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隐秘在竹海之中的花园,
无疑属于世外桃源,
宽阔、大气、充满欧式风情,
这样的花园即使在西方,
也会让人叹为观止。
美国第一位的家居杂志《美好家园》
对三棵树庄园如此褒誉道。
许多国外友人甚至不相信
在中国有这样一座私家花园。
而这一切早在十四年前,
老张就想到了,
要么不造,要造,
就造中国最美私家庄园,
没有之一。
老张名叫张太沛,
对摄影的爱好近乎痴狂,
12次深入西藏腹地,
40次遍访川西高原,
无数次辗转于全国山水之间,
拍下近10万张中国西部高原风光照片。
爱好摄影,
是因为受父辈的影响,
从小喜欢各种植物,也酷爱自然。
我是个在城里待不住的人,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远离喧嚣。
老张小时候住的地方是个大花园,因此除了执迷摄影,从小在他心中便播下了一份庄园情结。
而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默默在准备着,没事就在山里转,每条路,每个池塘的设计,他都留心察看。
到了年,他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机会,在离马鞍山城区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废弃的林场,占地8亩,周围有数万亩竹林,绵延几十公里,环境极佳。
老张二话没说就定了这个地方,租期50年,立马签约,签约后心里就想着一件事:造园。
原有建筑面积大概有平,但大部分已经破败得不成模样。
在查看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后,
老张隐约觉得
要跟现实的生活拉开些距离,
整整思索了近10个月,
他才敲定了设计蓝图,
选择欧式的建筑风格。
不想找建筑设计师,
老张决定一切按自己的心意造。
在旧有建筑的基础上,
加固选料,
精心构思内外部的装修格调,
两层的欧式红顶小房,
像极了英国庄园的模样。
基础的改造前前后后
花了近8年的时间,
老张一刻也没闲着,
跑前跑后跟工人一起
设计、施工、布置、改造,
甚至为一块好看的石头,
多次跑到山里寻找。
8年后基础改造终于完成,
一砖一木,一石一草,
每一样都凝结着老张的心血和汗水。
为了让园内一年四季
都有青草花香,
他栽培了一千多种来自
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奇花异草,
错开花期,保证园内一年四季都有花香。
这里甚至有北纬31度,中国帷一露天种植的热带植物三角梅。
爱植物如命的他,为了让一些植物过冬,还特意搭建了㎡的三层保温花房。
园内随处可见散养新疆引进的骏马等动物。
孔雀
天鹅
就连许多珍稀的鸟类也不请自来。
老张本意只是想建个理想的花园,
从未想过对外开放,
但无意间被前来拜访的花友传开,
在花友圈中渐渐有了名气。
朋友圈自发地一传十,十传百,
广大外地的花友也迫不及待,
应这些花友的要求,
老张年才试着接待了些许花友。
这一接待就来了问题,
许多外地的花友反应,
当天往返时间太匆忙,
要是能住在这样的花园中就好了。
老张惜友,
重视每个朋友的建议,
也为了能让朋友在这更好地赏花,
于是在16年四月份,
花园民宿应运而生。
秉持着自然舒适的路线,
一排旧房改成的客房,
全都以原木为基础,
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但每间房的设计布局又绝不相同,
每一件家具、物件都经过精心挑选,
有些物件达不到心中的预想,
就干脆自己纯手工制作。
房里的浴室也是老张亲自设计,
玻璃罩顶的露天浴房,
就是想让朋友在洗澡时,
抬头就能望见星空,
浪漫而温馨。
后山上有山泉流下,
老张就干脆充分利用地形,
花极大的心力建水景。
山泉从山上自然流进园子,
先经过游泳池,
再过锦鲤池,莲花池,
池中有自制的过滤系统,
保证四季都清澈见底。
老张的心思细到什么程度?
泳池底部的图案也要亲力亲为,
在电脑上做小样,印出文稿,
再和工人将小瓷砖贴在样稿上,
最后才铺贴上。
园中心的一块大草坪,是老张最珍视的地方,特意布置了红色陶罐、日式石灯,搭配高大的毛地黄、玛格丽特、红色虞美人和白晶菊。
但草坪的维护却异常辛苦,
老张自己都舍不得踏进,
更不要说其他的花友,
唯一让人嫉妒的,
就是两只在上悠闲散步的孔雀。
老张的女儿女婿在丽江游玩时,
喜欢上古城安逸的咖啡馆,
于是想在庄园里开个咖啡馆,
老张当然也应下。
没学过啥设计,
一家人就做一块头脑风暴,
构思、测量、画图···
没想到做出的咖啡馆同样惊艳。
他说,
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
原来的废墟在我手上,
竟然慢慢变美了,
它成了我的精神家园,
我很珍惜这个过程。
而由于园子太过美好,
很多人也想来到这里,
老张的心也渐渐放开,
愿意让他人分享这份美好。
于是很多新人都来这里拍婚纱照、举办婚礼,这样一来,老张也获得了一定的费用,用以维持园子的日常运营,也为以后园子的改造奠定基础。
匠人用心造园,美名不宣自来。一传十,十传百之后,不仅美国的《美好家园》杂志前来采访。
在全国第二届私家花园大赛中,三棵树庄园也获得唯一金奖,老张还被主办方拉到国外著名十大花园交流,在于其他园主交流时,老张的庄园也获得高度评价。
用心栽培浇灌,
再荒芜的角落,
也能花团锦簇,
绽放不可思议的魅力,
花园如此,人情亦是。
图片来自三棵树庄园
搜建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