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ask.bdfyy999.com/
欢迎来到“漫行草木间”,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文丨心珠漫漫排版丨心珠漫漫
最早在图谱里看到「毛地黄」时,很是惊讶,这种“花园植物”,竟然可以开得那样热烈而整齐。
它跟我们熟悉的田间杂草“地黄”,是亲戚吗?可惜一直没有机缘见到“本尊”。
今年,我先后在济南森林公园和印象济南见到「毛地黄」,它在花盆里娇养着,被摆放在花境中,不像地黄那么淳朴。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毛地黄」。
01
毛地黄,也叫洋地黄、山白菜、德国金钟等,车前科毛地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是欧式花园里,特别常见的一种植物,也是药用兼观赏的草花之一。咱先看看它花开的样子。
植株直立,高60-厘米。它的花儿,开在植株的顶端,总状花序,花序直立无分枝。
挺直的花序轴上,排列着数十朵小花儿。它的小花呈钟状,“开口”朝斜下方垂着。
花冠筒长长的,粗粗的,长3-4.5厘米。花冠前面的裂片很短,有时候看不出来,还以为它的花儿,就是一个“钟状”的筒。
花为紫红色,里面有一些斑点,花冠口,有一些白色的柔毛。
当然,毛地黄有一些园艺品种,花的颜色除了紫红色,还有桃粉色、乳白色以及白色等。
毛地黄直立而整齐,花从下往上盛开。印象济南中这些毛地黄,不知何故,头都被齐刷刷割断了。
02
它跟地黄一样,都曾是玄参科植物,后来毛地黄归到了车前科,而地黄则去了列当科。
在植物的“谱系”中,它们的关系,也就更远了些。
其实看“身形”,感觉它们并不算多么相似。毛地黄直立性更好,看起来更为壮实,而地黄,则多了一丝柔婉。
看花儿呢,毛地黄就是一个“筒”,直直的,一朵朵小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张着“大嘴”朝外,肆无忌惮地笑着;
而地黄呢,有点儿“喇叭状”,花冠筒“收着”,略细而弯,花冠前面的冠檐裂为5片,像被花儿一样,有了遮掩,也就显得“内敛”些。
叶子,有那么一点点儿像。毛地黄的叶,呈“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基部渐狭,边缘具带短尖的圆齿,少有锯齿”。
毛地黄的基生叶,也呈莲座状。茎生叶,越往上,叶子越小一些,叶柄也更短一些,真是“消失”。
我没见到毛地黄的苗期,没拍到它基生叶呈莲座状时的样子。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拍到。
毛地黄的植株,除了花冠外,几乎都有“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想来,这是它被叫做“毛地黄”的一个缘由吧。
不过,毛地黄的茎上,有时候无毛。
03
毛地黄颜色鲜艳,整齐而热烈,观赏价值也高,是花园里的常客。
在西方文化里,它还有个“狐狸手套”的称谓。说是毛地黄的花儿,被一些坏妖精,套在狐狸的脚上,狐狸再在花园里“觅食”时,脚步声会消失。
如此说来,毛地黄还真是有故事的花草呢!
不过“名声”看起来不大好。
也难怪,它的叶子中,含有一种叫做“毛地黄苷”的“剧毒”物质。不过也是因着这个缘故,它可以入药。
《中国植物志》中记录,它的叶可入药,“有强心之效”。
在一本以“毒药”为主题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散论《毒药手贴》中,提到毛地黄的入药,这样写道:
毛地黄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缓解局部充血,激活并强化心脏机能,但因为有蓄积作用,所以有可能引起可怕的中毒症状。
如果大量使用,则会引起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也有引起青光眼等视力障碍的风险,除此之外还会引起缓慢的不规则脉搏、低血压、伴随期外收缩的心率过速、心室颤动等死亡征兆。总之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剧毒。
——《毒药手贴》
美丽有毒,这个词用在毛地黄身上,还真是贴切。
毛地黄作为观赏植物,在花园、花境中,还是非常讨人喜欢的。它耐旱耐寒,但是不耐热,喜欢肥沃的土壤,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充足的光照条件。
对比而言,比地黄“娇气”,比地黄“性子烈”,当然,花儿也比地黄更“惊艳”些。
备注:
1、本文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