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川文苑印象云南之一ldquo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优美文章要和音乐一起,才更配喔)

对大理的最初印象,是金庸的《天龙八部》中描写的一个清远神秘的浪漫江湖,然后就是《五朵金花》主题歌:“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觉得大理是一个出会唱歌的少数民族美女的四季如春的地方!

由于飞机延误,飞去昆明已是半夜。第二天一早出发奔向大理,奔向我少年时痴迷的小说,奔向曾经看过的旧电影。

从昆明到大理行程有五个多小时,先听导游讲了大理的历史:大理距离现在已经有四千多至五千年的历史,在整个苍山洱海周围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然后进入青铜器时代,大理发现了“大布黄千”,这是非常有名的铜范。到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年,西汉王朝在大理地区专门设置了益州郡,从那时候开始,大理就是我们整个中国一块不可分割的领土。第四个重要阶段是在这里诞生了南诏、大理国,这个时代相当于我们中原的唐代和宋代,中间有三个小王朝,大天兴、大义宁、大长和,所以,大理在唐宋时期又曾经是五朝古都。公元年,忽必烈带领军马把大理国灭掉了,大理作为一个都城的使命就结束了,然后开始变成云南省的省会,后来省会东迁,迁到今天的昆明,大理就变成大理府、大理县,一直到元、明、清、民国。年,大理市成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

  导游是白族人,是一朵金花,一朵特别漂亮的金花,个子高挑,身材匀称,皮肤白皙润泽,闪动着平静而又略带微笑的眼睛,那温婉动听的嗓音征服了每一双聆听的耳朵!

接着讲的是风花雪月这个成语的由来。上关花,下关风,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这是年,著名作家曹靖华游过大理之后,留下的名句。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便尽在其中。

  下关风,特点在于风的神秘与强劲,人迎风而行,风吹帽落于前。只因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长的山谷出口,连绵百里的苍山挡住了大气环流,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便通过这山谷进入下关,形成了冬春季节苍洱之间强劲的西风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风。

上关花,上关是一片开阔的草原,鲜花铺地,姹紫嫣红,人称“上关花”。上关花名称的得来是由于古时上关有一棵叫“朝株花”的奇花,它花大如莲,开12瓣,闰年13瓣,香闻十里,果实可作朝株。大理气候温和湿润,“冬止于凉,夏止于温”,最适宜于花木生长,“家家流水,户户茶花”早已传为佳话。

苍山雪,苍山横亘大理境内,山顶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人称“苍山雪”。苍山十九峰,每峰海拔都在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达米,由于海拔较高,在峰顶异常严寒,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晶莹洁白,蔚为壮观。“阴岩犹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苍山雪景的磅礴壮丽,堪与阿尔卑斯山媲美。我们来的时节是看不到的,透过车窗,,看到山间白云萦绕,来去悠然,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天上一轮明月倒映在海中变成的一轮金月亮,这时的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

第一站是大理古城,一个王者之邦、一片戎马之地,一座曾是固若金汤的有着威严感的城池。如今拂过耳边的温柔清爽的微风,曾经吹起过猎猎的战旗,那湛蓝清冽的天空,也曾经传递过萧萧的狼烟。

  这古老的城墙,墙体内部用的是土石,外部用的是特制的城砖,而粘合剂竟是蛋清和糯米,这些既可入菜又可养生的东西不可思议地进入建筑领域后,空前的加大了城墙的牢固性。城楼上建有敌楼群15座,垛口个,仿佛随时等着箭羽凌空而来。南北门外有宽宽的护城河,洱海和苍山是它的天然屏障。

毕竟那骁勇善战的大理,已经成为历史的剪影。走进大理古城,是清一色青瓦白墙的房子,鹅卵石堆砌的围墙,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这里的居民不分季节的养花种树,每家每户都缔造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花园,种植着名贵的兰花、山茶、杜鹃,或拿不上台面的含羞草、狗尾巴草,让各种花红各种草绿蔓延到墙外,连出一条条花巷,于是你一伸手,便掠到了一缕缕柔软的花香!

大理古城延续着唐宋遗风,把清冽的泉水从苍山上引进城里,穿街绕巷,让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着的三弦琴。街角种着大青树,它们用几百年的时光雕刻出一把把浓郁的绿伞,庇护着它脚下对着情歌、嗑着瓜子、玩着棋牌、编着花环、做着扎染的子孙。

第二站是占地多亩、有60余种花的“花语牧场”,牧场有马,让你体验什么是真正的走马观花!

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绕花语牧场骑行,那种双人小黄车特别好玩,开始很难控制,熟练了后可以沿着不宽敞还坑坑洼洼的公路,骑行到周边看看这个古老的城镇,嗅嗅那些老房子散发出的浓郁的旧时味道。

走进花语牧场有点晚了,首先看到的是漂亮的大丽花(也叫大理花),还有大片大片的:香水百合、大花葱、风信子、郁金香、紫罗兰、薰衣草、彩色马蹄莲、冰岛虞美人、金鱼草、柳叶马鞭草、紫柳、鼠尾草、毛地黄、观赏玫瑰、牵牛花、三色堇等60余种花卉。除了花,花语牧场里还有很多设施供大家拍照,小黄人、叮当猫、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光头强等等。

花语牧场园内,设置了亲亲牧场、果园采摘区、虞美人花园、百合花园、郁金香花园、薰衣草花园、垂钓观赏鱼湖塘和月亮湖沙滩。行走在这样的花海中,真想化作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去细细倾听每一朵花的呢喃,让这份绚丽和斑斓,这份浩瀚和浪漫,翻飞在诗意中,翻飞在照片中,翻飞在记忆中!

当天的最后一站,我们去参观扎染。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疙瘩花。扎染过程:“撮揉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与则入染矣,其色斑斓。”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布等,其中主要有扎花、浸染两道工序,古朴典雅的院子里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扎染的主要工具随处可见。

  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选好后,按花纹图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

浸染,即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来自苍山上生长的寥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尤其是板蓝根有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于是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

我们坐在小桌子前,一年到头做的针线活儿也就是粗针大码线的缝缝试卷,现在却认真的学起扎花来,因为扎染不仅仅代表着一种传统,也标志着一种时尚。

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产生图案的差异很大。初次体验,自己的作品很粗糙,花纹不均匀,但却是如获至宝!

  再赏院子里悬挂的一幅幅作品,色彩凝重素雅,薄处如烟雾,轻处若蝉翅,似梦似幻,若隐若现,韵味太别致了,经不住诱惑的我买了一块,一为实用,二为记住这深邃的一代代地传承着的蓝底白花布里包裹着的悠长韵味!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中最温柔、最浪漫的一景洱海月所在。洱海,坐落在苍山东麓,是高原淡水湖泊。因其湖形如耳,浪大如海,故名洱海。明代诗人冯时可在《滇西记略》中说:洱海之奇在于“日月与星,比别处倍大而更明”。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又称它“浩荡、汪洋、烟波无际”。千年的光阴里,洱海就这样静静地,迎接属于它的月升月落,仿佛大理的灵气和韵味,都已和月光一样溶入其中。

我们乘坐的杜鹃号游船在午后驶往风平浪静的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与碧澄澄的蓝天衔接,宁静而悠远,真可谓“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南诏清平官杨奇鲲在其被收入《全唐诗》的一首诗作中描写“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

我依在栏杆前,看这片海的波光粼粼,听这片海的细语呢喃,那冰清玉洁的雪峰,那悠然自得的白云,一并倒映在蓝色的洱海之中,仿佛游进了水里,追逐嬉戏,让我分不清哪是山,哪是云,哪是水,哪是天。

巡游洱海,岛屿、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舍,各具风采,令人赏心悦目。古人将其概括为“三岛、四洲、五湖、九曲。”

要离开了,大理的风,吹拂着出世的清逸,大理的花,盛开着七彩的颜色,大理的雪,纯洁而高远,大理的月,清雅而浪漫,莫道大理销魂,只因大理的风花雪月就是一枚邮戳,深深地打印在大理——这张云南的明信片上,裹进四方游客的行囊,也将陪伴他们继续远行!

图文来源

郝跃红

本期编辑

潘福明张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fz/7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