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园林绿化中更好地利用宿根植物

宿根植物通常指寿命在三年及以上,且个体成熟后可每年开花结果的一类多年生草本,在绿化中亚灌木、观赏草、蕨类也可包括在这个概念里(此篇文章还将部分常见绿化球根植物归入其中)。相比一二年生植物,球宿根植物具有应用广、品种多、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且一次栽培多年观赏。故除了花境市政园林景观外,地被、花海、花坛、花箱等原本以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的景观也开始有了球宿根植物的身影。

然而随着球宿根植物利用的推进,一些问题也接连浮现,比如种植密度过大、更换仍旧频繁等。

究其原因,是种植者不了解宿根植物的特性引起的。

以播种或者组培苗为例,球宿根植物因寿命较长,所以不像一二年生植物那样在短时间内就能见到其成株的形态。有很多球宿根植物在第一、二年为幼苗期和生长期,植株较小,而等到第三年开花成熟时植株大小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植株还会继续生长直至稳定到一定的体量,即使是生长较快、一到二年就能成熟开花的植物种类,比如石竹,也会有相同的生长规律。

△湖北银莲花组培小苗(上)与成熟苗(下)的对比

如果是以分株形式得到的植株,在植物还未形成稳定体量时就对其分株,当然也无法知道其真正的大小。

作为植物的两种出圃模式,裸根苗和盆栽苗也很难保证这株植物真正的大小(或者高度)就是你现在看到的样子。裸根苗在挖出过程中会对植物的根系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再加上长时间的运输,植物生长状态不佳,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恢复,因此在此期间植物的形态数据与其正常状态下是有差别的,甚至花朵也会出现变形、花量不足或者花期短的情况,在植物状态未恢复之前,我们无法视这期间的植物高度(大小或者其它数据)为该植株的真正状态。而盆栽苗因植物生长会受到容器的限制,会产生出现一定的矮化、缩小,也无法认定其是否为植物正常形态。

以下两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到容器对于植物大小的限制:

△生长期均为三年左右的盆栽蓍草(左)与地栽蓍草(右)差别

△盆栽白芷与地栽白芷的差别,其实它们的生长期均为3年

白芷同时也是很典型的幼苗与成株、生长期与花期等不同阶段所呈现的大小、高度均有很大差异的植物,对于植物各种形态数据需要积累时间去获得与确定。

即使是成株,在一年内的不同时节其植株状态也会有较大差异,比如下面的朝雾草,生长期和休眠期的大小高度天差地别。

△不同时间段(上图:2月,下图:6月)的朝雾草大小对比

所以说,球宿根植物生长至其真正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以大多数播种苗在发芽后第三年开花成熟为基准,我们认为宿根植物至少需要地栽三年才能观测出其真正的花量、冠幅、高度等一些数据,部分植物还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以下五个例子中的植物均经过了长时间种植:

△生长多年的紫娇花和矾根组合,经过多年的生长后,生长速度减缓,组合趋于稳定

种植三年以上的双色野鸢尾,生长速度减缓,植株大小、冠幅、花量等趋于稳定,可以认为这是其正常状态,同时还能得出较为推荐的种植密度。

△以双色野鸢尾为例,建议种植密度为2平方米1株。

生长多年的金边阔叶山麦冬与1加仑容器对比,现在植株大小等已经稳定下来,我们可以认为金边阔叶山麦冬的标准大小形态就是这样的。

筋骨草盆栽与地栽植株对比,地栽植株是由9-12株盆栽苗经过两年的时间发展而来的,至今仍有蔓延性。

种植密度过大往往是希望能快速出现景观效果而导致的,以花坛花箱或者街区绿化为例,不管是一二年生植物还是球宿根植物,其容器均以育苗钵或者红软盆居多,可能还有土球,只有少部分地区会使用一加仑容器种植的球宿根植物苗。育苗钵或者红软盆内的植物不会长得很大,其冠幅可遮盖的土面较少,因此若要快速覆盖土壤则需要密集种植。一二年生植物使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见效快,即使造成了密集以及因为密集造成了病虫害之类的问题也不大,因为它们或早或晚是要被更换掉的,但球宿根植物按此种植则会出现较大问题。

考虑到宿根植物的特性,大多数园林绿化内的宿根植物其实都有种植过多、过密的现象。根据观察,宿根植物在三年之后的体态都超过其第一年许多倍,常常有一株成株抵上五六株幼苗的情况,可以说有很多植株是多余的,那部分的购苗成本本可以不用发生。植株冠幅大幅增加后,因最初种植密度过大容易滋生病虫害;若将其每年进行更换,则不能达到宿根植物最佳的效果,也增加更换成本。在此情况下,相当于花费着同样的成本(甚至更多)去打造一个一二年生植物景观,按一二年生植物种植方式种植的宿根植物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充其量丰富了一二年生植物的品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一些比较明显可以看出"本不需要种这么多"的例子:

单独种植三年左右的蓍草(上图)与群植一年的蓍草1加仑盆栽苗(下图),可以发现经过充足时间生长的蓍草的冠幅其实是很大的,比刚栽种时扩大了几倍,甚至还能再扩大,单株花量也非常充足。因此,下图的群植蓍草其实可以在栽种时减少种植数量,以每平方米4-6株左右的量进行种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植株会扩大至达到相同的景观效果;而现在过密的种植只会增加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每株植株生长受限,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图一:种植多年的大吴风草与一加仑容器对比

△图二:种植时间半年左右的大吴风草与一加仑容器对比

△图三:种植过密的大吴风草

种植多年的大吴风草(图一)与地栽半年多的大吴风草(图二)分别与一加仑容器的对比,可以看到生长时间越久的大吴风草越大,大吴风草其实是一种大型宿根植物,单株大吴风草经过充分生长就有良好的盖土效果,但在如今的园林绿化中种植的多为小苗,又为了快速成景往往密集种植(图三),其实只要给予足够时间,就可以用更少的植株达到相同的效果,如此密集种植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购苗成本外,还会使植物互相影响,适得其反影响景观效果。我们认为大吴风草每平方米种植2-4株即可。

△图一:种植时间不足两年的柳叶马鞭草高度与人对比

△图二:种植时间不足两年的柳叶马鞭草形态

△图三:目前园林绿化中柳叶马鞭草常用的应用方法

△图四:种植过密的柳叶马鞭草,同时混植了山桃草

△图五:种植过密的柳叶马鞭草

柳叶马鞭草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的宿根植物,图一、二的柳叶马鞭草虽然生长时间还不足两年,但植株冠幅就已经很大了;而在园林绿化中为了制造柳叶马鞭草的花海经常会将其密集种植(如图三),虽然可以出现良好的景观效果,但根据图一、二,其实只要时间充足,减少苗量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并且密集种植会造成一些负面效果,如图四、五,可以看到明显的倒伏,其中图五已经因为拥挤开始产生病害。据此结果,每平方米的土地只需要种植1-2株柳叶马鞭草就可出现效果。

△图一:地栽与不同规格的毛地黄叶钓钟柳对比

△图二:园区内地栽的毛地黄叶钓钟柳

△图三:经过长时间地栽的毛地黄叶钓钟柳,拥有更多的花量

不同规格容器苗与长期地栽的毛地黄叶钓钟柳进行对比(图一),其中地栽植株与最小规格容器苗对比就可以发现其冠幅差异,以地栽株为标准,图二的土地其实只需要每平方米种植1株即可,同时这些植株拥有更加丰富的花量和更高的花序(图三)。

盆栽细叶银蒿与一株地栽多年的细叶银蒿对比,以此建议细叶银蒿的地栽密度为2平方米1株。

△图一:新栽种的松果菊与一加仑容器的对比

△图二:种植两年的松果菊

△图三:种植两年的松果菊

松果菊在种植第一年时整体高度只有30-40cm左右,可能更矮,如图一,但在第二年的时候高度会达到60-70cm,冠幅也会增加,同时松果菊在花期和生长期的大小高度也有较大差异,种植时需要注意这些并调整种植密度;不同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也不相同,如图中的紫松果菊是较为大型的种类,建议每平方米种植1株即可。

△图一:种植多年的金边阔叶山麦冬

△图二:新栽种的金边阔叶山麦冬

生长多年与刚栽种的金边阔叶山麦冬,考虑到上图植株所呈现的大小和高度,可以认为下图所种植植株间距过于接近了,可以再增加10cm-20cm左右的间距。

△图一:前期花箱内植物较为稳定,并未开始进入完全生长

△图二:花箱后期,内部植物充分生长,开始造成拥挤

△图三:被上部生长较快并更高大的植物掩盖了光线造成徒长的多浆植物

△图四:被上部生长较快并更高大的植物掩盖了光线造成徒长的海石竹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该花箱在种植时没有考虑到所用植物后期的生长情况,在初期植物未完全生长时确实起到了良好的观赏效果,但后期植物生长时就出现了拥挤,生长较快或者较为高大的植物造成了低矮植物的徒长或者变形(图三、图四),经过花箱前期后期的情况对比(图一、图二),可以发现一些植物在生长时会发生较大的状态改变,如金叶牛至、金叶苔草、银香菊、朝雾草等,在绿化种植时需要了解植物的正常状态。

现在绿化使用的多为小规格苗或者幼苗,往往会造成种时密、后期挤的情况,若遵循宿根植物的特性,则或造成种时稀、不盖土的情况,且等到景观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用较大规格的容器苗。容器规格越大,植株越接近其正常状态,也拥有更大的冠幅去遮盖土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种植过密的问题;或者使用土壤覆盖物(如树皮、秸秆等)对土面进行覆盖。

上两图是使用了土壤覆盖物的景观。其中在下图中可以看到远处斜坡上所种植的植物均是无法遮盖土壤的小苗,但使用土壤覆盖物避免土面裸露的状况,起到美观作用。同时在这两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小苗外的宿根植物都能很好的覆盖土壤,且均没有发生拥挤,这就是在种植时考虑了每株植物所呈现的最终大小和高度并合理规划。

因此,想要更好地将宿根植物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就必须摒弃将其按一二年生植物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此外,还需要种植者增加对宿根植物的了解,同时推进大规格容器苗以及土壤覆盖物的使用。

RECOMMEND推荐阅读

上房种苗

立体花坛哪家强?一站上海找上房

上房种苗

彩叶精灵,开启盆栽花园之旅

上房种苗

夏季花境不愁花,上房种苗一站式花无缺!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好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aodihuang.com/mhmc/4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