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79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baidianfeng/bdfby/wh/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巩固单元知识点,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统(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6套),建议各位家长领取打印给孩子练习!试均包含参考答案哦~

领取全部电子版试卷请拉到文末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抚摸(fū)应和(hè)栖息(qī)

B.锥形(zhuī)薄雪(bó)贮蓄(zhù)

C.干涸(hé)嘹亮(liáo)啜泣(zhuì)

D.清冽(liè)嶙峋(xún)酝酿(niànɡ)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7分)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水,太阳的脸。

(2),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3分)

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

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

6.综合性学习。(5分)

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2分)

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提示:豕(shǐ):猪。

(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家”是什么。(3分)

材料一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材料二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9题。(8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8.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分)

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二)阅读《春(节选)》,回答10~12题。(9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2分)

1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着”改成“叫着”好不好?为什么?(3分)

12.作者写野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三)(·江苏泰州)阅读毕亮的《会走路的花》,完成13~16题。(10分)

①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

②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

③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

④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

⑤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看见云就是雨。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

⑥雨停了,云还在。

⑦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瘆人,草原实在太安静了。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地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老人。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

⑧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子一样多吧。乌鸦也并不是一直歇在树上,天气正热的正午,他们会成群地落在草地上,喝草地喷灌、滴管洒到地上的水,也会踱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草地上,绿色就成了点缀,这时候再抬头看天上的云,黑白相映。乌鸦们在草地上不会待得太久,就会一齐飞走,几乎和云层相碰。

⑨乌鸦飞走了,云还在。

⑩云一直都在。

?云在许多人的手机和视线里。我的手机里、电脑里就存着近千张昭苏的云。上班路上,散步路上,去连队的路上,看到云漫不经心地在天上飘啊飘,就拿出手机随便拍几张,随手发到   )(3分)

A.妖娆(ráo)娉婷(pīng)嘶哑沉醉

B.折腰(zhé)摇曳(yè)汹踊呢喃

C.冠冕(miǎn)忧戚(qì)风骚喉咙

D.鲜妍(yán)枉然(wǎng)凝望风润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迁徒   涟漪   恪尽职守   红装素裹

B.酷肖   狡黠   无可置疑   人迹罕至

C.污秽   撺掇   繁花嫩叶   迥乎不同

D.家醅   告罄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

3.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低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6.诗文默写。(5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3分)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8.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活动。为此,某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3分)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某班班委会

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2分)

②海报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1分)

(2)为了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经典诗词推荐活动。(2分)

你推荐的经典诗词是:

你推荐的理由是:

(3)本次活动将举办一次吟咏诗词的比赛。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比赛的开幕词。(2分)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分)

临江仙①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①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眷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9.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两阕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阕前三句以“红妆”比喻“荷花”,“翠盖”比喻“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阕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阕一反上阕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10.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阕“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16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___》。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下阕则主要是____________。(4分)

1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3.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分)

A.夸张、排比、比喻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D.比喻、夸张、借代

14.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2分)

15.词中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18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

      岁月的艰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们快乐啊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

      苦难的浪涛

      曾经几次把我吞没而又卷起——

      流浪与监禁

      已失去了我的青春的

      最可贵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们的生命

      一样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沿着雪夜的河流,

      一盏小油灯在徐缓地移行,

      那破烂的乌篷船里

      映着灯光,垂着头

      坐着的是谁呀?

      ——啊,你

      蓬发垢面的少妇,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与温暖的巢穴——

      已被暴戾的敌人

      烧毁了么?

      是不是

      也像这样的夜间,

      失去了男人的保护,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经受尽敌人刺刀的戏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年12月28日,夜间。

16.诗歌选取了哪几类人作描写对象,来表现侵略战争使中国土地上的人民蒙受的苦难呢?(4分)

17.诗中多次出现“风”“雪”“雪夜”等,请分析其作用。(2分)

18.在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结尾“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3分)

20.这首诗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提示:从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分析)(5分)

三、作文(50分)

21.按要求作文。

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留给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你以《_______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文题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一、1.A 点拨:B.“踊”应为“涌”;C.“戚”应读qī;D.“风”应为“丰”。

2.A 点拨:“迁徒”应改为“迁徙”。

3.D 点拨: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C 

5.D 点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

6.(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一湾浅浅的海峡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7.(1)百花争妍 草长莺飞 是生命的萌发

(2)金风飒爽 五谷飘香 是生命的成熟

8.(1)①内容上没有交代清楚开展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格式上,落款处活动组织方名称的下方应写明拟写海报的时间。

②第二句有语病。改正: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2)示例:岳飞的《满江红》 这首词展现了岳飞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3)示例:诗词,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令无数人感动、沉醉。今天,我们将举行吟咏诗词比赛,彰显中华传统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一)9.D 10.D

(二)11.诗经 离骚 描写、抒情 议论、抒情

12.C 13.C

14.作者评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分别用“略输”“稍逊”,表示并非一概否定,而是在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评价成吉思汗时,用“只识”,不但有“可惜”的意思,而且有近乎嘲讽的意思,批评得就更严厉一些。

1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三)16.有北方赶着马车的农夫(无家可归,“你要到哪儿去呢?”潜台词是“你能去哪儿呢?”),有南方乌篷船里蓬发垢面的少妇(失去了家庭和丈夫)和无数的年老的母亲,有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前两类形象是分类形象,最后一类形象是总的形象,具有概括意义的形象。

他们的悲凉凄楚的境遇正表现了“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17.以风、雪、雪夜等自然意象渲染氛围,苍茫而悲凉。

18.“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们的生命/一样的憔悴呀” 把自己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种苦难写得更深刻而真切。

19.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0.出现了四次。它是诗歌感情的线索,使悲凉压抑的感受贯穿全诗,同时,这种反复咏叹更加深了悲惋凝重的气氛,读来令人心酸落泪。另外,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结构的骨架,多种意象的刻画,都是沿着这两句诗展开的,如大雪的林间、雪夜的河流、雪夜的草原。

三、21.思路点拨:这是道半命题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散文。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也可以是一件精美的物品……那么我们就可以以物衬人、以物喻人、睹物思人,让人与物交相辉映,物中含情,塑造感人的形象。需精心挑选能体现人物特点或精神风貌的物,以物为线索,串起与物有关的人和事,来刻画人物形象。所以,本篇作文关键是要以情感人。具体来说,一要做到叙述含情,二要做到描写融情,三要做到议论显情。恰当精粹的抒情议论往往能画龙点睛,以一当十,它可以用在段首,可以用在段中,可以用在段末,使文章意蕴丰厚,情感浓郁。例文略。

领取方法

第一步: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fz/5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