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绿化由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过度到人工草坪与本土野生植物兼容并包的生态意义的野花野草时代。
引言
草坪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植物景观。早在18世纪中叶,草坪已在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大面积出现。欧美国家通称为“精细,漂亮的草”;日本称为“芝地、芝草”。
国际上将草坪覆盖面积作为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年成立了国际草坪学会。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了尽快改变城市面貌,与世界现代化城市接轨,提出了城市景观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该目标,欧美国家的草坪由于有着耐寒性强、绿色周期长、建植速度快、覆盖效果佳等明显的景观优势,成为首选目标。可以豪不夸张地说,草坪为我国改变城市面貌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今日,作者称这一时期为“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
但是,为让草坪生长良好,需要大量的人工管理和大量水资源的消耗。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部分生态专家反对引进国外的草坪,建议回归原生态,让本土的野花野草自由生长,以此弥补人工草坪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出现了“景观意义的草坪”与“生态意义的野花野草”两种观点的争论。
现阶段,由于草坪不可比拟的景观优势及现代化城市对景观效果的硬性需求,加上野花野草本身固有的生长力强、容易泛滥、不好控制、参差不齐、枯荣不同季等缺点,导致现在城市绿化依然以草坪为主。
因此,如何让城市既有草坪的景观效果,又有野花野草的生态效果,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想法,并做了一些实践,希望可以让城市绿化由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过渡到人工草坪与本土野生植物兼容并包的生态意义的野花野草时代。
?草坪的由来18世纪中叶,英国女王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扩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一度取得了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垄断地位。为了显示其地位,英国自维多利亚时代开始,把各种体育、游戏场所铺上平整的长势一致、低矮整齐、纤细、茂密、柔韧、鲜嫩、素静、雅致、青翠美观、青绿宜人的草坪,并大力发展草坪制造与维护业向世界输出。英国人认为,草坪象征人类能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意志。草坪代表正义,杂草代表邪恶,草坪象征正义对邪恶、秩序对混乱的胜利。草坪在英国人心里成为了体现人类文明的象征。因此,在其殖民国家——美国大力推广草坪,以表明基督教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相对印第安人本土文化的胜利。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各级领导、社会精英纷纷出国考察。通过考察,发现了我国城市建设的不足,为了尽快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化城市接轨,提出了城市景观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为此,开始大力引进推广欧美国家的草坪。时至今日,由于单纯为了景观而引进草坪,缺乏其象征意义,我国的草坪纯粹是为了景观意义而建设。这一时期,作者称之为“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
?景观意义的草坪需要付出的代价草坪由于根细、根浅、草嫩,对生长地块与浇灌要求十分苛刻。水大了容易烂根,水小了容易旱死。所以要求地块必须具有很好的排水性。因此,现在的绿地往往都高于地面而且还要堆起有利于排水的类似馒头形状流线型的山包,这样的绿地并不具备截留、蓄存雨水的生态意义。当城市发生较大强度的降雨时,绿地会把夹带着泥沙的降雨很快的排到路面上来,这也是城市容易内涝的一个原因。为此很多专家及关心生态的市民也对草坪绿地高于路面提出过反对意见。但为了草坪的景观效果,此类意见往往不被采纳。
另外,草坪不仅需要及时排水,更需要及时灌水,否则可能会旱死,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往往刚下过雨,草坪却正在浇水。根据作者的调查,为保持鲜嫩效果,草坪每周需要补水30-40毫米;在炎热的干旱期每周需补水60毫米或更多。根据清华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张雅文所做的统计,1平方米草坪一年耗水量约10吨,这些耗水量仅靠降雨是不可能满足的,因此需要大量耗费水资源,从而加重了城市的缺水危机。
草坪还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就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和杀虫剂,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会破坏环境,对水质造成影响。同时,草坪由于其适应性及生存能力远远低于野草,很容易被野花野草打败,正如市民口中的顺口溜所描述的“一年绿,二年花(斑秃),三年就被野草吃光啦”,因此,草坪还需要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工和资金来除去野草。
不同阶段草坪的生长情况:“一年绿,二年花(斑秃),三年就被野草吃光啦”
?平行生态的理论与实践(1)平行生态的理论早在年美国学者西蒙兹在伊利诺伊大学的讲演中就提出,向自然学习,自然才是我们的老师,它教我们种什么样的植物。年,英国学者霍华德在他写的《明日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田园城市的设想。目前,草坪的发起国已经意识到了景观意义的草坪对生态的破坏,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后遗症——环境污染,环保风潮开始袭来,英国人开始走出人战胜自然、统治自然的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的误区,取而代之的是顺应自然,让本土的植物自由生长。英国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恢复,刺猬、野兔、黄鼠狼、松鼠等小动物成了城市居民的好邻居。这种回归自然的理念与实践被我国改革开放后走出去的学子学成后带了回来,并加以实践。提出了“足下生态”、“土人生态”、“反规划的规划”等回归自然的理念,举起了反对大树进城,反对清除野草,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的大旗。但是,由于各种阻力,推广并不顺利。一直以来,城市绿化依然是以景观为主,丝毫看不到生态理念的体现。同时,部分园林专家反映,目前野花野草还很难真正地挑起城市绿化的大梁,原因是野花野草本身的属性、形态及生长期限制了其实用性。本文作者也认可这一点,由于野花野草高矮不一,枯荣不同季的特点,完全任由野花野草疯长,不加控制,不仅不美观,还可能会发生火灾,并不适合城市绿化。下面是本文作者拍摄的几张自由生长的野花野草的照片。自由生长的野花野草
不可否认,我们的城市需要景观的草坪,同时也需要生态意义的野花野草,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平行生态”的理念,希望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的“平行生态”指的是利用逆境生态的草坪和顺境生态的野花野草,共同达到一个理想的生态效果。“逆境生态”指的是植物在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中,需要人工的维护才能保持植物本身的生长状态(本文专指草坪);“顺境生态”指的是植物在适合本身的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本文专指野花野草)。其中,草坪的特点如下,其优点包括绿色周期长、低矮、平整、鲜绿可人、绿化效果立竿见影;缺点如下:维护成本高、用水量大、抗病虫害所需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沙化土壤等。野草的特点、优点是维护成本低、耗水量少、不需要农药、肥沃土壤、涵养水源、有亲切感、可唤起儿时记忆等;缺点是枯荣不同季、植株高矮不齐等。下图是作者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的左侧是人工草坪,右侧是野花野草,从图中可以看到,野花野草长势良好,颜色嫩绿,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完全可以用作城市绿化草种。人工草坪与野花野草各展风采
(2)平行生态的实践◎平行生态的选择标准建立在生态意义上的草坪,并不是任由野花野草在街头路边等地“疯长”,而应对特有的乡土草种进行研究、改良、培植,筛选出适合观赏、绿色周期长的品种,变直接铲除为有选择地加以合理利用,让野草与人工草在城市绿化中享有同等“待遇”,各展其容。
平行生态的选择标准,可以“草坪的优点”为标准。选择野花野草中绿色周期长、株型矮、枯败之相不明显、可开花、可结果、可食用、可药用、观赏性强的品种。实际上,有些野花野草的绿色周期并不比草坪短,完全可以替代草坪。对于人工草坪,我们不需要完全放弃它,而是利用它的优点,在重要的迎宾大道或者广场,为满足特定场合的需要,可以适当种植。
◎平行生态的实践案例目前,野花野草的生态意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部分城市的绿化已经开始采用野花野草。
年,北京天通苑地区在绿化时,已经采用了野花野草,种植了蒲公英、二月兰、小野菊等,并计划在三年内淘汰大部分草坪,打造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的社区森林体系,野花野草及小昆虫自然繁殖,形成良好生态循环体系。另外,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展了野草回归城市的活动,使城市绿化发挥生态价值和教育功能。
本文作者也做了一些实践,在城市绿地、路边及河岸带等种植了野花野草,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下面是作者拍摄的一些照片。
城市绿地中的野草
河岸带上的野草
路边的野草(毛地黄)
林下少光平地上的小四瓣草、野薄荷及各种野草
通过这些实践,可以看出,野花野草的适应能力很强,不管是城市绿化区,还是河道边坡地区或者是堆砌废渣的建筑区,都可以种植;对光照也没有特殊要求,不仅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也可以在大树下、灌木林下生长;不需要额外的浇水、施肥及除虫,维护非常简单,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野草不怕涝,可以种植在低洼地区,在降雨时,可以截留雨水,从而防止城市内涝;野草根系发达,可以吸附土壤颗粒,从而净化空气。下面的几张图片,是野花野草对照试验区。在严重沙化的地区,无法种植草坪,但野花野草可以生长得很好。从下图可以看出,试验区野花野草长势良好,绿草茵茵,并有紫色和黄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让人看着十分舒服(现在野花野草刚开始生长,随着天气的变暖,野花野草将会长得更加的繁茂,更加具有观赏性);而对照区只有零星的几棵野草,不仅不美观,而且在有风时,容易扬起沙尘。野花野草对照试验区
作者还将继续观察现有的野草的生长情况,并继续种植新的野草品种,从而选择出既有生态意义,同时又可以美化环境的,并且适合当地的草种,从而逐步减少人工草坪的应用,使我们的城市绿化由单纯景观意义的草坪时代进入到生态意义的野花野草时代,使我们的城市成为真正的绿色城市。撰写:杨春林整理:李卉本文来源:“杨春林园林之友”博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