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商(BeautyQuotient),是继IQ、EQ、AQ以后新兴的重要竞争力。根据权威职场调查发现,有超过九成的上班族认为,适宜的外型打扮对于职场发展具有正向帮助,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协助自己更快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美商”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新词,但其实自古就已存在,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的美商。
贾母的生活之美《红楼梦》不仅书写了大家族的浮光掠影,更书写了一个个具有极高美商修养的人。在荣国府中,贾母的美商修养就很高,自幼家庭教育高级,赏过美景,走过繁华。品茶时,会究茶水之来源,知是去年的雨水才品了半盏;听戏时,借着水音更好听,乐声穿过水声,少了聒噪,多了纯净;赏月时,知是在山上赏月最好,赏月不可不闻笛。如此之人,可称为“美精”了。在她的教导和潜移默化之下,身边的小姐们品位都极高。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日子日复一日,看起来没什么不同,造就不同的,其实是你以何种心态、何种品位、何种情调去度过每一天。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23岁结婚,出版第一本书;30岁移居新罕布什尔州乡间,育有四个小孩;42岁获得凯迪克大奖;56岁移居佛蒙特深山里,建造18世纪风格的农庄,开始独居生活,同年获得女王终身成就奖;93岁时去世。就是这样一位女性,被称为“生活艺术家”从小家中就常有马克·吐温、卢梭、爱因斯坦、爱默生、富勒等名人进出,也造就了她极高的美学修养和生活品味。她深爱着自己土地上的每一株植物,近两米高的毛地黄、醉人的芍药......除了花朵和为之提供食物的蔬菜外,她的天堂中还充满了令人着迷的动物——柯基犬、努比亚山羊、猫、鸡、扇尾鸽,以及四十多只外国雀类,鸡尾鹦鹉、金丝雀、夜莺、鹦鹉,栖息在她的古董鸟笼中。她说:“看到事物周而复始,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可可香奈儿的时尚帝国作为知名奢侈品牌创始人,可可香奈儿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年,可可·香奈儿开了一家帽子店,凭借着非凡手艺设计的帽子简洁、舒适、百搭,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可是香奈儿并不想止步于此,她不光做帽子,还做定制的高级服装。作为一名设计师,她对美有独到的认识,她将自己对美的理解都融入到设计之中。香奈儿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的很多经典款都来自于男装。她觉得女性要解放自己,就设计了一款轻松时尚的女生裤子,灵感来源于男子骑马的马裤,而那个时候的女性只会穿裙子,她这次推广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改革。后来又推出经典款的小黑裙,香奈儿创造了无数的经典。她的名言就是:穿得丑,大家会记住那件衣服有多丑;穿得美,大家就会记住这个女人有多美。杨澜的优雅与才华说起杨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知名主持人”。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她,大多数人想到的应该都是“优雅”这个词儿。曾记得杨澜说过这样一段经历:在英国留学找工作时,某天洗完头的她坐在床边吃着面包卷浏览招聘信息,房东骂她毫无素质而将她赶出家门。披散着头发的她跑到一家咖啡馆,镜子中的她异常狼狈,被风吹得凌乱的头发,鼻子上还沾着面包屑,睡裤也十分老旧......她第一次意识到,狼狈不堪的自己根本不值得被人尊重。座位对面的老太太留下了一张便签条: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从此后,她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优雅得体,带有女性温柔的智慧。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连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如今的杨澜早已褪去了青涩的印记,成熟干练被视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成为美丽、优雅、智慧、知性女性的典范。品格
名言
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美育中,会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中国·蔡元培华丽的装饰、精美的食品,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首先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充实和丰富。这一点,是任何珍贵的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前苏联·高尔基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就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古希腊·柏拉图
品格
讨论
提升美商关乎日常琐碎的幸福感有些家长会问,我们将来不从事艺术工作,没有必要强化审美力培养,更不用刻意去提升美商,真是这样吗?想想看,一个人缺乏美商的人,可以容忍自己衣着随便,房间杂乱无章;一个社会缺乏美商教育,就可以容忍周围环境脏乱差。美商对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对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的提升至关重要。穿着得体,是一种教养,让人觉得舒服。拥有美商的人,精神富足、有幸福感。他们有审美力,出门前精心搭配的衣着,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房间,朴素的书房里洋溢着一束鲜花的芳香,客厅里挂着一幅不贵但有情调的画。审美不是一掷千金,而是一言一行、一花一叶、一粥一饭。这也为家长培育孩子有所启示:让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对美商,懂得发现美、营造美,才是一个人的终极教养。今后无论他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这种美好都会伴随他终生,才能在粗糙平庸的生活中保持乐观和希望,真正享受简单而真实的生命。end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期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