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zsvr_0{font-size:21px;font-family:黑体;}.bizsvr_1{text-align:center;}.bizsvr_4{font-size:19px;font-family:仿宋;}.bizsvr_7{text-indent:37px;}.bizsvr_13{text-indent:0em;}.bizsvr_14{font-size:19px;font-family:黑体;}.bizsvr_21{text-align:left;text-indent:0em;}.bizsvr_34{text-align:left;text-indent:2em;}.bizsvr_35{font-size:19px;}.bizsvr_36{font-family:仿宋;}.bizsvr_37{font-weight:bold;font-size:19px;font-family:黑体;}.bizsvr_53{text-indent:32px;}.bizsvr_54{font-size:16px;font-family:楷体;}.bizsvr_57{text-indent:32px;}.bizsvr_58{font-size:16px;font-family:仿宋;}
款款深情宝岛行
年4月1日,我们一行14人来到台湾,台北登陆,历时12天,游览了台湾全境。
温馨、纯美、丰富的宝岛行,让我思绪万千。宝岛的山、水、森林、城市、乡村、田园、农场、阳明山、阿里山、玉山、太鲁阁、雪霸、日月潭、温泉,宝岛的历史,宝岛的文化,宝岛的风情,宝岛的人文,均使我感到亲切、思恋、怀柔。均应该描写,更应该赞赏,但又无从下笔,真是意犹发,语无华,情绵长,笔无锋。
一、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个珍藏了中华文明、历史典故、国宝、人文精神的殿堂,坐落在台北阳明山脚下的士林区。占地面积16公顷,其造型外观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仿,吸纳了传统的宫殿建筑特点。米黄色墙壁,淡蓝色玻璃瓦,白色石栏,青色臺基,气势磅礴,庄严典雅,清秀亮丽。主体建筑高大宏伟,分为功能不同的四层:一层为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等聚会空间,二层为书画、金石及墓穴出土文物展厅,三层为玉器、法器、文献、碑帖陈列室,四层为各种专题文物展厅。
博物院的藏品汇集了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原热河行宫等多处珍藏的精华,加上海内外人士的捐献,藏品达70多万件。其中瓷器多件,从原始陶瓷到明清瓷器,无不为当世之珍。甲骨档案多件,在世界甲骨收藏中位居第二,是了解夏商文化的重要依据。青铜器多件,仅夏商周时期的就有多件。玉器多件,其中有享誉海内外的翠玉白菜、避邪雕刻等。至于书画真迹更是多不胜数,从晋唐到清代名家杰作比比皆是。还有余册善本故迹,囊括了仅存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分。遗憾的是,我没能看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现在这里珍藏的《富春山居图》,是在温总理的亲切关怀下,陆台合璧后的全景图。没能瞻望,实为一大憾事。因博物院的藏品太多了,每天只能展出多件书画文物,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其他藏品也要依次轮换,而我们此行恰逢《富春山居图》的闭馆期。
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穿行在藏品之间,回眸历史,缅怀兴衰,可谓触目惊心,百感交集。不由让人兴叹,感慨于当时的国民政府、蒋公如此煞费心机,不辞劳苦,几经迁徙,转移国宝的行径。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宝岛中的宝岛。
二、基隆
台湾的城市多数沿海而建,台北、高雄、基隆、台东、台中、花莲、澎湖、妈祖、淡水、金门等各有特色,但我感兴趣的还是基隆。
基隆位于台北地区,在台湾的最北端,三面环山,一面平川独临大海。在宝岛上突出一隅伸向大海的深处,故有台弯头之称。特有的地理优势,使得基隆自古就是外夷看重的港口。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38年,年明将郑成功率部将他们逐出台湾。但一部分残余势力仍死守基隆港,希望能长期驻守这个深海港口,直至年才被彻底驱逐。至今,在基隆和平岛的蕃字洞依然有荷兰人败走前留下的印迹。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决定了基隆有着独特的气候。夏季西南季风难以越过它背后的群山,故炎热少雨;冬春季节东北季风从太平洋上带着湿润的空气吹过来,遇到崇山峻岭而驻足,化作细细的雨丝滋润着基隆港。
因此,基隆的冬季有“雨港”的别称,故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确切地讲应为《冬季到基隆来看雨》,而基隆所下的雨多为无声无息的、轻轻的、绵绵的细雨。细雨与潮湿的空气混在一起,构成了浓重的雾气,弥漫在天地间,为基隆的城市、港口,为基隆的清山绿水,更添一抹氤氲,将整个基隆渲染成一副传统水墨画的色彩,甚是美丽。
我们返程的这一天,基隆正直雾锁雨港的天气。我站在船头,举起相机将这云雾中的仙境定格,将祖国的宝岛摄进镜头,印入脑海,铭记心中。
三、玉山
台湾多山,纵贯南北的为中央山脉,西部为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北部为雪山山脉,东部为紧临海岸的东海岸山脉,加上起伏的丘陵,占据了台湾四分之三的面积,海拔超过米的山峰就有62座。山顶积雪不融,云雾缭绕,一片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百岳之名,名不虚传,登上任何一座主峰,都可与苍天无语交流。
玉山号称台湾的屋脊,百岳之冠,海拔米,位于台湾的中央,成为宝岛的制高点和神圣化的象征。因玉山位于距离北回归线米处,每年6月22日太阳都会接近垂直照射,但这里每年却保持着四个月的积雪覆盖,真是不可思议。玉山的名字与积雪无关,而是古代的原住民认为山上长满了玉石而得名。
海拔的高度决定了玉山气候的多变、植被的丰富及色彩的斑斓,在山上可找到十二个月的花期。从三月上旬就可以看到笑靨花和杜鹃花的繁荣景象,接下来便是毛地黄花的怒放,五月份为红毛杜鹃和玉山杜鹃的海洋,盛夏是法国菊遍开的季节。与花季从下向上推移相反,秋色如同油画的色彩,从上向下流淌,漫山红遍。即使雪花飘飘,玉山成为真正的玉山,但凌寒开放的高山白色杜鹃与蓝色龙胆也使得玉山从来不曾让游客失望过。我虽没能登上玉山的峰顶,但我紧随导游小林,仔细聆听她的解说,记下每一个有趣的细节。
在日本侵略者统治台湾期间,他们发现玉山比他们的富士山(米)还高。当时的明治天皇便下喻将玉山更名为“新高山”,企图作为侵略国精神的象征,并赋予征服的意义。但当他们从台湾撤走时,并没能将“新高山”一并带走。山之志如民之志,不可辱也不可易。宝岛是祖国的神圣领土,玉山,玉山的一石一土,一草一木,是宝岛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兮,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兮,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将军的《望大陆》,年于右任将军的塑像连同他的《望大陆》一并耸立在玉山之巅。
河北石家庄刘颖萍于年5月。
作者:刘颖萍
刘颖萍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