾统血
心与肝
血液运行:心主行血,肝主藏血
神志活动:心主神志,肝调畅情志
心与肾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温煦肾阳,使肾水不寒
-肾水(阴)必须上济于心,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
肺与脾
气的生成:肺主气,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水液代谢:肺主行水,脾运化水液
9考点9: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脏腑
生理功能
心与小肠
心火移热于小肠,小肠实热上炎于心
肺与大肠
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
脾与胃
纳运相宜: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
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肝与胆
消化
精神情志
肾与膀胱
相互依存、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10考点10:气的分类及分布
名称
含义
生成
分布
生理功能
元气
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肾精
化生
根于肾,经三焦分布全身
·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激发和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
积于胸中
集聚处称“膻中、气海”
清气
谷气
上走息道
下入气街
·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与视听嗅言动有关
营气
行于脉中富含营养的气
水谷精气
血脉之中循脉上下
·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卫气
行于脉外具有防御作用的气
水谷
悍气
行于脉外,皮肤腠理、胸腹脏腑、布散全身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温养脏腑;
·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
药事管理与法规
1※考点1:执业药师注册要求注册制度
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药学人员,经执业单位同意,到执业单位所在地省级执业药师注册机构办理注册,并取得《执业药师注册证》后,方可执业(拿证-注册-执业)
注册机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全国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机构
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本辖区执业药师注册机构(国管省注)
执业类别
药学、中药学类、药学和中药学类
执业范围
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使用
不包括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药品检验机构
2※考点2:执业药师注册程序(1)首次注册。
(2)再次注册:执业药师注册有效期为3年,持证者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办理再次注册(3,3);
(3)变更注册:执业药师变更执业地区、执业单位、执业范围为及时办理变更注册
(4)注销注册:
a.死亡或宣告失踪的
b.受刑事处罚的
c.被吊销《执业药师资格证书》
d.受开除行政处分的
e.因健康或其他原因不能从事执业药师业务的
f.无正当理由不在岗执业超过半年以上
g.注册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3※考点3:药品的内涵和外延药品特指人用药品,不包括兽药和农药
药品的使用目的、方法有严格规定
药品的法定范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等
药品不单指药物成品或者药物制剂,也包括原料药物和中药材。
《药品管理法》界定的药品包括诊断药品。诊断药品包括体内使用的诊断药品和按药品管理的用于血源筛査的体外诊断试剂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
4※考点4:药品安全风险分类: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
①自然风险又称“必然风险”、“固有风险”,是药品的内在属性,属于药品设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来源于药品不良反应
②人为风险,属于药品的制造和使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不合理用药、用药差错、药品质量问题、政策制度设计及管理导致的风险,是我国药品安全风险关键因素
5※考点5: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院为主导
医疗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
6※考点6:国家基本药物遴选原则和范围遴选原则:
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和基层能够配备
记忆:两基方案驾驶林中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药品标准的品种。除急救、抢救用药外,独家生产品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当经过单独论证。
不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范围
①含有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
②主要用于滋补保健作用,易滥用的;
③非临床治疗首选的;
④因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明确规定暂停生产、销售或使用的;
⑤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或不符合伦理要求的
记忆:法轮严反,濒非自首7※考点7: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和数量调整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①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变化;
②我国疾病谱变化;
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
④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监测和评估;
⑤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
记忆:需求变、疾病变、应用评估、经济评价、不良反应。8※考点8:应当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调出①药品标准被取消的;
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③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
④根据药物经济学评价,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
记忆:药品不存在、药品被替代、药品严重不良反应。9※考点9:基本药物的报销a.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b.规定基本药物实行%报销,并且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10※考点10:基本药物的补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考点11※考点11:有机胺类生物碱(★★)
有机胺类生物碱:氮原子不在环内,有麻黄碱、秋水仙碱、益母草碱。
※考点12※考点12:苷类的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α-萘酚和浓硫酸,用于糖(单糖、寡糖、多糖)、苷,两液面交界处出现棕色或紫红色环。茉莉花糖(茉莉:molish,糖:糖类)
三硝基苯酚试纸反应:苦杏仁苷,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苯甲醛呈砖红色反应。(记忆:一个苦心人养了三只小鸡。苦心人——苦杏仁,三只小鸡——三硝基)
含有氰苷(苦杏仁苷属于氰苷)的药材有:苦杏仁、桃仁、郁李仁(记忆:杏林青年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考点13※考点13:含醌类的常用中药
蒽醌类: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茜草。(老虎吃草也绝不吃子,为感激上天的恩惠)
老虎——大黄、虎杖、何首乌(老虎黄色和黑色条纹——虎:虎杖,黄:大黄,黑:何首乌)
草——茜草
绝不吃子——决明子
恩惠——蒽醌芦荟
菲醌类:丹参(单飞:丹参、菲醌)
萘醌:紫草(这样子,很无奈:子——紫草,无奈——萘醌)
※考点14※考点14: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
含香豆素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经常用大腿架着胡琴,骨头肿了)
胡琴——前胡、秦皮;骨头肿——补骨脂、肿节风。
秦皮:七叶苷(秦皮甲素)、七叶内脂(秦皮乙素)——战国七雄,秦为
王。
肿节风:异嗪皮啶、迷迭香酸。(被迷得跌倒,皮开肉腚,都肿了)
※考点15※考点15:含木脂素的常用中药
含木脂素的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细心的花木兰,穿厚厚的衣服女扮男装瞒天过海,战争之后做会女人,过
上五味杂陈的小日子,女扮男装久了,连翘臀都不会了。
细心——细辛;
木——木脂素;
厚厚的衣服——厚朴;
连翘臀——连翘。
※考点16※考点16:含黄酮的常用中药(★★★★★)
含黄酮的常用中药:黄芩、槐花、银杏叶、陈皮、葛根、满山红
(老陈看到泛黄的银杏叶书签,怀念起初恋黄琴,多想返老还童,跟她一起去看那满山的红花)
老陈——陈皮——橙皮苷;
银杏叶书签——银杏叶——黄酮醇苷、萜类内酯(黄铜色的银杏叶,贴在纸内)
怀——槐花(米)——芦丁(治疗出血症);
黄琴——黄芩——黄芩苷(抗菌、消炎);
跟——葛根——大豆素、葛根素(缓解高血压的头痛);
还童——黄酮;
满山的红花——满山红——杜鹃素(祛痰作用)。
※考点17※考点17:挥发油的性质
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萜类(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小分子),脂肪族(小分子)
小芳脂肪多,好像油贴在身上(小芳——小分子芳香族;脂肪——脂肪族;油贴——挥发油,萜类)
挥发油的化学常数:酸值、酯值、皂化值
油脂放久发酸,用肥皂洗(油—挥发油;脂—酯值;酸—酸值;皂—皂化值)
※考点18※考点18:含挥发油常用中药
挥发油,顾名思义,容易挥发成气体,一般用“气相色谱法”,都有一个“气”字。
含有挥发油的中药:薄荷、莪术、艾叶、肉桂(都是有香气的)
薄荷:单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薄荷贴膏)
莪术:倍半萜类化合物(我的足肿了一倍半)
艾叶:单萜类衍生物(哎,单眼皮)
肉桂:桂皮醛
※考点19※考点19: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青蒿、龙胆、穿心莲
(青蒿治疟疾,犹如赵子龙一身龙胆,梨花枪穿心而过,把疾病治得服服帖帖)
青蒿——青蒿素——抗疟
龙胆——龙胆苦苷(属于裂环环烯醚萜苷类)——胆子吓裂了
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二萜内酯,抗炎作用)——潘金莲一心二意
※考点20※考点20:含三萜皂苷的常用中药
含三萜皂苷的常用中药:人参、三七、甘草、商陆、柴胡、黄芪、合欢皮。
记忆:三人合谋商量用荒弃的柴草来放火。
三——三萜皂苷,三七
人——人参
合——合欢皮(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
商——商陆
荒弃——黄芪
柴——柴胡(齐墩果烷衍生物)
草——甘草
人参:人参皂苷二醇型(A型)、人参皂苷三醇型(B型)、齐墩果酸型
(C型)——(2A3B齐CC)
※考点21※考点21:三萜皂苷的分类
四环三萜:羊毛甾烷型、达玛烷型
四环三萜:大妈买羊毛
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齐墩果酸)、乌苏烷型(乌苏酸,又称熊果酸)、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和白桦酸)
乌苏酸,又称熊果酸——黑熊。
羽扇豆烷型(羽扇豆醇、白桦醇和白桦酸)——白色羽毛
※考点22※考点22:含甾体皂苷的常用中药
含甾体皂苷的常用中药:麦冬、知母(母亲卖崽)
母亲——知母;卖——麦冬;崽——甾体
麦冬:鲁斯可皂苷元(迈冬不过,路死街头:迈冬——麦冬,路死——鲁斯可皂苷元)
知母:知母皂苷BⅡ、芒果苷
※考点23※考点23:强心苷的特点
甲型强心苷: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甲午中日战争:甲型,五元)
乙型强心苷: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在甲型的基础上加1元)
强心苷:含有α-去氧糖是区别于其他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洋地黄毒糖(2,6-二去氧糖)(吃毒糖,缺氧了,需要强心抢救)
※考点24※考点24:含胆汁酸的常用中药
含胆汁酸的常用中药:牛黄、熊胆(牛黄是胆结石,一字在于“胆”)
牛黄:含8%胆汁酸,主要成分为胆酸、去氧胆酸和石胆酸
熊胆:牛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胆酸
※考点25※考点25:有机酸
马兜铃酸:马兜铃、细辛、天仙藤、寻骨风、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
(为广防己,骑马通关、爬上青木仙藤,细心寻找仙骨)
其中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取消了马兜铃酸的药用标准。
(马——麻,两木一广,青木香、关木通、广防己)
金银花:绿原酸=咖啡酸+奎宁酸
当归:阿魏酸
※考点26※考点26: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
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香加皮、罗布麻叶
香加皮——杠柳毒苷,杠柳次苷(甲型强心苷类)
罗布麻叶——加拿大麻苷、毒毛旋花子苷元-β-D-毛地黄糖苷(甲型强心苷类)
※考点27※考点27:炮制常用液体辅料及作用
液体辅料:酒、醋、盐水、姜汁、蜜、油
?酒(大黄、黄连、当归)
(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喝酒上脑)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喝酒满脸通红)
(3)矫臭矫味(炒菜加酒更香)
?醋(柴胡、延胡索、乳香)
(1)引药入肝。(酸入肝)
(2)降低毒性。(虾蟹蘸醋)
(3)矫臭矫味。(醋是调味品)
?麻油(淫羊藿)
利于粉碎(油炸容易粉碎)
?盐水(杜仲、泽泻、黄柏、车前子——黄柏车上泻肚子)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咸寒往下)(2)缓和药物辛燥之性。(海水咸寒)
(3)矫味、防腐。(腌咸鱼)
?姜汁(厚朴、竹茹)
(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蜂蜜(麻黄、枇杷叶、甘草)
(1)增强润肺止咳(2)增强补脾益气
(3)缓和药性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考点28※考点28:炮制常用固体辅料及作用
固体辅料:麦麸、河砂、稻米、土、滑石粉、蛤粉
?麦麸(和中益脾)
(1)增强疗效(补脾)
(2)缓和药性
(3)矫臭矫味(麦片香)
?河砂(导热)
(1)便于粉碎
(2)降低毒性(温度破坏)
(3)矫臭矫味
?稻米(补中健脾)
(1)增强疗效(同样功效)(2)降低刺激性和毒性(斑蝥)
?土(温中和胃、止呕止血、涩肠止泻)
(1)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2)增强药物疗效
?滑石粉(导热)
利于粉碎、煎煮(水蛭)
?蛤粉
(1)去腥味(2)增加疗效(阿胶)
※考点29※考点29:煅法
?明煅法:不隔绝空气的方法,适用:矿物类、贝壳类、化石类。
贝壳类(酥脆):牡蛎、石决明
带结晶水矿物(去水):白矾、石膏
?煅淬法: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冰火两重天)。适用:质地坚硬,经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
质地坚硬(矿物药):赭石、自然铜、炉甘石
?扣锅煅法: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为扣锅煅法。适用: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的药物——血余炭。
※考点30※考点30:蒸煮燀法
蒸:用蒸气加热药物,软化。(黄芩、天麻)
煮:液体加热药物,减毒。(附子、川乌)
燀:在沸水中短时间浸煮,去皮。(苦杏仁、白扁豆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考点: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为佳;3.心悸.失眠
随时见您。随时—水湿,利水渗湿;见—健,健脾;您—宁,宁心才能安神。
※考点: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2.湿温病邪在气分;3.脾虚泄泻;4.湿痹筋脉拘挛;5.肺痈,肠痈
美白。薏苡仁具美白功效,是通过祛湿、健脾、排脓三种方式实现的:祛湿—除去体内湿气,才不容易长湿疹;健脾—脾胃好,吃得好才不会脸色暗沉;排脓—长痘痘容易脓肿,排脓利于痘痘消除,清热排脓,用于治疗肠痈.肺
※考点:泽泻
利水渗湿泄热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2.湿盛泄泻,痰饮
泽泻二字都有三点水,与水相关,可利水渗湿;泽泻,亦可理解为择泄,有选择的泄,能泄热,善泄肾与膀胱之热。
※考点:车前子
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2.暑湿水泻;3.肝热目赤肿痛,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配补肝肾药);4.肺热咳嗽痰多
车前淋水,湿,需明目,看清潭。淋水—利水通淋;湿—渗湿止泻;明目—清肝明目;清潭—清肺化痰。
※考点:滑石
利尿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2.暑热烦渴,湿温胸闷,湿热泄泻;3.湿疮,湿疹,痱子
滑:使体内多余的水液滑出体外,利尿通淋;石:石头比较凉,凉,可清解暑热,治疗暑热烦渴等;生活中常用的痱子粉.爽身粉中均含滑石粉,因其外用可清热收湿敛疮。
※考点:木通
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1.湿热淋痛,水肿尿少;2.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3.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4.湿热痹痛
3通水热乳。三通既:通水—利水通淋;通热—泄热;通乳—通经下乳。
※考点:茵陈
清热利湿,退黄
1.黄疸;2.湿疮,湿疹瘙痒。
※考点:金钱草
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
1.热淋.石淋;2.湿热黄疸,肝胆结石;3.热毒疮肿,毒蛇咬伤
金钱:金黄色的,记住其除湿退黄的功效;草:带草字的中药大多具有解毒的功效;重点掌握其善利水通淋,是治疗石淋的要药。
※考点:各种淋证
萆薢利湿浊祛风湿膏淋(痹解,祛风湿而解除痹症)
石韦利尿通淋凉血止血清肺止咳血淋
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石淋(砂淋)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诸淋涩痛
第七章温里药
※考点: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1.亡阳欲脱;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尿频、宫冷;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附:赴,赴汤蹈火去救人,也就是去救逆,附子能够回阳救逆;子:孩子,孩子屁股三把火,可补火助阳;附子:跟川乌同源,川乌为母根,附子为子跟,故有共同功效,均能散寒止痛。
※考点:干姜
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1.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2.亡阳欲脱;3.寒饮咳喘
跟生姜来源相同,有共同点。姜,辣,温暖,跟生姜一样可温中、温肺;附子无干姜不热,与附子配伍起回阳的作用,治疗亡阳欲脱证。
※考点:肉桂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畏寒肢冷;2.下元虚衰,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3.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4.寒凝血滞之痛经、经闭,寒疝作痛,寒湿痹痛,腰痛;5.阴疽肿痛,气血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
肉桂:是干燥树皮,易着火,记住其与火相关的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肉桂与桂枝来源相同,均有温通经脉的功效。
※考点:吴茱萸
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4.呕吐吞酸;5.虚寒腹痛泄泻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高的地方寒气重湿气重,需要散寒、燥湿;兄弟都去登高了但是少了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疏肝下气。
※考点: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花:易招虫,杀虫止痒;椒:辣,吃了辣的东西会热,温中,花椒味麻,可止痛。
※考点:丁香
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丁字最后一笔是竖钩,向下,有下行的趋势,丁香作用是沉降的,可以温中降逆。
第八章理气药
※考点:陈皮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1.脾胃气滞证之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气;2.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陈皮气湿痰。气:理气调中,湿:燥湿,痰:化痰,与半夏配伍成二陈汤。
※考点:青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肝郁气滞之胸胁、乳房胀痛或结块,疝气;2.食积脘腹胀痛;3.癥瘕积聚,久疟癖块
青:青色入肝脏,可以疏肝,另外青皮与陈皮来源相同,一嫩一老,陈皮老,作用和缓,能理气,而青皮嫩,作用力强,能破气;皮:做脾来理解,脾胃不舒服容易食积胀痛,故需要消积化滞。
※考点:枳实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1.食积气滞腹胀便秘;2.泻痢里急后重;3.痰湿阻滞之胸脘痞满,痰滞胸痹症;4.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证
枳实是一种幼果,幼,故作用力也比较强,可破气消积。
※考点: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2.下痢腹痛、里急后重;3.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胁肋胀痛、泄泻;4.脾虚气滞之食少吐泻
香:香的东西闻了之后觉得非常舒服,能够行气止痛;木香:理解为没有香味,因为脾胃不好闻什么吃什么都不香了,需要健脾消食。
注: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考点:香附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1.肝郁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2.脾胃气滞,脘腹胀痛;3.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乳房胀痛
香附既香气附在身周,容易想到女生,女生有两个特点,1容易生气,要疏肝理气;2.来月经肚子痛,要调经止痛。
※考点:沉香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1.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闷作痛;2.胃寒呕吐;3.下元虚冷,肾不纳气之虚喘,痰饮喘嗽属上盛下虚者
沉香是味集理气、降逆、纳气于一身的药,沉:把气机往下沉才能纳气,温肾纳气;香,闻到香的东西身心舒爽了,觉得体内气机都通常了,可行气止痛。
※考点:川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1.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2.虫积腹痛;3.头癣
川:川流不息,可以使气机也变得川流不息般通畅,能行气止痛;楝:跟驱虫药苦楝皮一起记忆,带有楝字的中药,可以杀虫。
※考点: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为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要药)
※考点:荔枝核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1.寒疝疼痛、睾丸肿痛;2.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
核-散结;吃荔枝上火-祛寒
第九章消食药
※考点:山楂
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1.食滞不化,肉积不消,泻痢腹痛;2.瘀血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胸痹心痛;3.疝气偏坠胀痛
山楂善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山楂-红色-血-活血散瘀
※考点:麦芽
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2.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之乳房胀痛;3.肝郁气滞,肝胃不和
麦芽尤宜于米、面、薯、芋等积滞者。麦芽-麦芽糖-甜,吃了甜的东西心情好—疏肝;针尖对麦芒,麦芒—麦芽、芒硝,均有回乳的功效
注: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考点:鸡内金
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1.食积不化、消化不良、小儿疳积;2.肾虚遗精、遗尿;3.泌尿系或肝胆结石及癥瘕痞块
鸡吃石头,石,化坚消食;鸡内金,金,精,固精止遗。
※考点:神曲
消食和胃(兼发表)
1.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及肠鸣泄泻
第十章驱虫药
※考点:使君子
杀虫消积
1.蛔虫、蛲虫病;2.小儿疳积(小儿疳积要药)
※考点:苦楝皮
杀虫疗癣
1.蛔虫、蛲虫病、钩虫病;2.头癣、疥疮
※考点:槟榔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1.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以及泻痢里急后重;3.水肿,脚气浮肿;4.疟疾
汽水节,吃槟榔。汽水节—行气、利水,截疟。(汽水节,郎君吃槟榔,郎君,即使君子和槟榔,两者都能杀虫消积。)
※考点:贯众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1.钩虫病、绦虫病、蛲虫病;2.风热感冒,温毒斑疹,痄腮;3.预防麻疹、流感、流脑;4.血热衄血、吐血、便血、崩漏
贯众—观众,票房毒药毒害观众-解毒
第十一章止血药
※考点: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吐血、咯血、咳血、尿血及崩漏、外伤出血;2.热毒痈肿
两只鸡吃鳙鱼。两只,凉止,凉血止血;鸡,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大蓟和小蓟,他们功效是一样的;鳙鱼,痈淤,散瘀消痈
※考点:小蓟
凉血止血散瘀消痈
1.血热尿血、血淋、吐血、咯血、咳血、崩漏、外伤出血;2.热毒痈肿
两只鸡吃鳙鱼
※考点:地榆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血热咳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痔血、崩漏;2.烫伤,湿疹,皮肤溃烂,疮疡肿毒
地榆炭-凉血止血;地狱之毒-解毒敛疮
※考点: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
1.血热衄血,咳血,吐血及尿血;2.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3.血淋、热淋、小便不利、水肿、湿热黄疸
两只白猫得了热淋。两只,凉止,凉血止血;白猫,白茅;热淋,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考点:槐花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1.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尤宜便血、痔疮出血;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槐花,请干些活!
※考点:侧柏叶
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
1.各种出血证各种出血证;2.肺热咳嗽痰多;3.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烫伤(外用)
白爷发了,买辆坦克。白爷—柏叶;发—生发乌发;辆,凉,凉血止血;坦克,痰咳,祛痰止咳。
※考点:苎麻根
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1.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2.胎动不安,胎漏下血;3.湿热淋痛,热毒疮肿,蛇虫咬伤
猪妈怀了两只仔,不幸,得尿毒。猪妈,苎麻;怀仔,需要安胎,清热安胎;两只,凉血止血;尿毒,利尿,解毒。
※考点: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1.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2.跌打损伤,瘀滞肿痛;3.胸腹刺痛
三七被打了:血、淤、痛。血,活血、止血;淤,化瘀;痛,定痛。
※考点:茜草
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1.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2.经闭,痛经,跌打肿痛,痹症关节痛
茜-红色-与血相关,凉血、祛瘀、止血;茜-女孩子名-通经
※考点:蒲黄
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
1.吐血,咳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2.血瘀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3.血淋涩痛
黄浦江边收拾活鱼。黄浦,蒲黄;黄浦江,跟水相关,能利尿通淋;收拾,收止,收敛止血;活鱼,活瘀,活血祛瘀。
※考点:白及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1.咳血、衄血、吐血,外伤出血。;2.疮痈肿毒,烫伤,手足皲裂,肛裂;3.肺痈而咳吐腥痰脓血日渐减少者
及,肌,消肿生肌。
※考点:仙鹤草
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
仙草-疟疾痢疾;仙鹤-吃虫;仙丹-补虚弱解毒
※考点: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1.虚寒性崩漏下血、胎漏;2.经寒痛经,月经不调,带下清稀,宫冷不孕;3.脘腹冷痛;4.外用治湿疹瘙痒
※考点:炮姜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1.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等证;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
※考点:川芎血中之气药、头痛不离川芎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2.胸痹心痛,胁肋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疮痈肿痛;3.头痛,风湿痹痛
川:像川流不息一样通畅,活血行气
※考点: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1.血瘀气滞之胸胁、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
与中成药元胡止痛片一起记忆,功效重在止痛。
※考点: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
1.胸腹胁肋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痛经、癥瘕痞块;2.热病神昏,癫痫发狂;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妇女倒经;4.湿热黄疸、肝胆或泌尿系结石症
郁金香-清心;金黄-退黄;金石-凉血
※考点:莪术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1.经闭腹痛,癥瘕积聚,胸痹心痛;2.积滞不化,脘腹胀痛
饿住-食积消积
注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似莪术)
※考点:丹参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1.月经不调,血滞经闭,产后瘀滞腹痛;2.胸痹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肝脾肿大;3.热病高热烦躁,内热心烦,斑疹,心悸怔忡,失眠;4.疮痈肿痛
单身又痛经的日子,有点烦。痛经,通经止痛;烦,清心除烦。
※考点:虎杖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泻下通便
打仗了,人心惶惶、血瘀肿毒、坦克轰鸣。人心惶惶,利湿退黄;血淤,活血祛瘀;肿毒,清热解毒;坦克,化痰止咳。
※考点:益母草
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2.小便不利,水肿;3.疮痈肿毒,皮肤痒疹
益母—对母亲有益的草-调经;母—水母-利尿消肿;草—清热解毒
※考点:桃仁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1.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腹痛,癥瘕,跌打肿痛;2.肺痈、肠痈;3.肠燥便;4.咳喘
桃—红桃,血;仁—种子类中药,润肠通便;桃核刻船—止咳平喘
※考点:牛膝
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产后瘀阻腹痛,癥瘕,跌打损伤;2.小便不利,淋证涩痛,湿热下注足膝肿痛;3.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4.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5.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筋骨无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痿证
分类—活血通经;牛—水牛,利水通淋;膝—在人体的下部,引药下行;膝是关节、筋骨所在,能够补肝肾强筋骨
注: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与牛膝相比无补益作用)
※考点: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红花油)
西红花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高贵冷艳)
※考点: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考点: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抹药)
※考点: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考点: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血-活血补血、藤-通络)
※考点: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考点: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考点11: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推动生长发育、血液运行、津液代谢
2.防御作用:主要是卫气的作用
3.温煦作用:温暖脏腑经络,保证其生理功能正常实现(我们的脏腑经脉就像花草树木一样需要阳光的温煦,而气就是阳光)
4.固摄作用:主要是脾气的作用,具有防止血液溢出血管,防止汗液等的过度流失
5.气化作用:实质上就是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涉及到变化的都属于气化作用)
12考点12:血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1.血的生成:
①水谷精微(营气+津液)
②肾精(肾藏之精华)
2.血液的运行:
①心: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②肺: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③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
肝主藏血,贮藏、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④脾:脾主统血,维持血液循环于脉内不致溢出
3.血液的功能:
①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②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2考点13:气血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①气能生血
②气能行血
③气能摄血
2.血为气之母:
①血能生气
②血能载气
14考点14: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1.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2.交接规律:
阳经与阳经交于头面(头为诸阳之汇)
阴经与阴经交于腹部
阴经与阳经交于四肢
(阳阳头,阴阴胸,阴阳在四肢)
3.流注次序: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襄
(肥肠未批先尝,光身包饺单干)
15考点15:奇经八脉的基本功能
1.督脉:
①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②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2.任脉:
①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②主持妊养胞胎
3.冲脉:
①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②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4.带脉:
①约束纵行诸经
②主司妇女的带下
5.一源三歧:指的是督脉、任脉、冲脉均起源于胞中。
14考点16:六淫的致病特点
1.风邪:
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②风性善行而数变
③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主痛
③寒性收引
3.暑邪: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②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③暑多挟湿
4.湿邪:
①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②湿性重浊
③湿性黏滞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
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②燥易伤肺
6.火邪:
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②火易伤津耗气
③火易生风动血
④火易致肿疡
17考点17:痰饮的致病特点
1.肺:喘咳咳痰
2.心:胸闷心悸,甚至神昏痴呆
3.胃:恶心呕吐、胃脘痞满
4.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5.咽喉:痰与气凝结咽喉,出现咽喉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
18考点18:瘀血的致病特点
1.形成:
①气虚:推动力不足
②气滞:气血运行受阻
③血寒:寒凝血滞
④血热:血热出血
⑤外伤
2.致病特点:
①疼痛: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②肿块:外伤肌肤局部青紫肿胀,固定不移
③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19考点19:邪正盛衰病机
1.由实转虚
2.由虚转实
3.虚实夹杂:实中夹虚:真实假虚证,大实有赢状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在外看为虚证)
虚中夹实: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
(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再外看为实证,如戴阳证)
20考点20:阴阳失调病机
1.阴阳偏盛:
阳偏盛:阳胜则热,具有热、动、燥的特点
阴偏盛:阴盛则寒,具有寒、静、湿的特点
2.阴阳偏衰:
阳偏衰:阳虚则阴盛,故阳虚则寒(虚寒)
阴偏衰:阴虚则阳亢,故阴虚则热(虚热)
3.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
阳损及阴: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
4.阴阳格拒:
阴盛格阳:阴寒内盛,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会出现真寒假热,需要用热性药物,热因热用
阳盛格阴: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不能输布于体表四肢,会出现真热假寒,需要用寒性药物,寒因寒用
5.阴阳亡失:
亡阳:阳气突然性脱失
亡阴:阴液突然性丢失
21考点21:气血津液失调病机
气失调:
1.气不足:又称“气虚”
2.气行失常:
气滞:气机郁滞
气逆:气机上逆
气陷:气的升举无力而下陷
气闭:气机闭阻
气脱:气不内守,大量外失
血失调:
1.血不足:又称“血虚”
2.血行失常:
出血:外伤、气虚、血热
血瘀:气滞、气虚、痰浊、寒邪、邪热
津液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耗伤:发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22考点22:望神
1.失神
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预后不良。
精神萎靡。
晦暗无华。
目光晦暗呆滞。
呼吸微弱,消瘦,动作迟钝,强迫体位或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2.假神
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性好转虚假现象。
阴阳即将离绝,危候。
原来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
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红赤如妆
原来目光呆滞,突然目光转亮
突然能食
23考点23:望色
1.白色:主失血、虚寒证
2.黄色:虚证、湿证
3.青色:寒证、痛证、淤血证、惊风证
4.黑色:肾虚、水饮证、瘀血证
5.赤色:主热证
23考点24:望舌形
舌形
主病
胖大
脾肾阳虚,心脾热盛,中毒(脾虚水盛,舌体就会水肿,也就胖大)
瘦薄
气血两虚,阴虚火旺(火旺把舌体的水分蒸干,舌体也就瘦薄)
裂纹
阴液亏虚、热盛伤津、血虚不润(就像土地干旱有裂纹一样)
齿痕
脾虚湿盛(常和胖大舌一同出现,因为舌体胖大,所以舌体抵住牙齿,出现齿痕)
芒刺
热邪亢盛,血分有热(火太大,把舌体水分蒸干,就有刺状突起)
18考点25:问寒热
寒热类型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脉浮紧
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面红,脉浮数
风热表证
寒热往来
发热与恶寒交替发作,发无定时,口苦,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食
半表半里证
少阳证
发热恶寒,发有定时,头痛剧烈,多汗,口渴
疟疾
但寒不热
新病突然怕冷,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
实寒证
久病体弱畏寒,面白肢冷
虚寒证
但热不寒
壮热
高热(T≥39℃)持续不退,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
里实热
潮热
日晡潮热: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腹痛拒按,便秘燥结
阳明腑实证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
+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颧红
阴虚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
湿温病
低热
日久,轻度发热,热势较低(37-38℃),或自觉发热
气虚、阴虚、气郁、温病后期余热未尽
药事管理与法规
※考点11:药品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职责卫生计生部门
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合理规定药品平均价额
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药现代化资源普查)
中医药和民族药事业发展规划;指导中药和民族药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
中药资源普查
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监测和管理药品宏观经济负责药品价格的监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指定并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工商登记、注册;广告监督、处罚
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
生物医药产业规划、政策和标准;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
记忆:生化中药药背生-生物医药产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中药-中药材扶持;药背-药品储备商务管理部门药品流通
12※考点12:药品监督管理技术支撑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a.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复验工作
b.药品、医疗器械等国家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
c.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
记忆:抓住名字中“检定”二字,检验标定。国家药典委员会
编制与修订《中国药典》及增补本。
制定和修订国家药品标准及药用辅料、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
加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牌子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
(又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
13※考点13:药品行政许可事项生产许可:《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
经营许可:《药品经营许可证》
上市许可:《药品注册证》
进口药上市:《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
执业药师:《执业药师注册证》
记忆:生产经营上市执业14※考点14: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时限:行政复议在60日内提出,行政诉讼在6个月内,复议不服15日内提出。
机关:行政复议向复议机关提出,行政诉讼向人民法院提出。
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2)对民事纠纷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行为
15※考点15:临床试验的分期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病例数为20~30例
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病例数应不少于例。
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不少于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的应用研究阶段。不少于例
记忆:Ⅰ期药理Ⅱ期初步Ⅲ期确证Ⅳ期上市16※考点16:药品注册申请新药申请:未曾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药品的注册申请。
仿制药申请:仿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直的药品。
进口药品申请: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
补充申请:新药申请、仿制药申请或进口药品申请经批准后,改变、增加或取消原批准事项或内容的注册申请。
再注册申请,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有效期满后申请人拟继续生产或进口该药品的注册申请
17※考点17:药品委托生产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委托生产品种限制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及其复方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生物制品,多组分生化药品,中药注射剂和原料药不得委托生产
记忆:麻精毒毒生物生化中注原料药。考试时常以具体例子考察,比如常考的中药注射剂,鱼腥草注射液;生物制品比如人血白蛋白等。18※考点18:药品召回药品召回分类:
主动召回(药品生产企业发出);责令召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出)
药品召回分级:
一级召回: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
二级召回: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
三级召回:一般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收回
19※考点19:药品召回责任主体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召回的责任主体。
进口药品的境外制药厂商与境内药品生产企业一样也是药品召回的责任主体。
20※考点20:《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审批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
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
21※考点21:药品经营范围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
②生物制品;
③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④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
记忆:麻精毒三中三生一化。三中-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三生-生物制品、抗生素、生化药品。22※考点22:《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事项的变更许可事项变更指经营方式、经营范围、注册地址、仓库地址(包括增减仓库)、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及质量负责人的变更
记忆:防范三人两址。放-经营方式,范-经营范围。企业分立、合并、改变经营方式、跨原管辖地迁移,按规定重新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
23※考点23:批发企业人员资质企业负责人
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企业质量负责人
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
质量管理工作人员
药学中专或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药学初级以上职称
验收、养护工作人员
药学或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药学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疫苗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
配备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预防医学、药学、微生物学或医学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从事疫苗管理或者技术工作经历。
采购者
药学或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记忆:按学历高低,要求本科的有:企业质量负责人、疫苗管理验收人员,其余中专居多,重点掌握企业质量负责人资质。24※考点24:批发企业验收抽样同一批号的药品应当至少检查一个最小包装,但生产企业有特殊质量控制要求或打开最小包装可能影响药品质量,可不打开最小包装;
破损、污染、渗液、封条损坏等包装异常以及零货、拼箱的,应开箱检查至最小包装;外包装及封签完整的原料药、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可不开箱检查。
记忆:一批一个最小包,异常零拼最小包,特殊影响不开包生物原料不开箱25※考点25:批发企业药品储存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
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
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复习备考哪家强?考试宝典有原题,考试宝典软件历年考试通过率高达90%。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开始做题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